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程丹松专利>正文

一种可装配式预制钢筋混凝土柱及装配式混合框架建筑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90171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18: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装配式预制钢筋混凝土柱及装配式混合框架建筑体系,涉及建筑领域。一种可装配式预制钢筋混凝土柱,其包括:预埋套管、具有连接节点位置的预制钢筋混凝土。预制钢筋混凝土包括混凝土本体和预制在混凝土本体内的钢筋。预埋套管设置于混凝土本体的连接节点位置处,预埋套管埋设在混凝土本体,预埋套管为形成有通孔的中空管状结构。一种包括上述可装配式预制钢筋混凝土柱的装配式混合建筑体系。该可装配式预制钢筋混凝土柱充分发挥钢筋混凝土优良的抗压承载性能和型钢优良的抗拉受弯性能。钢性的连接件节省混凝土的模板,增加结构承载力和延性,实现大跨度装配。增加装配率的同时增加其承载力和延展性。

An assemblable prefabricated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 and assembled hybrid frame building system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assemblable prefabricated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 and an assembled hybrid frame building system, which involves the field of architecture. An assemblable prefabricated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 consists of a pre buried casing and a precast reinforced concrete with a joint node position. The precast reinforced concrete includes the concrete body and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prefabricated in the concrete. The embedded casing is located at the connection point of the concrete body, and the embedded casing is embedded in the concrete body, and the embedded casing is a hollow tubular structure with through holes. An assembled hybrid building system which includes the prefabricated precast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s. The prefabricated precast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s give full play to the excellent compressiv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and the excellent tensile and bending properties of the steel. The steel connector saves concrete formwork, increases the bearing capacity and ductility of the structure, and realizes the large span assembly. Increase the assembly rate and increase its bearing capacity and duct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装配式预制钢筋混凝土柱及装配式混合框架建筑体系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装配式预制钢筋混凝土柱及装配式混合框架建筑体系。
技术介绍
建筑工业化,就是要用大工业的生产方式来建造工业和民用建筑,是建筑业从手工操作的小生产方式逐步过渡到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的全过程。要把不同类型的房屋作为工业产品,分别采用统一的结构形式和成套的标准构配件,采用先进的工艺,按专业分工,集中在工厂进行大批量生产,然后在现场进行机械化的施工安装。建筑工业化的基本内容,是建筑标准化和体系化,建筑构配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和建筑管理科学化。目前国内主要有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装配式钢结构等建筑体系。针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装配率越高,施工难度就越大,建筑造价就越高,技术难度也更高,不利于推广。针对装配式钢结构体系,其装配率非常高,基本为全装配,但其防火、防水难等缺陷、建筑造价等因素,制约了钢结构建筑在住宅领域的发展。现有技术中不具备能够同时发挥钢筋混凝土和型钢这两种建筑材料优势的装配式建筑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装配式预制钢筋混凝土柱及装配式混合框架建筑体系,其旨在改善现有的可装配式预制钢筋混凝土柱不能同时兼有钢筋混凝土和型钢的性能优势的问题,其能够同时兼有装配率越高、湿作业少的性能而且解决了防火难、防水难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装配式预制钢筋混凝土柱,其包括:预埋套管、具有连接节点位置的预制钢筋混凝土。预制钢筋混凝土包括混凝土本体和预制在混凝土本体内的钢筋。预埋套管设置于混凝土本体的连接节点位置处,预埋套管埋设在混凝土本体,预埋套管为形成有通孔的中空管状结构。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预埋套管由PVC材料制作而成。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可装配式预制钢筋混凝土柱还包括支腿,支腿设置于混凝土本体的端部。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支腿由钢材制作而成。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预埋套管的数量有多个,并呈纵横交错的方式布置。一种装配式混合框架建筑体系,其包括上述的可装配式预制钢筋混凝土柱和钢梁,钢梁连接于混凝土本体的连接节点位置处。