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3240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0 1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紧线器,其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设置的绕线机构以及缠绕于绕线机构上的钢丝绳;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侧板,侧板左端设有的卡线件以及侧板右端设有的固定件,侧板之间垂直于侧板方向设有中心支撑柱,所述中心支撑柱位于侧板下方;所述绕线机构设于两个侧板之间,所述绕线机构包括套设于中心支撑柱外的绕线轴、绕线轴上设有的棘轮以及棘轮驱动,所述棘轮驱动包括用于驱动绕线轴旋转的驱动扳手,所述驱动扳手上设有与棘轮啮合的逆止件;所述钢丝绳自由端设置的若干钢片,远离自由端固定于绕线轴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地收紧线绳。

A kind of tighten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ight line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 frame, a winding mechanism and the support frame is wound on a winding mechanism on the wire rope; the supporting frame comprises a set of two parallel plates, a fixed line card with the left side and right side end is provided with a side plate. Between the side plate is perpendicular to the supporting column, the column is located below the center support plate; the wind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two side plates, wherein the wind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central support including the ratchet spool, the spool is provided with a ratchet and drive the ratchet drive for driving around spool drive wrench, the wrench is provided with a drive and check a ratchet engagement; the free end of the steel wire rope are arranged a plurality of steel sheets, away from the free end fixed on the spool.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an effectively tighten the ro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紧线器
本技术属于拉紧线绳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紧线器。
技术介绍
目前挂线、野外搭棚及工地施工等多种领域中都会遇到钢丝绳出现松弛、下垂的现象,都需要收紧线绳,若只依靠手工完成,费时费力难以完成,且不易扎紧。CN102828652B公开了一种棘轮式紧线器,其包括框架、棘轮组件和止逆扣,所述棘轮组件和止逆扣安装于框架上,所述棘轮紧线器结构小巧,操作灵活,但是缺少能够固定紧线器位置的部件,而且使用穿线孔来固定需要收紧的线绳,在收紧完成后会,线绳脱离穿线孔后会释放线绳用于固定的部分,线绳出现一定程度上的松动,因此不能有效地收紧线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紧线器,所述紧线器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地固定需要收紧的线绳,并且避免了线绳收紧后由于释放线绳固定部分带来的松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紧线器,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设置的绕线机构以及缠绕于绕线机构上的钢丝绳。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侧板,所述侧板左端设有卡线件,所述侧板右端设有固定件,两个侧板之间垂直于侧板方向穿设有中心支撑柱。所述绕线机构设于两个侧板之间,所述绕线机构包括套设于中心支撑柱外与中心支撑柱转动连接的绕线轴、设于绕线轴上的两个棘轮以及棘轮驱动,所述棘轮驱动包括设于绕线轴上用以驱动绕线轴转动的驱动扳手,所述驱动扳手上设有与棘轮啮合的逆止件。所述钢丝绳的自由端设有若干钢片,所述钢片上开设有至少一条直线槽,所述钢丝绳远离自由端的另一端固定于绕线轴上。进一步地,所述逆止件包括逆止勾和固定杆,所述逆止勾勾部与棘轮啮合,远离勾部位置与固定杆连接,所述固定杆固定于驱动扳手上。