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洋油污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66107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1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洋油污回收装置;其包括:壳体,内部中空,形成容纳腔室;止洒分离装置,置于壳体内部,包括万向支撑架、油水分离器、引油泵和排水泵,油水分离器铰接在万向支撑架上,引油泵和排水泵分别与油水分离器的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相连;集油管,连接在壳体和引油泵之间,呈两端封堵的管状结构,在管壁上设有多个集油接头,该集油接头与壳体连接;行走驱动装置,置于壳体外侧底部,为带有螺旋叶片的电动推进器;以及控制器,输出控制引油泵、排水泵、油水分离器和电动推进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利用万向支撑架调节油水分离器的平衡,使油水分离器在海面上应用时其内部液面能够保持平稳,利于油污的回收,可促进海洋油污回收效率。

A marine oil recovery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洋油污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油污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海洋油污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伴随着全球工业化的不断发展,石油成为当前各国最主要的资源,海洋石油开采业及海洋石油运输业也因此蓬勃发展。频繁的海洋石油开采和运输避免不了溢油事故的发生,海洋石油污染易扩散、难清理的特性给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都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各国也在不断的进行治理和预防。据统计,全球每年生产的32亿吨石油中,约有320万吨进入海洋环境。通常1t石油可在海上形成覆盖12km2范围的油膜,由此形成的大面积油膜将阻隔正常的海气交换过程,使气候异常,影响了生物链的循环,从而破坏了海洋生态平衡,而且也浪费了宝贵的石油资源。目前的海洋油污回收及处理装置主要利用油水分离器进行油污的收集和处理,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受海水海浪的影响会使油水分离器无法正常使用,油水混合液晃动严重,油水分层效果差,影响油污的回收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海洋油污回收装置,在海面上应用时可抑制油水分离器内的液面产生晃动,可提高油污回收效果和回收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海洋油污回收装置,包括: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海洋油污回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海洋油污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内部中空,形成容纳腔室;止洒分离装置(2),置于壳体(1)内部,包括万向支撑架(3)、油水分离器(4)、引油泵(5)和排水泵(6),油水分离器(4)铰接在万向支撑架(3)上,引油泵(5)和排水泵(6)分别与油水分离器(4)的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相连,排水泵(6)的出水口与壳体(1)相连;集油管(7),连接在壳体(1)和引油泵(5)之间,呈两端封堵的管状结构,在管壁上设有多个集油接头(8),该集油接头(8)与壳体(1)连接;行走驱动装置(9),置于壳体(1)外侧底部,为带有螺旋叶片的电动推进器;以及控制器(10),输出控制引油 泵(5)、排水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洋油污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内部中空,形成容纳腔室;止洒分离装置(2),置于壳体(1)内部,包括万向支撑架(3)、油水分离器(4)、引油泵(5)和排水泵(6),油水分离器(4)铰接在万向支撑架(3)上,引油泵(5)和排水泵(6)分别与油水分离器(4)的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相连,排水泵(6)的出水口与壳体(1)相连;集油管(7),连接在壳体(1)和引油泵(5)之间,呈两端封堵的管状结构,在管壁上设有多个集油接头(8),该集油接头(8)与壳体(1)连接;行走驱动装置(9),置于壳体(1)外侧底部,为带有螺旋叶片的电动推进器;以及控制器(10),输出控制引油泵(5)、排水泵(6)、油水分离器(4)和电动推进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油污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支撑架(3)包括:弹性伸缩底座(11),其包括固定筒(12)、滑移筒(13)和弹簧(14),固定筒(12)固定在壳体(1)内部底壁上,滑移筒(13)嵌合在固定筒(12)内且可上下移动,弹簧(14)置于滑移筒(13)内且一端与滑移筒(13)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