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收纳线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6537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1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收纳线缆,包括底座,所述底座正表面的左侧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底座内腔的底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蓄电池和电机,所述底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壳和第二固定壳,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依次贯穿底座和第一固定壳并延伸至第一固定壳的内腔,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位于第一固定壳内腔的一端套设有主动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底座、控制器、蓄电池、电机、第一固定壳、主动轮、从动轮、第一旋转轴、把手、第一挡板、线缆本体、旋转杆、第二挡板、第二旋转轴、第二固定壳和皮带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线缆不易收纳的问题,该易收纳线缆,具备易收纳的优点,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减轻了使用者的劳动力。

An easy to receive cab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asy to receive cabl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wherein the base surface is disposed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controller,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base bottom from left to right is provided with a battery and a motor, on both sides of the base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hell and the second shell fixed fixed, the motor output the end turn through the base and the first fixed shell cavity and extends to the first fixed shell, the output end of the motor is located in the inner shell at one end of the first fixing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driving wheel.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a base, controller, battery and motor, the first fixed shell, the drive wheel and the wheel, with the first rotary shaft, the handle, the first baffle, cable body, a rotary rod, second baffle, second rotating shaft, second fixed shell and belt use, solves the existing cable is not easy storage problems the cable, easy to incorporate, with advantages of easy storage, convenient for users to use and reduces user lab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收纳线缆
本技术涉及线缆
,具体为一种易收纳线缆。
技术介绍
线缆是光缆、电缆等物品的统称,线缆的用途有很多,主要用于控制安装、连接设备、输送电力等多重作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而不可缺少的一种东西,由于电缆带电,所以安装需要特别谨慎。线缆在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电力用品,现有的电缆基本都比较长,使用完之后,还要将剩余的部分收纳起来,现有的收纳方式都是依靠使用者手动收纳的,由于线缆较长,收纳起来费时费力,效率也不是很该,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收纳线缆,具备易收纳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线缆不易收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易收纳线缆,包括底座,所述底座正表面的左侧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底座内腔的底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蓄电池和电机,所述底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壳和第二固定壳,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依次贯穿底座和第一固定壳并延伸至第一固定壳的内腔,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位于第一固定壳内腔的一端套设有主动轮,所述第一固定壳的内腔贯穿设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的表面套设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皮带与从动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左侧贯穿至第一固定壳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表面套设有线缆本体,所述旋转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的左侧贯穿至第二固定壳的内腔并与第二固定壳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蓄电池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与电机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壳右侧的顶部和第二固定壳左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第一旋转轴表面的两侧均通过第一轴承与第一固定壳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轴表面的两侧均通过第二轴承与第二固定壳的内壁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两侧与第一固定壳和第二固定壳的连接处均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且第一固定壳和第二固定壳关于底座呈中心对称。