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防尘减震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01010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4 0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防尘减震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支撑板置于垫块的上方,壳体固定于支撑板的上端面上,挡板固定于壳体上并将壳体的内腔封闭,排风管和进风管均密封连接于壳体的侧壁上,排风扇设于排风管内,防尘罩设于壳体的内腔中,且防尘罩的进风口与进风管相连通,两过滤网分别设于排风管和进风管内,冷却水管设于壳体内,且冷却水管的进、出水口均置于壳体外;减震垫和减震弹簧均设于支撑板和垫块之间,且减震弹簧的上下两端对应与上垫圈和下垫圈固定连接,导杆穿接于上、下垫圈内,且导杆的底端与垫块固定连接,顶端穿过支撑板并与螺母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防尘效果好,散热效果好,减震效果好,产生的噪音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防尘减震壳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防尘减震壳。
技术介绍
:在有灰尘的工作环境下使用电机时,外界灰尘会进入电机内,从而会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为防止外界灰尘进入电机内,常在电机外增设一防尘罩,在高温环境下使用时,防尘罩不便于散热,高温亦会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且电机在工作时会产生震动,震动会产生较大的噪音,且震动会导致电机上的紧固螺钉变得松散。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电机防尘减震壳。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电机防尘减震壳,包括垫块、支撑板、排风扇、排风管、壳体、挡板、进风管、过滤网、冷却水管、减震垫、上垫圈、下垫圈、减震弹簧、导杆、螺母以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防尘罩,所述支撑板置于垫块的上方,壳体固定于支撑板的上端面上,挡板固定于壳体上并将壳体的内腔封闭,排风管和进风管均密封连接于壳体的侧壁上,且排风管和进风管均与壳体的内腔相贯通,排风扇设于排风管内,防尘罩设于壳体的内腔中,且防尘罩的进风口与进风管相连通,两过滤网分别设于排风管和进风管内,冷却水管设于壳体内,且冷却水管的进、出水口均置于壳体外;减震垫和减震弹簧均设于支撑板和垫块之间,且减震弹簧的上下两端对应与上垫圈和下垫圈固定连接,导杆穿接于上、下垫圈内,且导杆的底端与垫块固定连接,顶端穿过支撑板并与螺母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垫上设有限位槽,在支撑板的下端面上设有与所述限位槽相适配的限位凸筋。进一步地,所述防尘罩内设有若干隔板。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连接边,挡板上设有第二连接边。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上端面上设有用于安装进风管的矩形通孔和用于穿接冷却水管的圆孔。进一步地,所述矩形通孔与进风管以及圆孔与冷却水管之间均设有密封圈。进一步地,所述挡板上设有转轴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防尘效果好,散热效果好,减震效果好,产生的噪音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中壳体与挡板的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中减震弹簧与上、下垫圈之间的连接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中减震垫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公开一种电机防尘减震壳,包括垫块11、支撑板12、排风扇13、排风管14、壳体15、挡板16、进风管22、过滤网23、冷却水管4、减震垫51、上垫圈52、下垫圈53、减震弹簧54、导杆55、螺母56以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防尘罩21,支撑板12置于垫块11的上方,壳体15固定于支撑板12的上端面上,挡板16固定于壳体15上并将壳体15的内腔封闭,排风管14和进风管22均密封连接于壳体15的侧壁上,且排风管14和进风管22均与壳体15的内腔相贯通,排风扇13设于排风管14内,防尘罩21设于壳体15的内腔中,且防尘罩21的进风口与进风管22相连通,两过滤网23分别设于排风管14和进风管22内,冷却水管4设于壳体15内,且冷却水管4的进、出水口均置于壳体15外。