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环形培育带的青花椒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17502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08:06
一种基于环形培育带的青花椒种植方法,涉及农业种植领域,包括:种子采收、浸种液的配制及种子处理、整地、播种、间苗、移栽、管理。其中浸种液包括由黄腐酸钾、吲哚‑3‑乙酸钾盐、磷酸二氢钾和小苏混合制成的水溶液A、油菜素内酯和3‑氧‑2‑(2'‑戊烯基)‑环戊烷乙酸甲酯加入到乙醇中的混合溶液和三十烷醇悬浮剂混合制成。整地用的浇水装置包括底盘、依次滑动连接的三个培育带和浇水器,培育带和底盘之间安装有复位块和气缸。洒水器包括外壳、滑动连接在外壳内的第一水管、安装在第一水管底部的万向喷头、固定在外壳上的限位环和第四气缸,万向喷头滑动与限位环滑动连接,第四气缸与培育带下方的气缸相互连通。本方案可提高幼苗发芽率、对耕地均匀浇水。

A method of planting green pepper based on ring breeding be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环形培育带的青花椒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作物种植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环形培育带的青花椒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青花椒属灌木,高1-2米。茎枝有短刺,刺基部两侧压扁状,嫩枝暗紫红色。树皮暗灰色,多皮刺,无毛。叶有小叶7-19片,小叶纸质,几无柄,位于叶轴基部的常互生;叶柄长1-3毫米,叶宽卵状披针形或阔卵状菱形,长5-10毫米,宽4-6毫米,顶部短至渐尖,基部圆或宽楔形,两侧对称,有时一侧偏斜,油点多或不明显;叶面有在放大镜下可见的细短毛或毛状凸体,叶缘有细裂齿或近于全缘,齿缝有腺点下面苍青色,疏生腺点;叶轴具狭翅,具稀疏而略向上的小皮刺。花椒是常用的调味品,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制成花椒粉、花椒油,深受人们喜爱。花椒还具有极高的医用价值,花椒对炭疽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色及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等10种革兰氏阳性菌,以及大肠杆菌、宋内氏痢疾杆笛、变形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等肠内致病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4的水浸剂对星形奴卡氏菌亦有抑制作用。据动物试验,少量持续服可促进有关新陈代谢的腺体发育,多量则可促进有关生殖的腺体发育。因此,目前较多的农户大规模种植花椒。然而由于花椒种子较为坚硬、油质多、不易吸水,造成花椒发芽困难,而不同的农户所使用的种植手段各不相同,这造成花椒种子的发芽率无法提高,影响农户的种植收益;另一方面,由于花椒培育时需要充足的水,但花椒有属于怕涝类型,因此需要时常照看多次浇水,每次对整个地浇水都需要耗费较多人力物力,人力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基于环形培育带的青花椒种植方法,以提高青花椒发芽率,同时减少浇水时耗费的人力。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方案如下:一种基于环形培育带的青花椒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种子采收:选择树势健壮、无病虫害、高产且无隔年结果现象的、树龄在6-10年的中龄树作为采种母树,采收种子;步骤(2),浸种液的配制及种子处理:称取黄腐酸钾10-20g、油菜素内酯1-2mg、3-氧-2-(2'-戊烯基)-环戊烷乙酸甲酯10-15mg、吲哚-3-乙酸钾盐50-60mg、0.05%三十烷醇悬浮剂20-25mL、磷酸二氢钾0.5-1g、小苏打56-60mg、水100-120g和乙醇180-200