工件保持夹具的更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3274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0 11:18
一种工件保持夹具的更换装置,能够与基座安装或拆卸的同时连接或拆卸多个气体配管,包括保持件(12)和基座(13),保持件(12)具有在保持件的前表面开口的有底的孔(14),基座(13)具有插入部(15),插入部(15)以在能够安装的插入位置和被限制轴向移动的固定位置之间转动自如的方式嵌合于保持件的孔,在保持件(12)的孔的底面(14a)开设有多条气体源通路,在插入部的末端面形成有在固定位置与气体源通路连通的气体接收通路,在保持件(12)的孔(14)的内周面与基座(13)的插入部(15)的外周面设有将基座(13)的转动操作转换为向基部侧的压入操作的纵槽(24)、横槽(25)、突起(26)。

Replacement device for holding fixture for workpiece

\u4e00\u79cd\u5de5\u4ef6\u4fdd\u6301\u5939\u5177\u7684\u66f4\u6362\u88c5\u7f6e\uff0c\u80fd\u591f\u4e0e\u57fa\u5ea7\u5b89\u88c5\u6216\u62c6\u5378\u7684\u540c\u65f6\u8fde\u63a5\u6216\u62c6\u5378\u591a\u4e2a\u6c14\u4f53\u914d\u7ba1\uff0c\u5305\u62ec\u4fdd\u6301\u4ef6(12)\u548c\u57fa\u5ea7(13)\uff0c\u4fdd\u6301\u4ef6(12)\u5177\u6709\u5728\u4fdd\u6301\u4ef6\u7684\u524d\u8868\u9762\u5f00\u53e3\u7684\u6709\u5e95\u7684\u5b54(14)\uff0c\u57fa\u5ea7(13)\u5177\u6709\u63d2\u5165\u90e8(15)\uff0c\u63d2\u5165\u90e8(15)\u4ee5\u5728\u80fd\u591f\u5b89\u88c5\u7684\u63d2\u5165\u4f4d\u7f6e\u548c\u88ab\u9650\u5236\u8f74\u5411\u79fb\u52a8\u7684\u56fa\u5b9a\u4f4d\u7f6e\u4e4b\u95f4\u8f6c\u52a8\u81ea\u5982\u7684\u65b9\u5f0f\u5d4c\u5408\u4e8e\u4fdd\u6301\u4ef6\u7684\u5b54\uff0c\u5728\u4fdd\u6301\u4ef6(12)\u7684\u5b54\u7684\u5e95\u9762(14a)\u5f00\u8bbe\u6709\u591a\u6761\u6c14\u4f53\u6e90\u901a\u8def\uff0c\u5728\u63d2\u5165\u90e8\u7684\u672b\u7aef\u9762\u5f62\u6210\u6709\u5728\u56fa\u5b9a\u4f4d\u7f6e\u4e0e\u6c14\u4f53\u6e90\u901a\u8def\u8fde\u901a\u7684\u6c14\u4f53\u63a5\u6536\u901a\u8def\uff0c\u5728\u4fdd\u6301\u4ef6(12)\u7684\u5b54(14)\u7684\u5185\u5468\u9762\u4e0e\u57fa\u5ea7(13)\u7684\u63d2\u5165\u90e8(15)\u7684\u5916\u5468\u9762\u8bbe\u6709\u5c06\u57fa\u5ea7(13)\u7684\u8f6c\u52a8\u64cd\u4f5c\u8f6c\u6362\u4e3a\u5411\u57fa\u90e8\u4fa7\u7684\u538b\u5165\u64cd\u4f5c\u7684\u7eb5\u69fd(24)\u3001\u6a2a\u69fd(25)\u3001\u7a81\u8d77(26)\u300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件保持夹具的更换装置
