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型高频电外科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0387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7 17:49
人工智能型高频电外科设备,包括人机界面、附件插座和操作控制系统;所述附件插座用于接入附件;所述人机界面通过人机交互对操作控制系统进行监控,所述操作控制系统包括:双CPU处理模块和与双CPU处理模块连接的耐压隔离模块和智能插座模块;根据不同临床精细手术的需求,通过人机界面选择不同手术的科室分组和手术模式,通过双CPU处理模块中的功率自动调整算法,智能设定整个设备的手术参数,同时自动提示客户需要连接相应的附件,大幅提高设备的操作便捷性;同时,设备将有指示灯提示医护人员正确接插附件的接口,接插错误后也会有相应的警告,耐压隔离模块控制该接口上不会有任何能量输出,保证了设备的可靠性及手术的安全性。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igh frequency electrosurgical equipment

Artificial intelligent high frequency electrosurgical devices, including man-machine interface, operation control system and accessory socket; the accessory socket for access accessories; the man-machine interface through the man-machine operation control monitoring system, including the operating control system: dual CPU processing module and processing module voltage isolation module and intelligent socket connection module with the double CPU; fine operation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linical needs, through the man-machine interface and operation mode of different departments choose grouping operation, automatic adjustment algorithm based on dual CPU power module, intelligent operation parameters setting of the equipment, and automatically prompts the customer need to connect the corresponding accessories, convenient operation of equipment greatly improved at the same time, there will be equipment; lights indicate staff correctly connecting accessory interface, plug error will also have the corresponding Warning, the voltage isolation module controls the interface without any energy output, and ensures the reliability of the equipment and the safety of the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工智能型高频电外科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频电外科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高频电外科设备是临床外科中应用十分普遍的一款设备,它通过有效电极尖端产生的高频高压电流与肌体接触时对组织进行加热,可实现对生物组织进行切割和凝血的目的。目前高频电外科设备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传统型的高频电刀,这类设备界面简单,但是参数设置困难,操作人员需要掌握设备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手术的参数设置,因此容易导致因为参数设置的失误而发生安全隐患;另一类设备是智能型的高频电刀,这类设备功能齐全,硬件安全性高,但操作界面复杂,设置困难,因此容易因为操作失误而导致一些安全隐患。如公开号为CN202376222U的申请文献“触摸屏高频电刀”,公开了一种通过LED触摸屏对氩气的输出量进行控制,使高频氩气电刀能达到精细手术要求;但是该文献中的方案就如上述
技术介绍