减震垫51和减震弹簧54均设于支撑板12和垫块11之间,且减震弹簧54的上下两端对应与上垫圈52和下垫圈53固定连接,导杆55穿接于上、下垫圈内,且导杆55的底端与垫块11固定连接,顶端穿过支撑板12,螺母56螺纹连接在导杆55上。本技术中的减震垫51通过螺钉固定于垫块11和支撑板12之间,为更好地将减震垫51定位于垫块11和支撑板12之间,在减震垫51上设有限位槽510,与之相对应地,在支撑板12的下端面上设有与限位槽510相适配的限位凸筋120。在防尘罩21内设有若干隔板210,该述隔板210相隔一定间距的固定在防尘罩21内腔的上下两侧壁上,隔板210组成迷宫式的密封防尘结构,在保证换气的同时,又能够有效地防止外界灰尘进入壳体15内。为便于将壳体15和挡板16固定于支撑板12上,在壳体15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连接边151,挡板16上设有第二连接边161。在壳体15的上端面上设有用于安装进风管22的矩形通孔152和用于穿接冷却水管4的圆孔153。为保证壳体15的密封性,在矩形通孔152与进风管22以及圆孔153与冷却水管4之间均设有密封圈。在挡板16上设有转轴孔162,在使用时,通过螺钉将电机固定于壳体15内,并使得电机的转轴穿过转轴孔162伸出壳体15外,在电机转轴与转轴孔162增设密封圈,保证密封性。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电机防尘减震壳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防尘减震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垫块(11)、支撑板(12)、排风扇(13)、排风管(14)、壳体(15)、挡板(16)、进风管(22)、过滤网(23)、冷却水管(4)、减震垫(51)、上垫圈(52)、下垫圈(53)、减震弹簧(54)、导杆(55)、螺母(56)以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防尘罩(21),所述支撑板(12)置于垫块(11)的上方,壳体(15)固定于支撑板(12)的上端面上,挡板(16)固定于壳体(15)上并将壳体(15)的内腔封闭,排风管(14)和进风管(22)均密封连接于壳体(15)的侧壁上,且排风管(14)和进风管(22)均与壳体(15)的内腔相贯通,排风扇(13)设于排风管(14)内,防尘罩(21)设于壳体(15)的内腔中,且防尘罩(21)的进风口与进风管(22)相连通,两过滤网(23)分别设于排风管(14)和进风管(22)内,冷却水管(4)设于壳体(15)内,且冷却水管(4)的进、出水口均置于壳体(15)外;减震垫(51)和减震弹簧(54)均设于支撑板(12)和垫块(11)之间,且减震弹簧(54)的上下两端对应与上垫圈(52)和下垫圈(53)固定连接,导杆(55)穿接于上、下垫圈内,且导杆(55)的底端与垫块(11)固定连接,顶端穿过支撑板(12)并与螺母(56)螺纹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防尘减震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垫块(11)、支撑板(12)、排风扇(13)、排风管(14)、壳体(15)、挡板(16)、进风管(22)、过滤网(23)、冷却水管(4)、减震垫(51)、上垫圈(52)、下垫圈(53)、减震弹簧(54)、导杆(55)、螺母(56)以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防尘罩(21),所述支撑板(12)置于垫块(11)的上方,壳体(15)固定于支撑板(12)的上端面上,挡板(16)固定于壳体(15)上并将壳体(15)的内腔封闭,排风管(14)和进风管(22)均密封连接于壳体(15)的侧壁上,且排风管(14)和进风管(22)均与壳体(15)的内腔相贯通,排风扇(13)设于排风管(14)内,防尘罩(21)设于壳体(15)的内腔中,且防尘罩(21)的进风口与进风管(22)相连通,两过滤网(23)分别设于排风管(14)和进风管(22)内,冷却水管(4)设于壳体(15)内,且冷却水管(4)的进、出水口均置于壳体(15)外;减震垫(51)和减震弹簧(54)均设于支撑板(12)和垫块(11)之间,且减震弹簧(54)的上下两端对应与上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青梅
申请(专利权)人:溧水县得瑞微型电机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