本技术涉及在冲压机械的模具之间输送工件的机器人的工件保持夹具的更换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工件吸附夹具更换装置,其将固定于冲压机械的工件吸附用夹具的基部的基座装卸自如地安装于设于进给杆的前表面的保持件。在该装置中,若将基座安装于保持件,则工件吸附用的真空回路也同时被连结。而且,在安装基座之后,使安装于保持件内的气缸工作,将基座的侧面按压于保持件的内侧的侧面,对夹设在两者之间的O型环赋予密封压,并且对基座进行固定。在专利文献1的图5中,作为现有技术,记载了利用按压螺栓将基座横向地按压于保持件的更换装置。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8-126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上述现有的更换装置中,能够连接的气体配管(真空回路)只有一根。因此,在更换为利用气缸开闭的工件握持夹具情况下,需要将真空回路更换为压缩空气回路、切换回路,换产调整较为繁琐。另外,即使想增加气体配管,也因为基座的侧面、保持件的内侧的侧面的宽度较窄而较为困难。而且,在现有的装置中,需要使用气压或液压而使活塞工作,为了牢固地固定需要设为较大的活塞,或需要较大的气压、液压。因此,装置复杂且在价格方面没有优势。另一方面,在使用按压螺栓的装置中,虽然结构简易且价格方面有利,但需要使用扳手等工具进行作业。本技术的技术课题在于,消除上述以往的装置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与基座的安装或拆卸同时地进行保持器具所使用的多个气体配管的连接或拆卸的工件保持夹具用的更换装置。本技术的工件保持夹具的更换装置,用于工件输送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保持夹具的更换装置包括保持件和基座,所述保持件固定于工件输送装置的进给杆,并具有在所述保持件的前表面开口的有底的孔,所述基座设于工件保持夹具的基部,并具有插入部,所述插入部以在能够安装的插入位置和被限制轴向移动的固定位置之间转动自如的方式嵌合于所述保持件的孔,在所述保持件的孔的底面开设有与气体源连通的多条气体源通路,在所述基座的插入部的末端面形成有气体接收通路,所述气体接收通路与保持部件连结、且至少在所述固定位置与所述气体源通路连通,在所述保持件的孔的内周面与基座的插入部的外周面设有转换机构,所述转换机构将基座的从插入位置向固定位置的转动操作转换为基座的向基部侧压入的操作。在这样的更换装置中,优选的是上述气体源通路具备真空用负压通路与压缩气体通路。另外,优选的是,所述转换机构包括:设于保持件的孔的内周面和基座的圆柱部的外周面中的一者的突起或槽;以及设于另一者的槽或突起。另外,优选的是,上述转换机构还兼用作卡合机构,所述卡合机构通过基座的转动将基座卡合成不脱落。优选的是,在上述保持件的孔的内周面上,朝向半径方向内侧突出有多个突起,在所述基座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供突起在基座的插入方向上通过的多条纵槽;以及供突起在基座的转动方向上通过、并且在内壁与突起的末端部卡合的至少一条横槽,所述转换机构构成为,通过基座的转动使突起的末端部跃上横槽的侧壁并卡合,并通过该跃上将基座压入基部侧。而且,优选的是,在上述任意一个更换装置中,所述保持件还设有用于在固定位置限制基座的转动或解除该限制的锁定部件。在本技术的更换装置中,在保持件的底面和与该面抵接的基座的插入部的末端面开设有多个气体源通路以及气体接收通路。这些底面、末端面能够扩宽面积。因此,将多个、特别是三个以上、或五组以上的气体源通路以及气体接收通路的组合设为不会相互干扰是相对较容易的。另外,仅通过用卡合机构使基座转动,就能够将基座固定于保持件并连结或解除气体源通路。因此,不需要气缸、液压缸等机构。而且,虽然基座固定于吸附夹具、握持夹具等夹具的基部,但只要握持这些夹具(或夹具的托架)就能够较轻松地转动基座。因此,能够不使用工具地进行夹具的更换。而且,由于设有多条气体源通路,因此能够根据吸附的工件,切换较强的吸附与较弱的吸附、或切换握持的力的强度。另外,也能够在不同的时刻使两种吸附操作或两种握持操作工作。而且,也能够进行握持与所握持的手指的反转、或以两个级别进行握持的动作。另外,在上述气体源通路具备真空用负压通路与压缩气体通路的情况下,能够根据工件而选择吸附与握持。而且,也能够使吸附与握持同时工作。在上述转换机构由设于保持件的孔的内周面与基座的圆柱部的外周面中的某一方的突起、以及设于另一方的槽或突起构成的情况下,能够适当地设计一方的突起与另一方的槽或者突起的抵接部的形状、倾斜的角度。由此,能够将相对于吸附夹具、握持夹具的转动的压入的力设于所希望的范围。另外,也能够设计成可对压入的力进行调节。在上述转换机构兼作通过基座的转动将基座卡合为不会脱离的卡合机构的情况下,无需分别设置转换机构与卡合机构,能够紧凑地设计。在上述保持件的孔的内周面上,朝向半径方向内侧突出有多个突起,在上述基座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供突起在基座的插入方向上通过的多条纵槽,以及供突起在基座的转动方向上通过、并且在内壁与突起的末端部卡合的至少一条横槽,上述转换机构构成为,通过基座的转动使突起的末端部跃上横槽的侧壁,并通过该跃上将基座压入基部侧,在上述情况下,能够用多个突起平衡较好地压入基座。因此,气体源通路与气体接收通路的连结、密封变得容易。