所说,面对不同的手术科目,操作人员还是需要通过触摸屏对相对应的手术参数进行大量的设置,才能控制氩气的输出量;这对于操作人员来说是具有一定的难度,不利于操作人员快速和精确的控制电刀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人工智能型高频电外科设备,能根据不同临床精细手术的需求,智能设定整个设备的全部参数,同时自动提示客户附件连接的位置,大幅度提高设备的安全性以及操作便捷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人工智能型高频电外科设备,包括人机界面、附件插座、智能插座和操作控制系统;所述附件插座用于接入附件;所述人机界面通过人机交互对操作控制系统进行监控,所述操作控制系统包括:双CPU处理模块,包括第一中央处理单元和第二中央处理单元,第一中央处理单元与第二中央处理单元信号相互通讯、双向调节;第一中央处理单元根据第二中央处理单元所调取的相应的临床手术参数对相应的附件插座或智能插座的能量输出进行调试与控制;第二中央处理单元与人机界面相连接,第二中央处理单元适于通过人机界面进行人机交互,通过人机界面选择相应的手术模式,并根据所选的手术模式自动调取数据库中与所选的手术模式相匹配的临床手术参数;耐压隔离模块,在能量输出与附件之间形成隔离,根据所选择的手术模式控制附件插座和智能插座的开关状态,控制待能量输出的附件插座或待能量输出的智能插座处于接通状态,并控制报警单元提示在相应的附件插座中插入相应附件,同时控制闲置的附件插座或闲置的智能插座处于关闭状态;插座检测模块,采用安装在附件插座处的红外光电传感器检测附件是否已经外接附件,并将检测信号传送到双CPU处理模块中进行实时监控;智能插座模块,适于对插入智能附件内的寄存器进行自动读取智能附件信息,并将寄存器内记录的相关智能附件信息传送到双CPU处理模块中,根据智能附件中的相关智能附件信息自动调取数据库中智能附件所需的临床手术参数和自动配置智能插座的能量输出。进一步地,所述操作控制系统还包括动态检测传感器模块,所述动态检测传感器模块检测人体的组织状况并连续动态调整电凝电切功率,以保证附件进行凝切过程中电切及电凝的深度始终保持一致。进一步地,所述智能附件内寄存器内的智能附件信息包括附件类型和附件使用次数,根据附件类型判断智能附件用于何种手术及该手术所需的临床手术参数,并根据附件类型自动调取数据库中与该手术类型相关的临床手术参数,控制该智能插座的能量输出;所述附件使用次数包括已使用次数和限制使用次数,根据读取智能附件内的已使用次数,判断智能附件的已使用次数是否已达到限制使用次数,从而控制智能附件能否正常使用。进一步地,所述人机界面采用的是图形化操作界面的触摸屏,触摸屏与第二中央处理单元通过串口连接,通过触摸屏选择相应的手术模式。进一步地,所述手术模式包括通用模式、AI模式和用户模式,所述通用模式下还包括功能模块的选择和该模式下默认参数的重新手动设置;所述功能模块包括但不限于电切、电凝一、电凝二和双极电凝;所述AI模式下包括科室分组的选择和对应手术类型的选择,所述科室分组包括但不限于耳鼻喉科、妇产科、骨科、肝胆外科、泌尿外科、皮肤科、神经外科、眼科、心脏科和整形外科;根据所选科室种类和手术类型自动调取所选手术类型所设定的自动配置参数;所述用户模式下包括以往用户记录的选择,与用户模式相匹配的临床手术参数是根据设备以往所设置的自定义参数或以往的使用记录来配置的。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库用于存储每个通用模式下每个功能模式的默认参数、每个AI模式下每个科室和每种手术类型的自动配置参数和每个用户模式下以往所设置的自定义参数和以往的使用记录。进一步地,所述报警单元包括分别安装在每个附件插座上方的提示灯,当提示灯亮起闪烁的绿灯时,代表提示该提示灯下方的附件插座需接上相应的附件,当提示灯长亮着绿灯则代表该提示灯下方的附件插座接入的附件种类正确且没有异常,当提示灯亮起红灯时代表该提示灯下方的附件插座接入的附件种类错误或出现异常的情况。进一步地,所述功率自动调整算法采用建立闭环反馈自适应治疗数学模型,实现对输出功率和能量的控制;所述闭环反馈自适应治疗数学模型的变量包括但不限于人体组织的治疗程度、能量、高频脉冲时序的闭环反馈参数。进一步地,所述附件包括但不限于电刀笔、电极、负极板和脚踏开关,所述附件的插口类型与附件插座的插口类型一一对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根据不同临床精细手术的需求,智能设定整个设备的手术参数,同时自动提示客户需要连接相应的附件,大幅提高设备的操作便捷性;同时,设备将有指示灯提示医护人员正确接插附件的接口,接插错误后也会有相应的警告,并在该接口上不会有任何能量输出;同时智能插座模块对接入的智能附件的寄存器进行检测,根据检测到的智能附件信息自动配置相对应的临床手术参数来控制智能附件插座的能量输出,同时还对智能附件的使用次数进行检测,避免有次数限定的智能附件超次使用,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操作控制系统的信号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人机界面的手术模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人机界面的科室分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图。