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加剂反应釜蒸汽冷凝回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0620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7 1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外加剂反应釜蒸汽冷凝回流装置,该冷凝回流装置包括设置于釜盖上与反应釜连通的排气管与进液管,排气管与进液管背离釜盖的一端连通设置有冷凝管,排气管与进液管之间固定设置有恒温箱,排气管上连通设置有阀口朝向恒温箱的排气单向阀,进液管上连通设置有阀口朝向冷凝管的进液单向阀。蒸汽从排气管经过恒温箱时,蒸汽携带的热量传递至进液管,同时恒温箱内部产生的热量传递至进液管,两者产生的热量对回流至反应釜内部的液体物料进行了加热,液体回流至反应体系时,液体的温度升高,对反应体系温度的影响减小。

Steam condensate reflux device for admixture rea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外加剂反应釜蒸汽冷凝回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外加剂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外加剂反应釜蒸汽冷凝回流装置。
技术介绍
在外加剂的合成过程中,合成外加剂的原料种类繁多,且含有大量具有低沸点的溶剂。外加剂的合成反应为高温反应,外加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蒸汽,导致反应釜内部压力增加。由于外加剂在反应过程,反应体系需保持恒温、恒压状态,才可合成预定的外加剂产物。为了保证反应釜内压力恒定,反应过程中产生的蒸汽需要排出反应釜,减小反应釜内部压力。但如果将排出反应釜的蒸汽直接释放至空气中,不仅会腐蚀其他设备,浪费资源、增加成本,对人体也有害,同时,会造成反应体系中物料损失,降低合成率。目前,常用的回收蒸汽中物料的方法是在反应釜的釜盖上设置有循环冷凝管,含有物料的蒸汽经过冷凝管的冷凝作用后成为液体,物料再次流回至反应釜中。但是蒸汽经过冷凝作用后,液体物料的温度降低,当再次滴落至反应体系中,造成反应体系中局部温度下降,致使反应过程中反应温度不恒定,影响外加剂的合成反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加剂反应釜蒸汽冷凝回流装置,其通过在反应釜的釜盖与冷凝管之间设置有恒温箱,进液管与排气管同时穿过恒温箱,恒温箱以及排气管释放热量同时将回流至反应釜的液体物料加热,保证液体物料落回至反应釜时,对反应体系温度影响较小。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外加剂反应釜蒸汽冷凝回流装置,包括设置于釜盖上与反应釜连通的排气管与进液管,所述排气管与进液管背离釜盖的一端连通设置有冷凝管,所述排气管与进液管之间固定设置有恒温箱,所述排气管上连通设置有阀口朝向恒温箱的排气单向阀,所述进液管上连通设置有阀口朝向冷凝管的进液单向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反应釜内部产生的蒸汽从排气单向阀进入排气管,后经过冷凝管的冷凝作用凝结为液体,液体进入进液管后经过进液单向阀回流至反应釜内部。蒸汽从排气管经过恒温箱时,蒸汽携带的热量传递至进液管,同时恒温箱内部产生的热量传递至进液管,两者产生的热量对回流至反应釜内部的液体物料进行了加热,液体回流至反应体系时,液体的温度升高,对反应体系温度的影响减小。优选的,所述排气管与进液管于恒温箱的部分缠绕设置有导热丝。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反应釜内部的排出的蒸汽携带有热量,蒸汽经过排气管进入恒温箱的部分,蒸汽上携带的热量经过导热丝的导热作用,热量传递至进液管上,从而减少恒温箱的能量输出,节约能源。优选的,所述导热丝为铜丝。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铜丝的导热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地将排气管处的热量传递至进液管。优选的,所述进液单向阀位于恒温箱与釜盖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液单向阀保证反应釜内部产生的蒸汽只从排气管排出,同时,从排气管排出的蒸汽经过冷凝管的冷凝作用后形成液体,液体经过恒温箱的加热作用,液体的温度上升,后经过进液单向阀后从进液管的管口落回至反应釜中。进液单向阀位于恒温箱与釜盖之间,液体在进入反应釜之前已经进行了加热,进液单向阀两端的压力相差较小,方便液体进入反应釜内部。优选的,所述恒温箱外部粘贴设置有保温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恒温箱外部粘贴的保温层,保证恒温箱内部的热量不传递至外部,减少恒温箱内部的能量损失,节约能源。优选的,所述冷凝管与排气管以及进液管的连接处通过橡胶套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套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通过橡胶套将冷凝管的两端分别与排气管与进液管连通,防止在冷凝过程中漏气。