mL;将上述称取的黄腐酸钾、吲哚-3-乙酸钾盐、磷酸二氢钾和小苏打溶于水中,混合均匀,得到水溶液A;将上述称取的油菜素内酯和3-氧-2-(2'-戊烯基)-环戊烷乙酸甲酯加入到乙醇中,搅拌混合均匀后,与水溶液A、0.05%三十烷醇悬浮剂一起混合,超声5-6min,得到浸种液;将步骤(1)采收得到的种子置于微波干燥设备中,于2440-2460MHz、40-45℃条件下,微波干燥1-2min后,将种子转移到温度为0-5℃、体积浓度为75%的乙醇水溶液中,浸泡6-8min,接着将种皮去除,再将去除种皮的种子放在浸种液中于50-60℃下浸泡12-15h,并去除漂浮在浸种液表面的种子,取出备用;步骤(3),整地:本步骤需要使用一种浇水装置,所述浇水装置包括底盘和培育带,所述培育带设在底盘上方,培育带包括第一培育带、第二培育带和第三培育带,第一培育带、第二培育带和第三培育带均呈环状,第一培育带、第二培育带和第三培育带由内至外依次滑动连接;第一培育带下设有第一复位块和第一气缸,第二培育带下设有第二复位块和第二气缸、第三培育带下设有第三复位块和第三气缸,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一培育带底端固定,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培育带底端固定,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三培育带底端固定,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的缸体和第一复位块、第二复位块、第三复位块的底部均固定在底盘上;第一培育带内圈滑动连接有洒水器,洒水器包括外壳、固定在外壳上的限位环、若干可以调节角度的万向喷头、第一水管、第二水管和竖直固定在外壳内的第四气缸;第一水管上端安装有上盖,所述上盖边缘有多个均匀环形排布的出水口,万向喷头与限位环滑动连接,万向喷头安装在上盖的出水口上,第一水管滑动连接在外壳内,第一水管的自由端与第四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第二水管穿过外壳与第一水管连通;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第四气缸的无缸腔通过通气管互相连通;第二培育带的内侧壁、第三培育带的内侧壁上设有环形槽;在9月下旬,选取pH值在6-7.5的砂壤土和壤土置于培育带内,深耕25-30cm,然后采用96%恶霉灵可湿性粉剂、农家肥和保水剂一起拌土,96%恶霉灵可湿性粉剂亩用量为2.6-3.0kg,农家肥亩用量为800-1000kg,保水剂亩用量为15-20kg,之后用浇水装置对培育带浇水;步骤(4),播种:步骤(3)拌土后,晾晒10-20天后,整理成宽0.9-1.1米、长5.8-6.2米的畦,条播经步骤(2)处理得到的种子,每亩播种量6-8kg,播种好厚覆盖1-2cm厚的土壤,通过浇水装置对土壤浇水,每亩水用量1000-1200kg,然后采用小拱棚薄膜覆盖,拱棚高度为70-90cm;步骤(5),间苗:第二年春季,当苗长到10-15厘米时,揭去小拱棚薄膜,然后间苗,苗距为9-10cm,当苗长到35-42cm时,移栽定植,间苗期间使用浇水装置对培育带补水;步骤(6),移栽:青花椒苗定植的株行距为1.8-2.2m×2-2.4m;在每两行青花椒苗的正中间挖宽×深为20cm×30cm的沟,沟的长度与青花椒苗行的长度相同;然后将保水剂与有机肥混合均匀后,施入沟内的距离地表22-30cm土层中,每亩保水剂用量为3-5kg,每亩有机肥的用量为800-1000kg;接着灌溉至保水剂充分吸胀,后用浮土覆盖填平;步骤(7),管理:除遇旱季,无需浇水;定植后每隔一个月,喷施叶面肥,以喷湿叶面为宜,共喷施3次;此后按照传统方法进行施肥、修剪及病虫害防治,及时除草。本方案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青花椒种植方法使青花椒的发芽率提高,提高的经济效益;本专利技术中的浇水设备浇水时,喷头可以自行调整方向,使三个培育带被均匀的浇水,不需要人工频繁的改变喷头方向,简化了浇水步骤,降低人工成本;在均匀浇水的同时,三个培育带相对滑动,凹槽会露出,从而将放入凹槽内的肥料施入田中,减少人工操作。优选方案1:作为基础方案的改进,所述环形槽下端的侧壁铰接有导向板,导向板上设有漏孔,培育带滑动露出环形槽后,导向板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旋转打开环形槽,环形槽内的肥料顺着导向板滑动,再通过导向板上的漏孔落到突然上,使肥料分布均匀。