附图标记:1、附件插座;2、双CPU处理模块;3、耐压隔离模块;4、插座检测模块;5、智能插座模块;6、人机界面;7、报警单元;8、数据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人工智能型高频电外科设备,包括人机界面6、附件插座1和操作控制系统;所述附件插座1用于接入附件;所述附件包括但不限于电刀笔、电极、负极板和脚踏开关,所述附件的插口类型与附件插座1的插口类型一一对应;所述人机界面6通过人机交互对操作控制系统进行监控,根据不同临床精细手术的需求,通过人机界面6的设置,智能设定整个设备的全部参数,同时自动提示客户在相应的位置需要连接相应的附件,大大提高设备的安全性以及操作便捷性。所述人机界面6采用的是图形化操作界面的触摸屏,触摸屏与第二中央处理单元通过串口连接,通过触摸屏选择相应的手术模式,提高操作的便捷性。如图1所示,其中所述操作控制系统包括:双CPU处理模块2、和与双CPU处理模块2相连接的耐压隔离模块3、插座检测模块4和智能插座模块5;双CPU处理模块2,包括第一中央处理单元和第二中央处理单元,第一中央处理单元与第二中央处理单元信号相互通讯、双向调节,实时监控设备功率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人工智能型高频电外科设备

【技术保护点】
人工智能型高频电外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人机界面、附件插座、智能插座和操作控制系统;所述附件插座用于接入附件;所述人机界面通过人机交互对操作控制系统进行监控,所述操作控制系统包括:双CPU处理模块,包括第一中央处理单元和第二中央处理单元,第一中央处理单元与第二中央处理单元信号相互通讯、双向调节;第一中央处理单元根据第二中央处理单元所调取的相应的临床手术参数对相应的附件插座或智能插座的能量输出进行调试与控制;第二中央处理单元与人机界面相连接,第二中央处理单元适于通过人机界面进行人机交互,通过人机界面选择相应的手术模式,并根据所选的手术模式自动调取数据库中与所选的手术模式相匹配的临床手术参数;耐压隔离模块,在能量输出与附件之间形成隔离,根据所选择的手术模式控制附件插座和智能插座的开关状态,控制待能量输出的附件插座或待能量输出的智能插座处于接通状态,并控制报警单元提示在相应的附件插座中插入相应附件,同时控制闲置的附件插座或闲置的智能插座处于关闭状态;插座检测模块,采用安装在附件插座处的红外光电传感器检测附件是否已经外接附件,并将检测信号传送到双CPU处理模块中进行实时监控;智能插座模块,适于对插入智能附件内的寄存器进行自动读取智能附件信息,并将寄存器内记录的相关智能附件信息传送到双CPU处理模块中,根据智能附件中的相关智能附件信息自动调取数据库中智能附件所需的临床手术参数和自动配置智能插座的能量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人工智能型高频电外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人机界面、附件插座、智能插座和操作控制系统;所述附件插座用于接入附件;所述人机界面通过人机交互对操作控制系统进行监控,所述操作控制系统包括:双CPU处理模块,包括第一中央处理单元和第二中央处理单元,第一中央处理单元与第二中央处理单元信号相互通讯、双向调节;第一中央处理单元根据第二中央处理单元所调取的相应的临床手术参数对相应的附件插座或智能插座的能量输出进行调试与控制;第二中央处理单元与人机界面相连接,第二中央处理单元适于通过人机界面进行人机交互,通过人机界面选择相应的手术模式,并根据所选的手术模式自动调取数据库中与所选的手术模式相匹配的临床手术参数;耐压隔离模块,在能量输出与附件之间形成隔离,根据所选择的手术模式控制附件插座和智能插座的开关状态,控制待能量输出的附件插座或待能量输出的智能插座处于接通状态,并控制报警单元提示在相应的附件插座中插入相应附件,同时控制闲置的附件插座或闲置的智能插座处于关闭状态;插座检测模块,采用安装在附件插座处的红外光电传感器检测附件是否已经外接附件,并将检测信号传送到双CPU处理模块中进行实时监控;智能插座模块,适于对插入智能附件内的寄存器进行自动读取智能附件信息,并将寄存器内记录的相关智能附件信息传送到双CPU处理模块中,根据智能附件中的相关智能附件信息自动调取数据库中智能附件所需的临床手术参数和自动配置智能插座的能量输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智能型高频电外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控制系统还包括动态检测传感器模块,所述动态检测传感器模块检测人体的组织状况并连续动态调整电凝电切功率,以保证附件进行凝切过程中的电切及电凝的深度始终保持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智能型高频电外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附件内寄存器内的智能附件信息包括附件类型和附件使用次数,根据附件类型判断智能附件用于何种手术及该手术所需的临床手术参数,并根据附件类型自动调取数据库中与该手术类型相关的临床手术参数,控制该智能插座的能量输出;所述附件使用次数包括已使用次数和限制使用次数,根据读取智能附件内的已使用次数,判断智能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善云丘永洪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康弘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