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皮鸡枞菌培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175084 阅读:4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0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黑皮鸡枞菌培养方法,通过研究黑皮鸡枞菌生长过程对白蚁的依赖性,根据野生黑皮鸡枞菌的生长环境,在黑皮鸡枞菌培育过程中,与白蚁共生制备出多孔性的培养基菌床,并配合使用科学合理的培养基,实现了黑皮鸡枞菌的人工培养。培养基组成搭配合理,含有种类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对黑皮鸡枞菌子实体的生长有促进作用,抗杂菌能力强,培养过程中对白蚁依赖程度降低,且对环境适应性强,发菌快,生产周期短,产量稳定,可实现规模化生产。培养出的黑皮鸡枞菌,基柄粗大,颜色鲜亮,肉质肥厚,产品品质好且口味鲜美。

A method for culture of black termitomycesalbuminos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黑皮鸡枞菌培养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用菌培养
,涉及一种黑皮鸡枞菌培养方法。
技术介绍
黑皮鸡枞菌属担子亚门口蘑科目,是鸡枞菌的一种,富含多种氨基酸,是药食两用的食用菌之一,其不仅具有“益胃、清神、治痔及降血脂”等作用,有养血润燥、健脾胃等功效,可用于治疗食欲不振、久泻不止、痔疮下血诸症,并有抑制人体癌细胞生长的作用,其口感独特,提鲜之功,远在味精之上,它的谷氨酸钠含量比较高,无论煎、炒、烹、炸,还是清蒸或做汤,其滋味都很鲜;虽然黑皮鸡枞菌的营养价值很高,但自然状态下的黑皮鸡枞菌仅在我国的西南、东南地区出产,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极其苛刻,整个繁殖和生长周期都要依靠与白蚁共生,二者之间有着复杂的营养关系和生态背景,在菌种培养及菌株生长过程中都存在难以克服的技术难题,不易实现人工批量栽培。近年,虽有黑皮鸡枞菌培养成功的报道,但因为技术等方面的不成熟,还未实现规模化种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研发了一种黑皮鸡枞菌培养方法,该菌种对环境适应性强,发菌快,生产周期短,可实现规模化生产。一种黑皮鸡枞菌培养方法,步骤包括:1)将玉米秸秆按10~15cm切段,平铺在培养室内,平铺过程中每10cm厚喷洒一层苯甲酸与鼠李糖脂的混合水溶液,润湿表面秸秆,逐层喷洒逐层压实,最上层秸秆表面覆盖15~20cm的壤土,压实,得0.5~0.8m高的菌床载体;进一步地,步骤1)中,苯甲酸与鼠李糖脂的混合水溶液中,苯甲酸与鼠李糖脂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5~1.0%和0.3~0.6%。2)取木质纤维8~10份、棉籽壳5~6份、砂粒3~5份、甲酸钠0.2~0.3份、胆甾醇0.5~1.0份、卵磷脂0.3~0.5份:蔗糖1~1.5份,将上述重量份的原料混合均匀,然后在步骤1)的菌床载体上铺床并压紧实,床高25~30㎝,宽50~60㎝,控制菌床湿度50~65%、温度20~25℃,放入白蚁共生,白蚁数量为25~30只/m2;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的砂粒,粒径为0.05~1mm,其中砂土质量含量为50~55%。进一步地,步骤2)中,木质纤维,长度为12~20mm,直径2~5mm;木质纤维原料为甘蔗渣、松木、杉木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质量比2:2:1的甘蔗渣、松木、杉木混合物。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的白蚁为1:1.5~2的家白蚁和散白蚁。