优选方案2:作为优选方案1的改进,所述导向板由塑料制成,所料韧性较好且价格低,节约成本。优选方案3:作为优选方案2的改进,所述限位环由两个同轴圆环有间隔的焊接在一起,万向喷头滑动连接在两个圆环之间的空隙内避免万向喷头转动过程中被卡住造成喷头方向固定,减少故障发生。优选方案4:作为基础方案或优选方案3的改进,所述第二管道为软管,软管的变形能力较好,可以与上下移动的第一管道相配合。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环形培育带的青花椒种植方法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浇水器上端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导向板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底盘1、第一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环形培育带的青花椒种植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环形培育带的青花椒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种子采收:选择树势健壮、无病虫害、高产且无隔年结果现象的、树龄在6‑10年的中龄树作为采种母树,采收种子;步骤(2),浸种液的配制及种子处理:称取黄腐酸钾10‑20g、油菜素内酯1‑2mg、3‑氧‑2‑(2'‑戊烯基)‑环戊烷乙酸甲酯10‑15mg、吲哚‑3‑乙酸钾盐50‑60mg、0.05%三十烷醇悬浮剂20‑25mL、磷酸二氢钾0.5‑1g、小苏打56‑60mg、水100‑120g和乙醇180‑200mL;将上述称取的黄腐酸钾、吲哚‑3‑乙酸钾盐、磷酸二氢钾和小苏打溶于水中,混合均匀,得到水溶液A;将上述称取的油菜素内酯和3‑氧‑2‑(2'‑戊烯基)‑环戊烷乙酸甲酯加入到乙醇中,搅拌混合均匀后,与水溶液A、0.05%三十烷醇悬浮剂一起混合,超声5‑6min,得到浸种液;将步骤(1)采收得到的种子置于微波干燥设备中,于2440‑2460MHz、40‑45℃条件下,微波干燥1‑2min后,将种子转移到温度为0‑5℃、体积浓度为75%的乙醇水溶液中,浸泡6‑8min,接着将种皮去除,再将去除种皮的种子放在浸种液中于50‑60℃下浸泡12‑15h,并去除漂浮在浸种液表面的种子,取出备用;步骤(3),整地:本步骤需要使用一种浇水装置,所述浇水装置包括底盘和培育带,所述培育带设在底盘上方,培育带包括第一培育带、第二培育带和第三培育带,第一培育带、第二培育带和第三培育带均呈环状,第一培育带、第二培育带和第三培育带由内至外依次滑动连接;第一培育带下设有第一复位块和第一气缸,第二培育带下设有第二复位块和第二气缸、第三培育带下设有第三复位块和第三气缸,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一培育带底端固定,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培育带底端固定,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三培育带底端固定,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的缸体和第一复位块、第二复位块、第三复位块的底部均固定在底盘上;第一培育带内圈滑动连接有洒水器,洒水器包括外壳、固定在外壳上的限位环、若干可以调节角度的万向喷头、第一水管、第二水管和竖直固定在外壳内的第四气缸;第一水管上端安装有上盖,所述上盖边缘有多个均匀环形排布的出水口,万向喷头与限位环滑动连接,万向喷头安装在上盖的出水口上,第一水管滑动连接在外壳内,第一水管的自由端与第四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第二水管穿过外壳与第一水管连通;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第四气缸的无缸腔通过通气管互相连通;第二培育带的内侧壁、第三培育带的内侧壁上设有环形槽;在9月下旬,选取pH值在6‑7.5的砂壤土和壤土置于培育带内,深耕25‑30cm,然