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装配式混合框架建筑体系还包括穿设于通孔的连接件,钢梁通过连接件与混凝土本体连接。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连接件为高强螺杆。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钢梁与混凝土本体以相互垂直的方式连接。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装配式混合框架建筑体系还包括用于连接相邻两个预制钢筋混凝土的挤压套筒,钢筋两端延伸至混凝土柱本体外。挤压套筒被构造成用于连接相邻且延伸至预制钢筋混凝土外的钢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装配式预制钢筋混凝土柱及装配式混合框架建筑体系的有益效果是:充分发挥钢筋混凝土优良的抗压承载性能和型钢优良的抗拉受弯性能。装配式混合框架建筑体系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钢筋混凝土柱承载能力高,能增加结构的整体刚度,减小侧向位移;2)防锈蚀和抗火性能好,增大结构的侧向刚度和耗能阻尼;3)用钢量少,降低工程造价;4)施工方便,缩短工期。用钢梁来代替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梁。装配式混合框架建筑体系还兼具以下优势:1)钢梁和叠合板配合使用节省了楼盖混凝土的模板;2)可加大钢梁跨度来增加可使用的空间;3)采用现场预制或工厂预制构件能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4)减小结构高度,减轻楼盖自重,减小地基反力,增加抗震性,有利于增加建筑体系的承载力和延展性。在装配过程中,通过高强螺杆连接柱与钢梁,减少装配现场的湿作业。增加建筑物防水、防火、抗腐蚀的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装配式预制钢筋混凝土柱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装配式预制钢筋混凝土柱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装配式预制钢筋混凝土柱的剖视图;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混合框架建筑体系的结构示意图;可装配式预制钢筋混凝土柱连接关系的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装配式预制钢筋混凝土柱连接示意图;图6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可装配式预制钢筋混凝土柱与钢梁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钢梁与次梁的吊装结构示意图。图标:100-可装配式预制钢筋混凝土柱;110-钢筋混凝土柱;121-预埋套管;122-螺栓;130-支腿;140-挤压套筒;150-钢梁;151-叠合板;152-栓钉;200-装配式混合框架建筑体系。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混合框架建筑体系200,其包括可装配式预制钢筋混凝土柱10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装配式预制钢筋混凝土柱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装配式预制钢筋混凝土柱100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图2,可装配式预制钢筋混凝土柱100包括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柱110。钢筋混凝土柱110是由钢筋与混凝土制成的结构。钢筋承受拉力,混凝土承受压力。钢筋混凝土柱110具有坚固、耐久、防火性能好、比钢结构节省钢材和成本低等优点。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混凝土柱也可以是剪力墙。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装配式预制钢筋混凝土柱100的剖视图。请参阅图3,刚性连接件包括埋设于钢筋混凝土柱110内的预埋套管121。预埋套管121内形成通孔(图中未标出),即预埋套管121为中空的套管。预埋套管121贯穿钢筋混凝土柱110的横截面。在本实施例中,预埋套管121由PVC材料制成。具体地,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装配式预制钢筋混凝土柱及装配式混合框架建筑体系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装配式预制钢筋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埋套管、具有连接节点位置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包括混凝土本体和预制在所述混凝土本体内的钢筋,所述预埋套管设置于所述混凝土本体的所述连接节点位置处,所述预埋套管埋设在所述混凝土本体,所述预埋套管为形成有通孔的中空管状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装配式预制钢筋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埋套管、具有连接节点位置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包括混凝土本体和预制在所述混凝土本体内的钢筋,所述预埋套管设置于所述混凝土本体的所述连接节点位置处,所述预埋套管埋设在所述混凝土本体,所述预埋套管为形成有通孔的中空管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装配式预制钢筋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套管由PVC材料制作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装配式预制钢筋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装配式预制钢筋混凝土柱还包括支腿,所述支腿设置于所述混凝土本体的端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装配式预制钢筋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由钢材制作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可装配式预制钢筋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套管的数量有多个,并呈纵横交错的方式布置。6.一种装配式混合框架建筑体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丹松叶丽红陶文慧金泳左峰
申请(专利权)人:程丹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