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贝类组织细胞培养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海洋埋栖型贝类菲律宾蛤仔的组织细胞体外培养方法。
技术介绍
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Adams and Reeve,1850)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帘蛤目、帘蛤科、蛤仔属,是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方沿海的一种埋栖型贝类,也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经济贝类之一,近年来人工养殖的规模不断扩大,但由于养殖过程中时有病毒性疾病发生,已成为威胁菲律宾蛤仔养殖业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菲律宾蛤仔的组织细胞培养,对分离纯化病毒、研究病毒在菲律宾蛤仔细胞中的增殖特性以及防治病毒性疾病有重要意义。由于水生贝类的细胞代谢途径及增殖特性与哺乳动物有一定差异,所以组织细胞培养较之哺乳动物难度大。一方面,菲律宾蛤仔生活在泥沙底质中,因而其组织表面有大量的细菌和真菌等,组织细胞培养时往往因组织块消毒灭菌不彻底而造成污染;另一方面,现有的贝类组织细胞培养技术,存在细胞贴壁效果差、生长缓慢等缺点,不适合菲律宾蛤仔的组织细胞培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海洋埋栖型贝类的菲律宾蛤仔组织细胞培养的方法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菲律宾蛤仔组织细胞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组织块的消毒灭菌处理:用解剖器具剪取适量的菲律宾蛤仔组织,用无菌过滤海水冲净组织块表面的粘液,将冲洗好的组织块置于消毒液中浸泡消毒,再用Hank’s平衡盐溶液反复冲洗组 织块,以去除多余的消毒液。(2)接种:将组织块剪成1mm↑[3]左右的小块,均匀排布在涂有贴壁物质的细胞培养瓶底部内壁上,组织块的接种密度约为1小块/cm↑[2]。翻转培养瓶使贴有组织块一面的朝上,在培养瓶中加入少量培养液,不要使培 养液与组织块接触,旋紧瓶塞后置于26℃~27℃恒温培养箱中预培养4~6小时,使接种的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