优选的,所述排气管以及进液管于恒温箱的相接处固定套设有密封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防止恒温箱内部的热量从排气管以及进液管与恒温箱的相接处泄露,减少能量损失。优选的,所述进液管位于恒温箱部分的内壁上一体成型有螺旋状的导流路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体在经过恒温箱的过程中,液体沿进液管的内壁流动,通过导流路径后的液体的流动路径增长,可以将液体充分加热。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反应釜内部产生的蒸汽从排气单向阀进入排气管,后经过冷凝管的冷凝作用凝结为液体,液体进入进液管后经过进液单向阀回流至反应釜内部。蒸汽从排气管经过恒温箱的过程中,蒸汽携带的热量传递至进液管,同时恒温箱内部产生的热量传递至进液管,两者产生的热量对回流至反应釜内部的液体物料进行了加热,液体回流至反应体系时,液体的温度升高,对反应体系温度的影响减小。附图说明图1为外加剂反应釜蒸汽冷凝回流装置的结构视图。图中,1、釜盖;2、排气管;3、进液管;4、冷凝管;5、橡胶套;6、恒温箱;61、导热丝;62、保温层;7、排气单向阀;8、进液单向阀;9、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外加剂反应釜蒸汽冷凝回流装置,如图1所示,设置于反应釜的釜盖1上。釜盖1上分别固定穿设有相互靠近的排气管2与进液管3。排气管2与进液管3之间远离釜盖1的一端设置有冷凝管4,冷凝管4的两端通过橡胶套5分别连通排气管2与进液管3的端部,橡胶套5保证冷凝管4与排气管2以及进液管3之间密闭,防止蒸汽物料从冷凝管4与排气管2以及进液管3的相接处漏出。结合图1,排气管2的管路上连通设置有排气单向阀7,排气单向阀7的阀口朝向釜盖1方向,排气单向阀7只能使反应釜内部产生的蒸汽从反应釜向冷凝管4方向流动。排气管2上于排气单向阀7与釜盖1之间的部分固定设置有恒温箱6,同时,进液管3也穿过恒温箱6。排气管2以及进液管3于恒温箱6的相接处固定套设有密封圈9,密封圈9防止恒温箱6内部的热量从排气管2以及进液管3与恒温箱6的相接处泄露,减少能量损失。恒温箱6外粘贴设置有保温材料,保温材料同样防止恒温箱6内部热量传递至外部,造成能量损耗。调节恒温箱6的温度,使恒温箱6的温度低于液体的气化温度。恒温箱6内部的排气管2与进液管3之间缠绕设置导热丝61,导热丝61为铜丝,从反应釜内部的排出的蒸汽携带有热量,蒸汽经过排气管2进入恒温箱6的部分,蒸汽上携带的热量经过导热丝61的导热作用,将热量传递至进液管3上,从而减少恒温箱6的能量输出,节约能源。进液管3上于恒温箱6与釜盖1的之间的部分连通设置有进液单向阀8,进液单向阀8的阀口朝向恒温箱6,进液单向阀8保证反应釜内部产生的蒸汽只从排气管2排出。从排气管2排出的蒸汽经过冷凝管4的冷凝作用后形成液体,液体经过恒温箱6的加热作用,液体的温度上升,后经过进液单向阀8后从进液管3的管口落回至反应釜中。进液管3位于恒温箱6部分的内壁上一体成型有螺旋状的导流路径,液体在经过恒温箱6的过程中,液体沿进液管3的内壁流动,通过导流路径后,液体的流动路径增长,将液体充分加热。一种外加剂反应釜蒸汽冷凝回流装置,其工作过程如下:反应釜在反应过程中产生的蒸汽进入排气管2后,经过冷凝管4的冷凝作用后液化成为液体,液化后的液体温度降低。液体之后进入进液管中,液体在回流至反应釜的过程中,流经至恒温箱6的部分,经过恒温箱6的加热作用,液体在进入反应釜之前温度上升,当液体回落至反应釜时,与反应体系的温度相差较少,降低了对反应体系温度的影响。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外加剂反应釜蒸汽冷凝回流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外加剂反应釜蒸汽冷凝回流装置,包括设置于釜盖(1)上与反应釜连通的排气管(2)与进液管(3),其特征是:所述排气管(2)与进液管(3)背离釜盖(1)的一端连通设置有冷凝管(4),所述排气管(2)与进液管(3)之间固定设置有恒温箱(6),所述排气管(2)上连通设置有阀口朝向恒温箱(6)的排气单向阀(7),所述进液管(3)上连通设置有阀口朝向冷凝管(4)的进液单向阀(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加剂反应釜蒸汽冷凝回流装置,包括设置于釜盖(1)上与反应釜连通的排气管(2)与进液管(3),其特征是:所述排气管(2)与进液管(3)背离釜盖(1)的一端连通设置有冷凝管(4),所述排气管(2)与进液管(3)之间固定设置有恒温箱(6),所述排气管(2)上连通设置有阀口朝向恒温箱(6)的排气单向阀(7),所述进液管(3)上连通设置有阀口朝向冷凝管(4)的进液单向阀(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加剂反应釜蒸汽冷凝回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排气管(2)与进液管(3)于恒温箱(6)的部分缠绕设置有导热丝(6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加剂反应釜蒸汽冷凝回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导热丝(61)为铜丝。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家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恒安外加剂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