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YKK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8105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1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离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分离装置(10)包括:成型品承接部(20),供成型品(P)载置;以及振动部(11),对成型品(P)赋予振动,在成型品承接部(20)与振动部(11)之间夹入流道(Pb)及溢流(Pc),对流道(Pb)及溢流(Pc)赋予振动。因此,能够利用一个装置将制品从流道及溢流中分离。

Separa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eparation device. The separation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10) the molding department (20), to undertake for molding (P) loading; and (11), the Department of vibration molding (P) with vibration, in molding department to undertake (20) and (11) of vibration sandwiched between two channel (Pb) and overflow (Pc), on channel (Pb) (Pc) with vibration and overflow. Therefore, a device can be used to separate the products from the flow path and the overf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将制品从流道(runner)及溢流(overflow)中分离的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现有的分离装置,已知如下装置,即,通过使超声变幅杆(ultrasonichorn)与成型品的流道接触,而使超声变幅杆的振动作用于成型品,将制品从流道分离(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技术介绍
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昭57-08991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所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分离装置中,虽能够将制品从流道中分离出,但在成型品中包含溢流的情况下,无法将制品从溢流中分离出。而且,该情况下,在将制品从流道中分离后,需要另外使该制品向溢流分离装置移动,而将制品从溢流中分离,从而无法缩短制造时间。本技术鉴于所述课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利用一个装置将制品从流道及溢流中分离的分离装置。[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本技术的所述目的可由下述构成而达成。(1)一种分离装置,将制品从制品、流道及溢流一体成形而成的成型品中分离,包括:成型品承接部,供成型品载置;以及振动部,对成型品赋予振动,在成型品承接部与振动部之间夹入流道与溢流,对流道与溢流赋予振动。(2)根据(1)所述的分离装置,振动部同时与流道及溢流接触而赋予振动。(3)根据(2)所述的分离装置,成型品承接部包括凹部,所述凹部用于嵌入流道与溢流。(4)根据(3)所述的分离装置,在成型品承接部设置着排出经分离的制品的排出部。(5)根据(4)所述的分离装置,成型品承接部包括旋转轴,旋转轴通过进行旋转而使成型品承接部的上下反转,使旋转轴旋转,从成型品承接部排出流道与溢流。(6)根据(5)所述的分离装置,成型品承接部包括:下侧板;上侧板,安装于下侧板的上表面,供成型品载置;以及浮动机构,将上侧板以浮动状态安装于下侧板。[技术的效果]根据本技术,包括:成型品承接部,供成型品载置;以及振动部,对成型品赋予振动,在成型品承接部与振动部之间夹入流道与溢流,对流道与溢流赋予振动,因而能够利用一个装置将制品从流道及溢流中分离。附图说明图1是说明本技术的分离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概略前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成型品承接部的立体图。图3是图2所示的成型品承接部的俯视图。图4是图3的A-A线剖视图。图5是图3的B-B线剖视图。图6是图3的C-C线剖视图。图7是说明利用超声变幅杆使成型品振动而使制品从流道及溢流中分离的状态的概略前视图。图8是图7所示的状态的与图4对应的剖视图。图9是说明使成型品承接台反转而排出流道及溢流的状态的概略前视图。图10是说明成型品的一例的立体图。[符号的说明]10:分离装置11:超声变幅杆(振动部)12:制品收容部13:不需要物品收容部20:成型品承接部21:旋转轴22、52:螺栓30:下侧板30a、40a:螺栓贯通孔30b、40b:弹簧支承凹部31:贯通孔(排出部)40:上侧板41:第1凹部42:第2凹部43:贯通孔(排出部)50:浮动机构51:螺旋弹簧53:调节螺母54:固定螺母P:成型品Pa:制品Pb:流道Pb1、Pc1:凸部Pc:溢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技术的分离装置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以后的说明中,上侧设为相对于图1的纸面的上侧,下侧设为相对于图1的纸面的下侧,前侧设为相对于图1的纸面的近前侧,后侧设为相对于图1的纸面的纵深侧,左侧设为相对于图1的纸面的左侧,右侧设为相对于图1的纸面的右侧。