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晓飞专利>正文

智能保护性措施约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76660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0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人体约束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保护性措施约束装置。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座椅,所述座椅包括设置在底座上方的坐垫以及设置在底座一侧的腿垫,所述腿垫与坐垫前端连接,所述坐垫远离腿垫一端设置有背靠,所述腿垫与坐垫之间垂直设置,所述背靠与坐垫之间垂直设置,所述背靠上还设置有用于放置手臂的扶手,所述扶手上设置有腕部气压束缚带,所述腿垫上设置有腿部气压束缚带,所述底座内设置有与腕部气压束缚带和腿部气压束缚带连通的气泵,所述气泵交替向腕部气压束缚带和腿部气压束缚带供气以实现腕部气压束缚带和腿部气压束缚带的交替束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约束效果好,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

Intelligent protective measure constraint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human constraint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an intelligent protective measure constraint device. Including the base and arranged on the base seat, the seat includes is arranged above the base seat and leg pad arranged in one side of the base, the leg pad is connected with the front end of the cushion, the seat away from the leg pad is provided with a backrest, between the legs and the cushion pad are vertically arranged,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vertical the backrest and cushion, the backrest is arranged on the armrest for placement of the arm, the arm is arranged on the wrist pressure restraints. The leg pad is arranged on the leg pressure and binding bands are arranged in the base and the wrist pressure binding belt and leg shackles connected with the pump pressure, the an alternate binding belt and leg pressure to the pressure to achieve the wrist bound with gas pressure and pressure of wrist bound with legs bound alternate binding band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good constraint effect, and is suitable for large-scale popularization and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保护性措施约束装置
本技术属于人体约束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保护性措施约束装置。
技术介绍
在社会治安工作中,经常会遇到醉酒、精神异常、吸毒以及对其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胁的人员,此类人员正处于意识不清醒时,公安机关往往会对其采取保护性措施约束。公安机关通常会采取约束带捆绑或者是留置室留置的方式对上述人员进行约束,但长期的约束带捆绑会造成被约束人员因为血液循环受阻而造成的人身损害,如果放在留置室留置也可能会造成留置人员的其他人身伤害事故,对此已经在全国发生过多起因留置而出现的意外和纠纷。为此,迫切需要一种装置能够约束上述人员行动的同时,也不会对其身体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的约束带容易对被约束人员造成人身损害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不会对被约束人员造成人身伤害的智能保护性措施约束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保护性措施约束装置,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座椅,所述座椅包括设置在底座上方的坐垫以及设置在底座一侧的腿垫,所述腿垫与坐垫前端连接,所述坐垫远离腿垫一端设置有背靠,所述腿垫与坐垫之间垂直设置,所述背靠与坐垫之间垂直设置,所述背靠上还设置有用于放置手臂的扶手,所述扶手上设置有腕部气压束缚带,所述腿垫上设置有腿部气压束缚带,所述底座内设置有与腕部气压束缚带和腿部气压束缚带连通的气泵,所述气泵交替向腕部气压束缚带和腿部气压束缚带供气以实现腕部气压束缚带和腿部气压束缚带的交替束缚。作为优选,所述扶手上还设置有血压脉搏监测带,所述血压脉搏监测带与气泵相通,所述气泵交替向腕部气压束缚带、腿部气压束缚带以及血压脉搏监测带供气。作为优选,所述背靠上还设置有用于约束人体上身的背部电磁约束带和用于约束人体腰部的腰部电磁约束带。作为优选,所述座椅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被约束人状态的重力传感装置,所述重力传感装置包括设置在扶手上的腕部重力传感器、设置在背靠上的背部重力传感器以及设置在坐垫上的臀部重力传感器。作为优选,所述背靠的顶部还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上设置有用于监控被约束人状态的红外体温感应传感器和监控摄像头。