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扳手呈Y型,包括手握杆以及V型设置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固定于手握杆上,另一端分设于棘轮外侧的绕线轴上并与绕线轴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呈挂钩状,所述固定件与侧板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钢片上设有至少两个圆孔。进一步地,所述两个侧板顶端通过连接板连为一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在紧线过程中,通过驱动扳手使棘轮转动来缠绕钢丝绳,扳手发生的位移小,因此操作更为方便且省力;而且本技术的驱动扳手活动的范围在侧板敞口侧,用以收紧张力钢丝的同时,确保张力钢丝收紧固定于一个可控的范围。2)本技术钢丝绳的活动端设有若干个钢片,钢片上设有圆孔以及直线槽,可以将需要紧固的线绳加紧固定于两个钢片之间,一方面直线槽的深度根据所需紧固的线绳的直径决定,所述钢片可以随时更换以适应不同型号的线绳;另一方面钢片的设置提高了固定线绳的能力,而且在线绳收紧完成后避免了收紧线绳后由于释放线绳固定部分带来的松动的问题,而且钢片也可同时夹紧多根线绳进行紧线处理。3)本技术对棘轮设有逆止件,可以防止在紧线的过程中棘轮倒转造成的钢丝绳再次松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紧线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紧线器,如图1所示,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设置的绕线机构以及缠绕于绕线机构上的钢丝绳9。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侧板1,所述侧板1左端设有卡线件4,所述侧板1右端设有固定件5,两个侧板1之间垂直于侧板1方向穿设有中心支撑柱2。本实施例中,所述两个侧板1顶端通过连接板3连为一体。所述固定件4呈挂钩状,所述固定件4与侧板1转动连接。所述绕线机构设于两个侧板1之间,所述绕线机构包括套设于中心支撑柱2外与中心支撑柱2转动连接的绕线轴13、设于绕线轴13上的两个棘轮12以及棘轮驱动,所述棘轮驱动包括设于绕线轴13上用以驱动绕线轴13转动的驱动扳手6,所述驱动扳手6上设有与棘轮12啮合的逆止件。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扳手6呈Y型,包括手握杆以及V型设置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固定于手握杆上,另一端分设于棘轮12外侧的绕线轴13上并与绕线轴13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逆止件包括逆止勾7和固定杆8,所述逆止勾7勾部与棘轮12啮合,远离勾部位置与固定杆8连接,所述固定杆8固定于驱动扳手6上。逆止勾7可以保证驱动扳手6驱动棘轮12时棘轮12只朝一个方向运动,防止了紧线过程中的棘轮12逆转。所述钢丝绳9的自由端设有两个钢片11,所述钢片上开设有一条直线槽14,所述直线槽14的深度要小于所需紧固的线绳的半径;本实施例中,所述钢片11上设有两个圆孔10,将需要紧固的线绳夹于两个钢片11的直线槽14中,螺栓穿过两个圆孔10,将螺母拧紧来固定需要紧固的线绳。所述钢丝绳9远离自由端的一端固定于绕线轴13上。使用时,用固定件5挂钩固定紧线器的位置,将钢丝绳9全部放出;将需要紧固的线绳放于两个钢片11之间并卡在直线槽14上,两个螺栓分别穿过钢片11上的两个圆孔10并用螺母拧紧,使得需要紧固的线绳夹在两个钢片11之间;操作驱动扳手6,使得钢丝绳9缠绕于绕线轴13上,以此来收紧需要紧固的线绳。本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紧线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紧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设置的绕线机构以及缠绕于绕线机构上的钢丝绳;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侧板,所述侧板左端设有卡线件,所述侧板右端设有固定件,两个侧板之间垂直于侧板方向穿设有中心支撑柱;所述绕线机构设于两个侧板之间,所述绕线机构包括套设于中心支撑柱外与中心支撑柱转动连接的绕线轴、设于绕线轴上的两个棘轮以及棘轮驱动,所述棘轮驱动包括设于绕线轴上用以驱动绕线轴转动的驱动扳手,所述驱动扳手上设有与棘轮啮合的逆止件;所述钢丝绳的自由端设有若干钢片,所述钢片上开设有至少一条直线槽,所述钢丝绳远离自由端的另一端固定于绕线轴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紧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设置的绕线机构以及缠绕于绕线机构上的钢丝绳;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侧板,所述侧板左端设有卡线件,所述侧板右端设有固定件,两个侧板之间垂直于侧板方向穿设有中心支撑柱;所述绕线机构设于两个侧板之间,所述绕线机构包括套设于中心支撑柱外与中心支撑柱转动连接的绕线轴、设于绕线轴上的两个棘轮以及棘轮驱动,所述棘轮驱动包括设于绕线轴上用以驱动绕线轴转动的驱动扳手,所述驱动扳手上设有与棘轮啮合的逆止件;所述钢丝绳的自由端设有若干钢片,所述钢片上开设有至少一条直线槽,所述钢丝绳远离自由端的另一端固定于绕线轴上。2.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红陈锦永方金豹杜天天张威远齐秀娟郭西智程大伟张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