3)将菌丝母种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接种量为12~15%,于19~21℃恒温避光培养2~3天,然后在21~23℃培养3~5天,得液体菌种;进一步地,步骤3)中,液体培养基为:琼脂10~15g、蔗糖20~25g、甲酸钠2.5~3.0mg、Vc1~2.5mg、马齿苋汁200ml、蒸馏水800ml,pH为6.5~7.5;马齿苋汁由鲜马齿苋直接榨汁。4)当步骤2)的菌床中木质纤维被白蚁啃食50~55%后,白蚁数量降低为0~10只/m2,然后将步骤3)的液体菌种接种到菌床中,每平方米接种量0.5~1kg,于24~26℃避光培养25~30天,当菌丝长满料层,覆盖2~3cm厚的细沙土,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相对湿度70~85%,温度16~20℃,当菌柄长度为8~10cm时,采收。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其有益效果为:1)通过研究黑皮鸡枞菌生长过程对白蚁的依赖性,根据野生黑皮鸡枞菌的生长环境,本专利技术在黑皮鸡枞菌培育过程中,与白蚁共生制备出多孔性的培养基菌床,并配合使用科学合理的培养基,实现了黑皮鸡枞菌的人工培养;2)培养基组成搭配合理,含有种类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对黑皮鸡枞菌子实体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表现为菌丝长势旺、抗杂菌能力强,培养过程中对白蚁依赖程度降低,且对环境适应性强,发菌快,生产周期短,产量稳定,可实现规模化生产。培养出的黑皮鸡枞菌,基柄粗大,颜色鲜亮,肉质肥厚,产品品质好且口味鲜美。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黑皮鸡枞菌培养方法,步骤包括:1)将玉米秸秆按10~15cm切段,平铺在培养室内,平铺过程中每10cm厚喷洒一层苯甲酸与鼠李糖脂的混合水溶液,苯甲酸与鼠李糖脂的混合水溶液中,苯甲酸与鼠李糖脂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8%和0.5%;润湿表面秸秆,逐层喷洒逐层压实,最上层秸秆表面覆盖18cm厚的壤土,压实,得0.8m高的菌床载体;2)取木质纤维9份、棉籽壳5份、砂粒4份、甲酸钠0.2份、胆甾醇0.6份、卵磷脂0.4份:蔗糖1.2份,将上述重量份的原料混合均匀,然后在步骤1)的菌床载体上铺床并压紧实,床高25~30㎝,宽50~60㎝,控制菌床湿度50~65%、温度20~25℃,放入1:1.9的家白蚁和散白蚁共生,白蚁数量为25~30只/m2;其中,砂粒,粒径为0.05~1mm,其中砂土质量含量为55%;木质纤维,长度为12~20mm,直径2~5mm;木质纤维原料为质量比2:2:1的甘蔗渣、松木、杉木混合物;3)将菌丝母种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接种量为12%,于19~21℃恒温避光培养3天,然后在21~23℃培养4天,得液体菌种;液体培养基为:琼脂10g、蔗糖20g、甲酸钠2.5mg、Vc1mg、马齿苋汁200ml、蒸馏水800ml,pH为7.0;马齿苋汁由鲜马齿苋直接榨汁;4)当步骤2)的菌床中木质纤维被白蚁啃食50%后,白蚁数量降低为0~10只/m2,然后将步骤3)的液体菌种接种到菌床中,每平方米接种量0.6kg,于24~26℃避光培养28天后菌丝长满料层,覆盖2~3cm厚的细沙土,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相对湿度70~85%,温度16~20℃,当菌柄长度为8~10cm时,采收。实施例2一种黑皮鸡枞菌培养方法,步骤包括:1)将玉米秸秆按10~15cm切段,平铺在培养室内,平铺过程中每10cm厚喷洒一层苯甲酸与鼠李糖脂的混合水溶液,苯甲酸与鼠李糖脂的混合水溶液中,苯甲酸与鼠李糖脂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5%和0.3%;润湿表面秸秆,逐层喷洒逐层压实,最上层秸秆表面覆盖20cm的壤土,压实,得0.6m高的菌床载体;2)取木质纤维10份、棉籽壳6份、砂粒5份、甲酸钠0.3份、胆甾醇1.0份、卵磷脂0.5份:蔗糖1.5份,将上述重量份的原料混合均匀,然后在步骤1)的菌床载体上铺床并压紧实,床高25~30㎝,宽50~60㎝,控制菌床湿度50~65%、温度20~25℃,放入1:1.5的家白蚁和散白蚁共生,白蚁数量为25~