后采用96%恶霉灵可湿性粉剂、农家肥和保水剂一起拌土,96%恶霉灵可湿性粉剂亩用量为2.6‑3.0kg,农家肥亩用量为800‑1000kg,保水剂亩用量为15‑20kg,之后用浇水装置对培育带浇水;步骤(4),播种:步骤(3)拌土后,晾晒10‑20天后,整理成宽0.9‑1.1米、长5.8‑6.2米的畦,条播经步骤(2)处理得到的种子,每亩播种量6‑8kg,播种好厚覆盖1‑2cm厚的土壤,通过浇水装置对土壤浇水,每亩水用量1000‑1200kg,然后采用小拱棚薄膜覆盖,拱棚高度为70‑90cm;步骤(5),间苗:第二年春季,当苗长到10‑15厘米时,揭去小拱棚薄膜,然后间苗,苗距为9‑10cm,当苗长到35‑42cm时,移栽定植,间苗期间使用浇水装置对培育带补水;步骤(6),移栽:青花椒苗定植的株行距为1.8‑2.2m×2‑2.4m;在每两行青花椒苗的正中间挖宽×深为20cm×30cm的沟,沟的长度与青花椒苗行的长度相同;然后将保水剂与有机肥混合均匀后,施入沟内的距离地表22‑30cm土层中,每亩保水剂用量为3‑5kg,每亩有机肥的用量为800‑1000kg;接着灌溉至保水剂充分吸胀,后用浮土覆盖填平;步骤(7),管理:除遇旱季,无需浇水;定植后每隔一个月,喷施叶面肥,以喷湿叶面为宜,共喷施3次;此后按照传统方法进行施肥、修剪及病虫害防治,及时除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环形培育带的青花椒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种子采收:选择树势健壮、无病虫害、高产且无隔年结果现象的、树龄在6-10年的中龄树作为采种母树,采收种子;步骤(2),浸种液的配制及种子处理:称取黄腐酸钾10-20g、油菜素内酯1-2mg、3-氧-2-(2'-戊烯基)-环戊烷乙酸甲酯10-15mg、吲哚-3-乙酸钾盐50-60mg、0.05%三十烷醇悬浮剂20-25mL、磷酸二氢钾0.5-1g、小苏打56-60mg、水100-120g和乙醇180-200mL;将上述称取的黄腐酸钾、吲哚-3-乙酸钾盐、磷酸二氢钾和小苏打溶于水中,混合均匀,得到水溶液A;将上述称取的油菜素内酯和3-氧-2-(2'-戊烯基)-环戊烷乙酸甲酯加入到乙醇中,搅拌混合均匀后,与水溶液A、0.05%三十烷醇悬浮剂一起混合,超声5-6min,得到浸种液;将步骤(1)采收得到的种子置于微波干燥设备中,于2440-2460MHz、40-45℃条件下,微波干燥1-2min后,将种子转移到温度为0-5℃、体积浓度为75%的乙醇水溶液中,浸泡6-8min,接着将种皮去除,再将去除种皮的种子放在浸种液中于50-60℃下浸泡12-15h,并去除漂浮在浸种液表面的种子,取出备用;步骤(3),整地:本步骤需要使用一种浇水装置,所述浇水装置包括底盘和培育带,所述培育带设在底盘上方,培育带包括第一培育带、第二培育带和第三培育带,第一培育带、第二培育带和第三培育带均呈环状,第一培育带、第二培育带和第三培育带由内至外依次滑动连接;第一培育带下设有第一复位块和第一气缸,第二培育带下设有第二复位块和第二气缸、第三培育带下设有第三复位块和第三气缸,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一培育带底端固定,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培育带底端固定,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三培育带底端固定,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的缸体和第一复位块、第二复位块、第三复位块的底部均固定在底盘上;第一培育带内圈滑动连接有洒水器,洒水器包括外壳、固定在外壳上的限位环、若干可以调节角度的万向喷头、第一水管、第二水管和竖直固定在外壳内的第四气缸;第一水管上端安装有上盖,所述上盖边缘有多个均匀环形排布的出水口,万向喷头与限位环滑动连接,万向喷头安装在上盖的出水口上,第一水管滑动连接在外壳内,第一水管的自由端与第四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第二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华权
申请(专利权)人:务川自治县九叶青花椒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