而且,左右方向也称作宽度方向。本实施方式的分离装置10如图1所示,包括:供成型品P载置的成型品承接部20,配置于成型品承接部20的上方而对成型品P赋予超声波振动的超声变幅杆(振动部)11,配置于成型品承接部20的下方而收容制品Pa的制品收容部12,以及与制品收容部12邻接配置而收容流道Pb及溢流Pc的不需要物品收容部13。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制品Pa为拉链用拉头的拉片。此处,对利用本实施方式的分离装置10分离的成型品P进行说明。该成型品P如图10所示,具有流道Pb、一体形成于流道Pb的宽度方向两侧的左右一对制品Pa、以及一体形成于左右的制品Pa的多个溢流Pc。另外,成型品P利用未图示的铸造装置或锻造装置等成形。而且,成型品P利用未图示的机械手或手动作业而载置于成型品承接部20。流路用于供材料流动到制品Pa的铸模,流道Pb是由所述流路而形成的细长的部位。溢流Pc是由流动至制品Pa的槽(basin)的多余材料形成的部分。流道Pb与溢流Pc为对于最终制品而言不需要的部位。而且,流道Pb与溢流Pc具有比制品Pa的上下表面向更上方及更下方突出的厚度。因此,当利用超声变幅杆11与成型品承接部20夹入流道Pb及溢流Pc时,超声变幅杆11与成型品承接部20不会与制品Pa接触。超声变幅杆11设置成利用未图示的驱动装置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如图7及图8所示,构成为使超声变幅杆11向下移动,超声变幅杆11与流道Pb及溢流Pc接触,成型品承接部20与超声变幅杆11之间夹入流道Pb及溢流Pc。而且,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超声变幅杆11振动,对流道Pb及溢流Pc同时赋予振动。而且,本实施方式的超声变幅杆11产生20kHz以上的频率(frequency)的声波(soundwave),但不限于此,也可为产生小于20kHz的频率的声波的振动体。另外,超声波(ultrasonic)一般来说为20kHz以上的频率的声波。成型品承接部20如图2~图6所示,包括:旋转轴21,一端部(图1的右端部)安装于旋转轴21的下侧板30,安装于下侧板30的上表面且供成型品P载置的上侧板40,以及将上侧板40以浮动状态安装于下侧板30的上表面的浮动机构50。浮动状态是指上侧板40位于下侧板30的上方而各自独立的状态。而且,配置于上侧板40与下侧板30之间的后述的螺旋弹簧51将上侧板40上推,由此上侧板40与下侧板30分离,彼此之间形成间隙,因而成为浮动状态。上侧板40的上表面为载置成型品P的面(相接面),螺旋弹簧51与上侧板40的下表面及下侧板30的上表面相接。而且,后述的贯通孔31、贯通孔43在上下方向上贯通下侧板30及上侧板40。旋转轴21沿分离装置10的前后方向配置。而且,制品收容部12隔着旋转轴21而配置于宽度方向一侧(图1的左侧),不需要物品收容部13隔着旋转轴21而配置于宽度方向另一侧(图1的右侧)。因此,成型品承接部20构成为通过旋转轴21旋转,而在如下两个位置之间移动,即,在将制品Pa从流道Pb及溢流Pc中分离且排出到制品收容部12的制品排出位置(参照图7)、与将使制品Pa分离后的流道Pb及溢流Pc排出到不需要物品收容部13的不需要物品排出位置(参照图9)之间移动。而且,成型品承接部20从位于制品排出位置的状态开始使旋转轴21旋转90°以上,优选旋转180°,将成型品承接部20移动到不需要物品排出位置。成型品承接部20旋转180°,成型品承接部20的上下反转。因此,载置于成型品承接部20的流道Pb及溢流Pc因重力而落下,且排出到不需要物品收容部13。下侧板30为俯视大致四边形状的板构件,在其大致中央部形成着使已从流道Pb及溢流Pc分离的制品Pa向下方通过的大致四边形状的贯通孔(排出部)31。而且,下侧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分离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离装置(10),将制品(Pa)从所述制品(Pa)、流道(Pb)及溢流(Pc)一体成形而成的成型品(P)中分离,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型品承接部(20),供所述成型品(P)载置;以及振动部(11),对所述成型品(P)赋予振动,在所述成型品承接部(20)与所述振动部(11)之间夹入所述流道(Pb)与所述溢流(Pc),对所述流道(Pb)与所述溢流(Pc)赋予振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离装置(10),将制品(Pa)从所述制品(Pa)、流道(Pb)及溢流(Pc)一体成形而成的成型品(P)中分离,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型品承接部(20),供所述成型品(P)载置;以及振动部(11),对所述成型品(P)赋予振动,在所述成型品承接部(20)与所述振动部(11)之间夹入所述流道(Pb)与所述溢流(Pc),对所述流道(Pb)与所述溢流(Pc)赋予振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部(11)同时与所述流道(Pb)及所述溢流(Pc)接触而赋予振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品承接部(20)包括凹部(41,42),所述凹部(41,42)用于嵌入所述流道(Pb)与所述溢流(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北川拓弥
申请(专利权)人:YKK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