作为优选,所述背靠与坐垫之间转动固定连接,所述坐垫上设置有背靠调整电机。作为优选,所述腿垫与坐垫之间转动固定连接,所述坐垫上设置有腿垫调整电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本技术通过提供一种智能保护性措施约束装置,利用气泵对腕部气压束缚带和腿部气压束缚带进行交替充气,进而避免了长期紧固束缚对被约束人造成的人身伤害,同时,通过利用各类监测、传感等元件,确保被约束者的身体正常,进而达到约束的目的,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约束效果好,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智能保护性措施约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以上各图中,1、底座;2、座椅;21、坐垫;22、腿垫;23、背靠;24、扶手;25、顶板;3、腕部气压束缚带;4、腿部气压束缚带;5、血压脉搏监测带;6、背部电磁约束带;7、腰部电磁约束带;8、监控摄像头;9、背靠调整电机;10、腿垫调整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保护性措施约束装置,包括底座1以及设置在底座1上的座椅2,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有两个作用,一个是支撑座椅2,另外一个作用就是放置一些电气元件,比如电池,控制器等电气元件,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座椅2包括设置在底座1上方的坐垫21以及设置在底座21一侧的腿垫22,腿垫22与坐垫21前端连接,在坐垫21远离腿垫22一端设置有背靠23,腿垫22与坐垫21之间垂直设置,背靠23与坐垫21之间垂直设置,通过坐垫21、腿垫22以及背靠23的结构设计,就构成了整个座椅2,为了达到束缚的目的,在本实施例中,在背靠23上还设置有用于放置手臂的扶手24,为了使被约束者更够更舒服,在本实施例中,扶手24可以在背靠上小规模的转动固定,为了避免束缚对被束缚者造成不必要的人身伤害,在本实施例中,在扶手24上设置有腕部气压束缚带3,在腿垫22上设置有腿部气压束缚带4,腕部气压束缚带3和腿部气压束缚带4顾名思义就是用于束缚被约束者腕部和腿部的束缚带,考虑到如果双腿并排束缚可能不舒服,故在本实施例中,共设置两个腿部气压束缚带4,每一个腿部气压束缚带4束缚一条腿,为了实现腕部气压束缚带3和腿部气压束缚带4的充气,在底座1内设置有与腕部气压束缚带3和腿部气压束缚4带连通的气泵(图中未示出),为了避免束缚对被约束者的造成血液受阻,本实施例中,气泵交替向腕部气压束缚带3和腿部气压束缚带4供气以实现腕部气压束缚带3和腿部气压束缚带4的交替束缚,这样的话,当腕部气压束缚带3处于充气状态时,其对被约束者的腕部进行束缚,此时腿部气压束缚带4处于无气状态,仅是套在腿上,并没有紧固,处于松弛状态,反之亦然,通过这样的交替的对手腕和腿部进行束缚,避免对被约束者造成人身伤害。为了监测被约束者的血压状况,在扶手24上还设置有血压脉搏监测带5,考虑到血压脉搏监测带5也需要充气,也具有一定的束缚作用,因此,血压脉搏监测带5与气泵相通,气泵交替向腕部气压束缚带3、腿部气压束缚带4以及血压脉搏监测带5供气,血压脉搏监测带5可以实时记录和查看被约束人的血压和脉搏情况,出现异常时能够进行报警,同时对被约束者进行一定的约束。为了更进一步的提高束缚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在背靠23上还设置有用于约束人体上身的背部电磁约束带6和用于约束人体腰部的腰部电磁约束带7,背部电磁约束带6和腰部电磁约束带7采取电磁力控制,当被约束人挣扎或试图脱离约束时电磁装置会自动束紧约束带防止被约束人脱离约束;当被约束人处于安静状态时,电磁带约束带会处于相对宽松的状态,以保证被约束人的舒适,电磁约束带为现有技术,故在本实施例中,不对其结构进行详细的描述。考虑被约束者可能会脱离约束(各类束缚、约束装置失灵),为此在本实施例中,在座椅2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被约束人状态的重力传感装置(图中未示出),具体的说,重力传感装置包括设置在扶手24上的腕部重力传感器、设置在背靠23上的背部重力传感器以及设置在坐垫21上的臀部重力传感器,当然,在座椅2上设置了相应的报警装置(图中未示出),这样,当重力传感装置所检测到重力发生变化时会及时进行声光以及远程报警,防止被约束人脱离约束。为了更进一步的进行监控,在本实施例中,在背靠23的顶部还设置有顶板25,在顶板25上设置有用于监控被约束人状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智能保护性措施约束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保护性措施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座椅,所述座椅包括设置在底座上方的坐垫以及设置在底座一侧的腿垫,所述腿垫与坐垫前端连接,所述坐垫远离腿垫一端设置有背靠,所述腿垫与坐垫之间垂直设置,所述背靠与坐垫之间垂直设置,所述背靠上还设置有用于放置手臂的扶手,所述扶手上设置有腕部气压束缚带,所述腿垫上设置有腿部气压束缚带,所述底座内设置有与腕部气压束缚带和腿部气压束缚带连通的气泵,所述气泵交替向腕部气压束缚带和腿部气压束缚带供气以实现腕部气压束缚带和腿部气压束缚带的交替束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保护性措施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座椅,所述座椅包括设置在底座上方的坐垫以及设置在底座一侧的腿垫,所述腿垫与坐垫前端连接,所述坐垫远离腿垫一端设置有背靠,所述腿垫与坐垫之间垂直设置,所述背靠与坐垫之间垂直设置,所述背靠上还设置有用于放置手臂的扶手,所述扶手上设置有腕部气压束缚带,所述腿垫上设置有腿部气压束缚带,所述底座内设置有与腕部气压束缚带和腿部气压束缚带连通的气泵,所述气泵交替向腕部气压束缚带和腿部气压束缚带供气以实现腕部气压束缚带和腿部气压束缚带的交替束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保护性措施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上还设置有血压脉搏监测带,所述血压脉搏监测带与气泵相通,所述气泵交替向腕部气压束缚带、腿部气压束缚带以及血压脉搏监测带供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保护性措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飞
申请(专利权)人:赵晓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