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识别模组及手持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2189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8 1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持终端及其指纹识别模组。指纹识别模组包括变色标识层,变色标识层形成的预设图案可起到标识作用。进一步的,在光照参数或温度参数发生变化时,变色标识层中的光致变色油墨层或感温变色油墨层的颜色会对应变化,或者光致蓄光油墨层会进行储能或发光,从而使得预设图案呈现出颜色及明暗变化。当用户在使用手持终端时,随着使用时间的延续及所处环境的切换,光照参数及温度参数会发生相应变化,从而导致变色标识层的颜色或明暗程度也随之改变。因此,无需更换手持终端,用户便可体验多种不同的指纹识别模组的外观颜色,故用户体验得到有效地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指纹识别模组及手持终端
本技术涉及指纹识别
,特别涉及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及手持终端。
技术介绍
随着各种电子产品的不断发展,其唯一性、安全性、保密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指纹识别技术现已基本普及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在将指纹识别模组应用于手机等手持终端时,为了达到外观的一致性,指纹识别模组的颜色通常需要与手持终端的整体色调保持一致。目前,主要是采用盖板颜色来实现指纹识别模组的颜色区分。用户在手持终端的使用过程中总希望有多种不同的体验。例如,体验指纹识别模组不同的外观颜色。但是,传统的指纹识别模组一旦组装成型后,其颜色是固定的。也就是说,用户若想有多种体验,就得更换手持终端。然而,对于一般消费者来说,频繁更换手持终端是不现实的,故传统的指纹识别模组导致用户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指纹识别模组导致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能有效提升用户体验的指指纹识别模组及手持终端。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包括:基板;指纹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基板一侧并与所述基板电连接;位于所述基板一侧的封装层,所述指纹传感器封装于所述封装层内;及丝印于所述封装层上的变色标识层,所述变色标识层形成预设图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指纹识别模组及手持终端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指纹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基板一侧并与所述基板电连接;位于所述基板一侧的封装层,所述指纹传感器封装于所述封装层内;及丝印于所述封装层上的变色标识层,所述变色标识层形成预设图案,所述变色标识层为光致变色油墨层、感温变色油墨层及光致蓄光油墨层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组合;其中,所述光致变色油墨层的颜色随光照参数对应变化,所述温感变色油墨层的颜色随温度参数对应变化,所述光致蓄光油墨层用于存储光能并将存储的光能转化成荧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指纹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基板一侧并与所述基板电连接;位于所述基板一侧的封装层,所述指纹传感器封装于所述封装层内;及丝印于所述封装层上的变色标识层,所述变色标识层形成预设图案,所述变色标识层为光致变色油墨层、感温变色油墨层及光致蓄光油墨层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组合;其中,所述光致变色油墨层的颜色随光照参数对应变化,所述温感变色油墨层的颜色随温度参数对应变化,所述光致蓄光油墨层用于存储光能并将存储的光能转化成荧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标识层的厚度为4~10微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丝印于所述变色标识层表面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可透光。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为UV固化层或硬质油墨层。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26~28微米。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丝印于所述封装层的表面且呈预设颜色的着色层,所述着色层位于所述变色标识层与所述封装层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俊谢云龙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