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测试用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6893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2 0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测试用冷却装置,包括安装边(2)、焊接座(3)、套筒、端盖、进气管(7)、出水管(8)、进水管(11)、隔热包覆层(12)、排气管(14),圆环形安装边(2)一侧端面与引电器组件安装架(1)相连,该安装边(2)另一侧端面通过焊接座(3)套接具有双层筒壁的套筒,并通过端盖封严,使得两层筒壁之间形成一空腔,内层筒壁内侧形成另一空腔,套筒及端盖外侧包覆隔热包覆层(12),出水管(8)、进水管(11)穿过隔热包覆层(12)与套筒中的一空腔相通,进气管(7)、排气管(14)则与另一空腔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冷却装置,解决了现有结构复杂,加工困难,成本偏高的现状,提高了冷却能力和发动机整体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测试用冷却装置
本技术属于航空发动机转子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测试用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为摸清航空发动机转子件的振动应力情况,在发动机研制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转子件的振动应力测试,以提高发动机的可靠性和降低研制风险,尤其是在转子件发生故障情况下,这种需求显得更为迫切。低涡转子叶片振动应力测试需要解决应变测试系统安装与防护、引电器组件及冷却装置的设计、发动机相关结构改装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同时不能影响发动机试验安全。现有技术方案中,冷却装置为内部多腔结构,结构复杂,加工困难,成本偏高,同时由于装置整体采用三层分体焊接结构,安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测试用冷却装置,克服或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测试用冷却装置,套装在引电器组件外侧,并通过引电器组件安装架安装到发动机后机匣上,包括安装边、焊接座、套筒、端盖、进气管、出水管、进水管、隔热包覆层、排气管,圆环形安装边一侧端面与引电器组件安装架相连,该圆环形安装边另一侧端面则通过焊接座套接具有双层筒壁的套筒,并通过端盖封严,使得两层筒壁之间形成一空腔,内层筒壁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测试用冷却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测试用冷却装置,套装在引电器组件(6)外侧,并通过引电器组件安装架(1)安装到发动机后机匣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边(2)、焊接座(3)、套筒、端盖、进气管(7)、出水管(8)、进水管(11)、隔热包覆层(12)、排气管(14),圆环形安装边(2)一侧端面与引电器组件安装架(1)相连,该圆环形安装边(2)另一侧端面则通过焊接座(3)套接具有双层筒壁的套筒,并通过端盖封严,使得两层筒壁之间形成一空腔,内层筒壁内侧形成另一空腔,套筒及端盖外侧包覆设置有隔热包覆层(12),出水管(8)、进水管(11)穿过隔热包覆层(12)与套筒中的一空腔相通,进气管(7)、排气管(14)穿过隔热包覆层(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测试用冷却装置,套装在引电器组件(6)外侧,并通过引电器组件安装架(1)安装到发动机后机匣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边(2)、焊接座(3)、套筒、端盖、进气管(7)、出水管(8)、进水管(11)、隔热包覆层(12)、排气管(14),圆环形安装边(2)一侧端面与引电器组件安装架(1)相连,该圆环形安装边(2)另一侧端面则通过焊接座(3)套接具有双层筒壁的套筒,并通过端盖封严,使得两层筒壁之间形成一空腔,内层筒壁内侧形成另一空腔,套筒及端盖外侧包覆设置有隔热包覆层(12),出水管(8)、进水管(11)穿过隔热包覆层(12)与套筒中的一空腔相通,进气管(7)、排气管(14)穿过隔热包覆层(12)则与套筒中的另一空腔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测试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座(3)为圆环形构件,在该构件内侧圆周面上设置一圈截面为矩形的环形缺口,该焊接座(3)形成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正纬刘俊峰孙国玉齐海涛张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