30只/m2;其中,砂粒,粒径为0.05~1mm,其中砂土质量含量为55%;木质纤维,长度为12~20mm,直径2~5mm;木质纤维原料为质量比2:1的甘蔗渣、松木混合物;3)将菌丝母种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接种量为15%,于19~21℃恒温避光培养3天,然后在21~23℃培养5天,得液体菌种;液体培养基为:琼脂15g、蔗糖25g、甲酸钠3.0mg、Vc2.5mg、马齿苋汁200ml、蒸馏水800ml,pH为7.2;马齿苋汁由鲜马齿苋直接榨汁;4)当步骤2)的菌床中木质纤维被白蚁啃食55%后,白蚁数量降低为5~10只/m2,然后将步骤3)的液体菌种接种到菌床中,每平方米接种量1kg,于24~26℃避光培养30天,菌丝长满料层,覆盖2~3cm厚的细沙土,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相对湿度70~85%,温度16~20℃,当菌柄长度为8~10cm时,采收。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黑皮鸡枞菌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1)将玉米秸秆按10~15cm切段,平铺在培养室内,平铺过程中每10cm厚喷洒一层苯甲酸与鼠李糖脂的混合水溶液,润湿表面秸秆,逐层喷洒逐层压实,最上层秸秆表面覆盖15~20cm的壤土,压实,得0.5~0.8m高的菌床载体;2)取木质纤维8~10份、棉籽壳5~6份、砂粒3~5份、甲酸钠0.2~0.3份、胆甾醇0.5~1.0份、卵磷脂0.3~0.5份:蔗糖1~1.5份,将上述重量份的原料混合均匀,然后在步骤1)的菌床载体上铺床并压紧实,床高25~30㎝,宽50~60㎝,控制菌床湿度50~65%、温度20~25℃,放入白蚁共生,白蚁数量为25~30只/m2;3)将菌丝母种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接种量为12~15%, 于19~21℃恒温避光培养2~3天,然后在21~23℃培养3~5天,得液体菌种;4)当步骤2)的菌床中木质纤维被白蚁啃食50~55%后,白蚁数量降低为0~10只/m2,然后将步骤3)的液体菌种接种到菌床中,每平方米接种量0.5~1kg,于24~26℃避光培养25~30天,当菌丝长满料层,覆盖2~3cm厚的细沙土,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相对湿度70~85%,温度16~20℃,当菌柄长度为8~10cm 时,采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皮鸡枞菌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1)将玉米秸秆按10~15cm切段,平铺在培养室内,平铺过程中每10cm厚喷洒一层苯甲酸与鼠李糖脂的混合水溶液,润湿表面秸秆,逐层喷洒逐层压实,最上层秸秆表面覆盖15~20cm的壤土,压实,得0.5~0.8m高的菌床载体;2)取木质纤维8~10份、棉籽壳5~6份、砂粒3~5份、甲酸钠0.2~0.3份、胆甾醇0.5~1.0份、卵磷脂0.3~0.5份:蔗糖1~1.5份,将上述重量份的原料混合均匀,然后在步骤1)的菌床载体上铺床并压紧实,床高25~30㎝,宽50~60㎝,控制菌床湿度50~65%、温度20~25℃,放入白蚁共生,白蚁数量为25~30只/m2;3)将菌丝母种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接种量为12~15%,于19~21℃恒温避光培养2~3天,然后在21~23℃培养3~5天,得液体菌种;4)当步骤2)的菌床中木质纤维被白蚁啃食50~55%后,白蚁数量降低为0~10只/m2,然后将步骤3)的液体菌种接种到菌床中,每平方米接种量0.5~1kg,于24~26℃避光培养25~30天,当菌丝长满料层,覆盖2~3cm厚的细沙土,通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博王冶高霞王宝印李长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科创食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