在上述更换装置中,在保持件设有限制/解除基座的转动的锁定部件的情况下,通过将基座限制于固定位置,从而安全性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技术的更换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的保持件与基座结合前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图1的更换装置结合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图3是图2的III-III线剖视图。图4的(a)是图3的IV-IV线剖视图,图4的(b)是图4的(a)的B-B线剖视图,图4的(c)是图4的(a)的C向视图,图4的(d)是表示位于插入位置的基座的前端面的主视图。图5的(a)以及图5的(b)分别是表示图1的更换装置的基座的槽与保持件的销的配合关系的主要部分俯视图,图5的(c)是它们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6是图3的VI-VI线剖视图。图7是表示图1的更换装置的锁定杆的作用的侧视图。图8是表示本技术的更换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概略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0更换装置;11进给杆;12保持件;13基座;13a螺纹孔;13b主体部;13c切割面;14孔;14a底面;15插入部;15a末端面;16主体;17板;17a螺栓;18a~18e气体源通路;19螺纹接管;ST限位器;SW真空检测开关;20T形管接头;21a~21e气体接收通路;22凹部;23O型环;24纵槽;25横槽;25a壁面;26突起;27引导部件;28安装板;29轴;29a偏心销;30长孔;31螺钉;33缺口;34锁定杆;34a销;35锁定片;36凹部;37内螺纹孔;38球头柱塞;39滚珠;40卡合凹部;42切口槽;43引导槽;44平行面;BR托架。具体实施方式图1所示的更换装置10由固定于进给杆11的保持件12和装卸自如地安装于该保持件的基座13构成。基座固定于吸附夹具、握持夹具的托架BR的后端,根据工件的材质、形状连同基座13一起更换为适当形态的夹具。基座13的前表面的上下的螺纹孔13a用于固定托架BR。在保持件12的前表面形成有具有底面的圆筒状的孔14,在基座13设有以装卸自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工件保持夹具的更换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件保持夹具的更换装置,用于工件输送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保持夹具的更换装置包括保持件和基座,所述保持件固定于工件输送装置的进给杆,并具有在所述保持件的前表面开口的有底的孔,所述基座设于工件保持夹具的基部,并具有插入部,所述插入部以在能够安装的插入位置和被限制轴向移动的固定位置之间转动自如的方式嵌合于所述保持件的孔,在所述保持件的孔的底面开设有与气体源连通的多条气体源通路,在所述基座的插入部的末端面形成有气体接收通路,所述气体接收通路与保持部件连结、且至少在所述固定位置与所述气体源通路连通,在所述保持件的孔的内周面与基座的插入部的外周面设有转换机构,所述转换机构将基座的从插入位置向固定位置的转动操作转换为基座的向基部侧压入的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6.09 JP 2016-1157371.一种工件保持夹具的更换装置,用于工件输送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保持夹具的更换装置包括保持件和基座,所述保持件固定于工件输送装置的进给杆,并具有在所述保持件的前表面开口的有底的孔,所述基座设于工件保持夹具的基部,并具有插入部,所述插入部以在能够安装的插入位置和被限制轴向移动的固定位置之间转动自如的方式嵌合于所述保持件的孔,在所述保持件的孔的底面开设有与气体源连通的多条气体源通路,在所述基座的插入部的末端面形成有气体接收通路,所述气体接收通路与保持部件连结、且至少在所述固定位置与所述气体源通路连通,在所述保持件的孔的内周面与基座的插入部的外周面设有转换机构,所述转换机构将基座的从插入位置向固定位置的转动操作转换为基座的向基部侧压入的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保持夹具的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源通路具备真空用负压通路和压缩气体通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件保持夹具的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机构包括:设于保持件的孔的内周面和基座的圆柱部的外周面中的一者的突起或槽;以及设于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部贤
申请(专利权)人:会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