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00056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4 0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连接器领域,提供一种电源连接器,包括母连接器和公连接器,母连接器包括母连接器壳体、母连接器盖板、母连接器端子和弹簧,公连接器包括与母连接器端子配合对接的公连接器端子,母连接器壳体贯穿设有母连接器端子孔,母连接器端子设于母连接器壳体后端且母连接器端子的后端与母连接器端子孔相连,母连接器盖板固定在母连接器壳体后端,弹簧套设于母连接器端子上且封装在母连接器壳体后端和母连接器盖板之间,弹簧于公连接器端子与母连接器端子对接时被压缩,可以给端子施加一个作用力,从而利用弹簧的作用力来实现公连接器端子和母连接器端子的连接与分离,电源连接器的连接和分离的力小,安装简易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源连接器
本技术属于电连接器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源连接器。
技术介绍
目前电连接器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以便于外部设备交换数据、信息等。电源连接器是一种常见的电连接器,主要用于进行电流的传输。现有的电源连接器通常包括公连接器和母连接器,公连接器和母连接器相互配合使用。公连接器上具有弹性电源端子和收容弹性电源端子的绝缘本体,母连接器上具有电源端子和收容电源端子的绝缘本体,弹性电源端子和电源端子配合使用。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现有电源连接器由于为了保证公母连接器上相应电源端子的接触良好,通常需要将相应电源端子紧密连接,这也使得在使用过程中公母连接器的插拔过紧,即在进行公母连接器的连接和分离时需要使用较大插拔力才能完成这一过程,造成安装和使用不便。以上不足,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连接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源连接器在使用过程中插拔过紧,且安装不便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源连接器,包括公连接器和母连接器,所述母连接器包括母连接器壳体、母连接器盖板、母连接器端子和弹簧;所述公连接器包括与所述母连接器端子配合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源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公连接器和母连接器,所述母连接器包括母连接器壳体、母连接器盖板、母连接器端子和弹簧;所述公连接器包括与所述母连接器端子配合对接的公连接器端子;所述母连接器壳体贯穿设置母连接器端子孔;所述母连接器壳体前端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凸起;所述母连接器端子设于所述母连接器壳体后端且所述母连接器端子的后端与所述母连接器端子孔相配合;所述母连接器盖板固定在所述母连接器壳体后端,所述母连接器盖板相对于所述母连接器端子设有母连接器盖板端子孔,所述母连接器端子的前端穿过所述母连接器盖板端子孔外露;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母连接器端子上且封装在所述母连接器壳体后端和所述母连接器盖板之间,所述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公连接器和母连接器,所述母连接器包括母连接器壳体、母连接器盖板、母连接器端子和弹簧;所述公连接器包括与所述母连接器端子配合对接的公连接器端子;所述母连接器壳体贯穿设置母连接器端子孔;所述母连接器壳体前端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凸起;所述母连接器端子设于所述母连接器壳体后端且所述母连接器端子的后端与所述母连接器端子孔相配合;所述母连接器盖板固定在所述母连接器壳体后端,所述母连接器盖板相对于所述母连接器端子设有母连接器盖板端子孔,所述母连接器端子的前端穿过所述母连接器盖板端子孔外露;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母连接器端子上且封装在所述母连接器壳体后端和所述母连接器盖板之间,所述弹簧于所述公连接器端子与所述母连接器端子对接时被压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在所述公连接器和所述母连接器未连接时处于自然状态或被压缩状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母连接器端子包括圆柱状母连接器端子主体,所述母连接器端子主体的后端环绕所述母连接器端子主体的外壁设有凸缘,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凸缘接触,所述弹簧另一端与所述母连接器盖板接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连接器还包括公连接器壳体和公连接器盖板;所述公连接器壳体贯穿设置公连接器端子孔,所述公连接器端子前端穿过所述公连接器端子孔外露;所述公连接器壳体前端向外延伸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腊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格瑞达电力连接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