优选的,所述底座内腔的底部与蓄电池和电机的连接处均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底座、控制器、蓄电池、电机、第一固定壳、主动轮、从动轮、第一旋转轴、把手、第一挡板、线缆本体、旋转杆、第二挡板、第二旋转轴、第二固定壳和皮带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线缆不易收纳的问题,该易收纳线缆,具备易收纳的优点,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减轻了使用者的劳动力,值得推广;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轴承,方便第一旋转轴进行旋转,通过设置第二轴承,方便第二旋转轴进行旋转,通过设置把手,方便使用者搬运该线缆收纳架,通过设置防滑纹,增大了使用者的手部与把手之间的摩擦力,通过设置皮带,方便主动轮带动从动轮旋转,通过设置旋转杆,起到收纳线缆本体的作用,通过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配合使用,起到对旋转杆表面的线缆本体进行限位的作用,避免旋转杆表面的线缆本体出现散落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把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控制器、3蓄电池、4电机、5第一固定壳、6主动轮、7从动轮、8第一旋转轴、9把手、10第一挡板、11线缆本体、12旋转杆、13第二挡板、14第二旋转轴、15第二固定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易收纳线缆,包括底座1,底座1正表面的左侧设置有控制器2,底座1内腔的底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蓄电池3和电机4,底座1内腔的底部与蓄电池3和电机4的连接处均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底座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壳5和第二固定壳15,第一固定壳5右侧的顶部和第二固定壳15左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把手9,通过设置把手9,方便使用者搬运该线缆收纳架,把手9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通过设置防滑纹,增大了使用者的手部与把手9之间的摩擦力,底座1的两侧与第一固定壳5和第二固定壳15的连接处均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且第一固定壳5和第二固定壳15关于底座1呈中心对称,电机4的输出端依次贯穿底座1和第一固定壳5并延伸至第一固定壳5的内腔,电机4的输出端位于第一固定壳5内腔的一端套设有主动轮6,第一固定壳5的内腔贯穿设有第一旋转轴8,第一旋转轴8的表面套设有从动轮7,主动轮6通过皮带与从动轮7传动连接,通过设置皮带,方便主动轮6带动从动轮7旋转,第一旋转轴8的左侧贯穿至第一固定壳5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10,第一挡板10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旋转杆12,通过设置旋转杆12,起到收纳线缆本体11的作用,旋转杆12的表面套设有线缆本体11,旋转杆1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13,通过第一挡板10和第二挡板13的配合使用,起到对旋转杆12表面的线缆本体11进行限位的作用,避免旋转杆12表面的线缆本体11出现散落的现象,第二挡板1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旋转轴14,第一旋转轴8表面的两侧均通过第一轴承与第一固定壳5的内壁活动连接,第二旋转轴14表面的两侧均通过第二轴承与第二固定壳15的内壁活动连接,通过设置第一轴承,方便第一旋转轴8进行旋转,通过设置第二轴承,方便第二旋转轴14进行旋转,第二旋转轴14的左侧贯穿至第二固定壳15的内腔并与第二固定壳15的内壁活动连接,蓄电池3与控制器2电性连接,控制器2与电机4电性连接。使用时,在对线缆进行收纳的时候,通过控制器2控制电机4的运行,电机4的输出端带动主动轮6旋转,主动轮6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7旋转,从动轮7通过第一旋转轴8带动第一挡板10旋转,第一挡板10通过旋转杆12带动第二挡板13旋转,第二挡板13带动第二旋转轴14旋转,旋转杆12在旋转的过程中,启动收卷线缆本体11的作用,减轻了使用者的劳动力,蓄电池3起到供电的作用。综上所述:该易收纳线缆,通过设置底座1、控制器2、蓄电池3、电机4、第一固定壳5、主动轮6、从动轮7、第一旋转轴8、把手9、第一挡板10、线缆本体11、旋转杆12、第二挡板13、第二旋转轴14、第二固定壳15和皮带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线缆不易收纳的问题。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易收纳线缆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易收纳线缆,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正表面的左侧设置有控制器(2),所述底座(1)内腔的底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蓄电池(3)和电机(4),所述底座(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壳(5)和第二固定壳(15),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依次贯穿底座(1)和第一固定壳(5)并延伸至第一固定壳(5)的内腔,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位于第一固定壳(5)内腔的一端套设有主动轮(6),所述第一固定壳(5)的内腔贯穿设有第一旋转轴(8),所述第一旋转轴(8)的表面套设有从动轮(7),所述主动轮(6)通过皮带与从动轮(7)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8)的左侧贯穿至第一固定壳(5)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10),所述第一挡板(10)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旋转杆(12),所述旋转杆(12)的表面套设有线缆本体(11),所述旋转杆(1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13),所述第二挡板(1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旋转轴(14),所述第二旋转轴(14)的左侧贯穿至第二固定壳(15)的内腔并与第二固定壳(15)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蓄电池(3)与控制器(2)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2)与电机(4)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收纳线缆,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正表面的左侧设置有控制器(2),所述底座(1)内腔的底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蓄电池(3)和电机(4),所述底座(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壳(5)和第二固定壳(15),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依次贯穿底座(1)和第一固定壳(5)并延伸至第一固定壳(5)的内腔,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位于第一固定壳(5)内腔的一端套设有主动轮(6),所述第一固定壳(5)的内腔贯穿设有第一旋转轴(8),所述第一旋转轴(8)的表面套设有从动轮(7),所述主动轮(6)通过皮带与从动轮(7)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8)的左侧贯穿至第一固定壳(5)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10),所述第一挡板(10)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旋转杆(12),所述旋转杆(12)的表面套设有线缆本体(11),所述旋转杆(1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13),所述第二挡板(1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旋转轴(14),所述第二旋转轴(14)的左侧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浩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鸿雁电缆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