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壳式冷凝器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22023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8 07:52
本公开涉及管壳式冷凝器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所述管壳式冷凝器包括管体(2)。所述管体(2)包括冷凝区与过冷区。所述冷凝区包括第一冷凝区(22)与第二冷凝区(24),所述第一、二冷凝区(22、24)均与所述过冷区连通。所述管体(2)在所述冷凝区处设置有制冷剂入口(23),在所述过冷区处设置有制冷剂出口(29)。所述第一、二冷凝区(22、24)分别设置有第一冷凝管(4)与第二冷凝管(5),所述第一、二冷凝管(4、5)内提供不同温度的冷媒。所述管体(2)还设置有阻挡件(9),用来防止制冷剂通过所述第一、二冷凝区(22、24)之间的缝隙(G)直接进入或接近所述过冷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壳式冷凝器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本技术涉及热交换领域,尤其涉及管壳式冷凝器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技术介绍
管壳式冷凝器通常包括管体以及设置在该管体内的冷凝管。近年来,有将过冷器集成在冷凝器内的趋势。专利技术人发现,集成有过冷功能的管壳式冷凝器仍有改善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管壳式冷凝器,所述管壳式冷凝器包括:内部具有空间的管体,所述管体包括冷凝区与过冷区,所述冷凝区被分隔为第一冷凝区与第二冷凝区,所述第一、二冷凝区均与所述过冷区连通;所述管体在所述冷凝区处设置有制冷剂入口,在所述过冷区处设置有制冷剂出口;设置在所述第一、二冷凝区的第一冷凝管与第二冷凝管,所述第一、二冷凝管内提供不同温度的冷媒;阻挡件,用来防止制冷剂通过所述第一、二冷凝区之间的缝隙直接进入或接近所述过冷区。进一步地,所述缝隙包括邻近所述制冷剂入口的第一端,以及邻近所述过冷区的第二端;所述阻挡件遮盖所述缝隙的所述第一端,以防止自所述制冷剂入口处流出的制冷剂从所述第一端进入所述缝隙。进一步地,所述阻挡件包括由金属板弯折而成的主体,所述主体的截面呈“角”状,所述“角”的顶点安装在所述缝隙的上方,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管壳式冷凝器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壳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壳式冷凝器包括:内部具有空间的管体(2),所述管体(2)包括冷凝区与过冷区,所述冷凝区包括第一冷凝区(22)与第二冷凝区(24),所述第一、二冷凝区(22、24)均与所述过冷区连通;所述管体(2)在所述冷凝区处设置有制冷剂入口(23),在所述过冷区处设置有制冷剂出口(29);设置在所述第一、二冷凝区(22、24)的第一冷凝管(4)与第二冷凝管(5),所述第一、二冷凝管(4、5)内提供不同温度的冷媒;阻挡件(9),用来防止制冷剂通过所述第一、二冷凝区(22、24)之间的缝隙(G)直接进入或接近所述过冷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壳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壳式冷凝器包括:内部具有空间的管体(2),所述管体(2)包括冷凝区与过冷区,所述冷凝区包括第一冷凝区(22)与第二冷凝区(24),所述第一、二冷凝区(22、24)均与所述过冷区连通;所述管体(2)在所述冷凝区处设置有制冷剂入口(23),在所述过冷区处设置有制冷剂出口(29);设置在所述第一、二冷凝区(22、24)的第一冷凝管(4)与第二冷凝管(5),所述第一、二冷凝管(4、5)内提供不同温度的冷媒;阻挡件(9),用来防止制冷剂通过所述第一、二冷凝区(22、24)之间的缝隙(G)直接进入或接近所述过冷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壳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G)包括邻近所述制冷剂入口(23)的第一端,以及邻近所述过冷区的第二端;所述阻挡件(9)遮盖所述缝隙(G)的所述第一端,以防止自所述制冷剂入口(23)处流出的制冷剂从所述第一端进入所述缝隙(G)。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壳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件(9)包括由金属板弯折而成的主体,所述主体的截面呈“角”状,所述“角”的顶点安装在所述缝隙(G)的上方,所述“角”的两条边从所述顶点出发向下延伸并分别朝所述第一冷凝区(22)与第二冷凝区(24)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壳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冷区包括相互隔离的第一过冷区(25)与第二过冷区(27);所述第一过冷区(25)的进口端连通于所述第一冷凝区(22),出口端连通于所述制冷剂出口(29);所述第二过冷区(27)的进口端连通于所述第二冷凝区(24),出口端连通于所述制冷剂出口(29)。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壳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区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振海姚静轩
申请(专利权)人:特灵空调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