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钢房屋复合梁柱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6775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2 0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轻钢房屋复合梁柱成型装置,在轻钢房屋梁柱的顶部设置顶架,并设置用于引浆料的引线,引线一端固定在顶架上,另一端从梁柱本体的顶部延伸至梁柱本体的底部,可避免出现隔音隔热材料的浆料直接向梁柱本体内灌注时,浆料挂在梁柱本体的内壁上,造成的梁柱本体的上端的挂壁浆料凝固填实而下端未充分填充的状况,梁柱本体内隔音隔热材料充填均匀,隔音防颤效果更佳。

A composite beam column forming device for light steel bui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钢房屋复合梁柱成型装置
本技术涉及轻钢房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钢房屋复合梁柱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轻钢房屋多采用轻钢龙骨、保温隔热材料以及内外墙板等形成的复合墙体建造而成,具有建造周期较短、自重轻、抗震性能好、墙体厚度较小、相比传统的砖混结构可以增加房屋的有效使用面积、轻钢结构中的钢材可循环使用等优点,因而在公园类建筑、别墅类建筑以及工厂类建筑中应用广泛。轻钢房屋多采用轻钢龙骨框架,轻钢龙骨框架两侧设置内外墙板,内外墙板之间填充保温隔热材料,轻钢龙骨框架连接处的梁柱多采用圆形钢管或矩形钢管,另外,室内的装饰性柱体以及房屋门框处也大多采用圆形钢管或矩形钢管,而圆形钢管或矩形钢管在碰撞或敲击下会产生回声和震颤,影响轻钢房屋的结构强度和居住舒适度。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多采用改性石膏等隔音隔热材料的浆料将圆形钢管内或矩形钢管内填实后凝固成型,形成复合梁柱,但轻钢房屋的梁柱长度较长,改性石膏等隔音隔热材料的浆料直接向圆形管内或矩形管内进行灌注时,浆料容易挂在梁柱的内壁上,造成梁柱上端挂壁浆料已经凝固而底部仍未填充满的状况,梁柱难以充分填实,进而影响其隔音防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隔音隔热材料在梁柱内充分填实的轻钢房屋复合梁柱成型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轻钢房屋复合梁柱成型装置,包括梁柱本体和引线,梁柱本体的顶部设有用于固定引线的顶架,引线一端固定在顶架上,另一端从梁柱本体的顶部延伸至梁柱本体的底部,梁柱本体的底部设有密封盖。顶架为拱形结构,引线一端固定在顶架的中间部位,另一端从梁柱本体的顶部延伸至梁柱本体的底部。顶架有多个且并排布置在梁柱本体的顶部,引线与顶架数量相匹配,引线一端固定在顶架的中间部位,另一端从梁柱本体的顶部延伸至梁柱本体的底部。顶架有多个且关于梁柱本体的中心对称分布,引线一端固定在各顶架的中心交汇处,另一端从梁柱本体的顶部延伸至梁柱本体的底部。引线采用尼龙材质。底部密封盖采用塑料材质。本技术的轻钢房屋复合梁柱成型装置,在轻钢房屋梁柱的顶部设置顶架,并设置用于引浆料的引线,引线一端固定在顶架上,另一端从梁柱本体的顶部延伸至梁柱本体的底部,可避免出现隔音隔热材料的浆料直接向梁柱本体内灌注时,浆料挂在梁柱本体的内壁上,造成的梁柱本体的上端的挂壁浆料凝固填实而下端未充分填充的状况,梁柱本体内隔音隔热材料充填均匀,隔音防颤效果更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轻钢房屋复合梁柱成型装置的具体实施例一,如图1中所示,包括梁柱本体1和引线2,梁柱本体1的顶部设有用于固定引线的顶架3,引线2一端固定在顶架3上,另一端从梁柱本体1的顶部延伸至梁柱本体1的底部,梁柱本体1的底部设有密封盖4。采用上述结构设置,改性石膏等隔音隔热材料的浆料沿引线2注入梁柱本体1内,由于引线2较细,浆料沿引线2灌注过程中不容易挂线,浆料在重力作用下沿引线2从梁柱本体1的顶部流至梁柱本体1的底部,在底部蓄积后凝固,从底部至顶部逐渐将梁柱本体1内部空间填实,相比传统的浆料直接灌入,避免了浆料的挂壁凝固,填充后形成的复合梁柱整体密实,结构强度较高,隔音和防颤性能显著提高。顶架3为拱形结构,引线2一端固定在顶架3的中间部位,另一端从梁柱本体1的顶部延伸至梁柱本体1的底部,顶架3采用拱形结构,可为在梁柱本体1的顶部进行引注作业时提供足够的作业空间,当然,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顶架3可以采用矩形框架等其他结构形式,引线2端部固定在顶架3的中间部位,一方面可以为引注操作提供足够的作业空间,另一方面,可避免浆料引注时喷溅至梁柱本体1的内壁上造成挂壁凝固,进而影响梁柱本体1的填实。引线2采用尼龙材质,由于其外表面较为光滑,改性石膏等隔音隔热材料不易挂线凝固,可保证浆料的引注效果,当然,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引线2可以采用其他材质。底部密封盖4采用塑料材质,可以防止隔音隔热材料在凝固时与底部密封盖4产生粘连,当然,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底部密封盖可以采用其他材质。本技术的轻钢房屋复合梁柱成型装置的具体实施例二,如图2中所示,其和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顶架3有多个且并排布置在梁柱本体1的顶部,引线2与顶架3数量相匹配,引线2一端固定在顶架3的中间部位,另一端从梁柱本体1的顶部延伸至梁柱本体1的底部,采用上述结构设置,隔音隔热浆料可以更均匀地引入梁柱本体1的内部,进而使得梁柱本体1的内部填充更加密实,复合梁柱的隔音防颤性能更佳。本技术的轻钢房屋复合梁柱成型装置的具体实施例三,如图3中所示,其和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顶架3有多个且关于梁柱本体1的中心对称分布,引线2一端固定在各顶架3的中心交汇处,另一端从梁柱本体1的顶部延伸至梁柱本体1的底部,采用上述结构设置,顶架3的结构更加稳定,可保证隔音隔热浆料的稳定引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轻钢房屋复合梁柱成型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轻钢房屋复合梁柱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梁柱本体和引线,梁柱本体的顶部设有用于固定引线的顶架,引线一端固定在顶架上,另一端从梁柱本体的顶部延伸至梁柱本体的底部,梁柱本体的底部设有密封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钢房屋复合梁柱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梁柱本体和引线,梁柱本体的顶部设有用于固定引线的顶架,引线一端固定在顶架上,另一端从梁柱本体的顶部延伸至梁柱本体的底部,梁柱本体的底部设有密封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钢房屋复合梁柱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顶架为拱形结构,引线一端固定在顶架的中间部位,另一端从梁柱本体的顶部延伸至梁柱本体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钢房屋复合梁柱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顶架有多个且并排布置在梁柱本体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丙林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富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