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振动试验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6043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1 1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卫星振动试验工装,所述卫星振动试验工装包括一个振动工装本体,其具有:一个支承环;一个导向环,其位于靠近所述支承环的圆心的位置处;以及一个抵接环,其位于远离所述支承环的圆心的位置处,所述抵接环、所述导向环与所述支承环共同形成有一个安装凹槽;和一个压环,其上形成有一个第一抵接部和一个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用于抵接到所述抵接环,所述第二抵接部用于抵接到卫星下裙的下法兰的底面,以使得所述压环和所述下法兰的底面能够共同容纳在所述安装凹槽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卫星振动试验工装,能够避免星箭适配器对于整星振动特性的不良影响,更加真实地反映星箭界面的力学环境。

Satellite vibration test too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卫星振动试验工装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天
,尤其涉及一种卫星振动试验工装。
技术介绍
卫星在做振动试验中,卫星与振动试验夹具相连接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星箭适配器共同参与振动试验,采用包带连接卫星下裙与星箭适配器,再通过螺钉连接星箭适配器与振动试验试验工装。另一种是试验时采用模拟卫星下裙的工艺件,使用螺钉将工艺下裙与振动试验夹具直接相连。在卫星及火箭的制造流程中,星箭适配器是属于火箭的一部分,因此在针对卫星的振动试验中,为了更好的反映卫星个体的振动响应特性,应去除星箭适配器对于整星振动特性的影响,因此将输入条件上移到星箭分离面是最合理的。而采用工艺下裙连接振动试验工装的方式,尽管去除了星箭适配器的影响,使卫星下裙与振动试验试验工装直接连接,却无法模拟包带压紧的连接方式,从而真实的反映整星的振动特性。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研发一种新型的卫星振动试验试验工装,能够更为真实准确地反映整星的振动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卫星振动试验工装,其避免了星箭适配器对于整星振动特性的不良影响,更加真实地反映了星箭界面的力学环境。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卫星振动试验工装,所述卫星振动试验工装包括一个振动工装本体,其具有:一个支承环;一个导向环,其垂直地连接所述支承环的上表面,并位于靠近所述支承环的圆心的位置处;以及一个抵接环,其垂直地连接所述支承环的上表面,并位于远离所述支承环的圆心的位置处,所述抵接环、所述导向环与所述支承环共同形成有一个安装凹槽;和一个压环,其上形成有一个第一抵接部和一个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用于抵接到所述抵接环,所述第二抵接部用于抵接到卫星下裙的下法兰的底面,以使得所述压环和所述下法兰的底面能够共同容纳在所述安装凹槽中。在卫星振动试验工装的再一种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抵接环的内侧形成有一个倾斜面,其倾斜角度与所述第一抵接部的倾斜度相适配,以使得两者间形成紧密的接触。在卫星振动试验工装的又一种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抵接部的倾斜度与所述下法兰的底面的倾斜度相适配,以使得两者间形成紧密的接触。在卫星振动试验工装的另一种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环可采用分布式结构。在卫星振动试验工装的另一种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环包括四个首尾相连的子压环,四个所述子压环均布式地连接到所述支承环。在卫星振动试验工装的另一种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子压环通过穿设于其中心的紧固件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支承环。在卫星振动试验工装的另一种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抵接环的倾斜面和所述下法兰的底面的倾斜面与所述支承环共同构成了一个V字型槽。在卫星振动试验工装的另一种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抵接环的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为20度,所述下法兰的底面的倾斜角度也为20度。在卫星振动试验工装的另一种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向环与所述卫星下裙之间具有预定间隙。在卫星振动试验工装的另一种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向环的外径小于所述卫星下裙的内径约2mm。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的卫星振动试验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了图1的卫星振动试验工装的沿着纵向方向的局部剖切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在表示各实施方式的附图中,相同的后两位数字表示结构相同或结构相似但功能相同的部件。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上”、“下”、“前”、“后”、“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关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而非限定它们的绝对位置。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彼此的区分,而非表示它们的重要程度及顺序等。在本文中,“平行”、“垂直”等并非严格的数学和/或几何学意义上的限制,还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且制造或使用等允许的误差。参阅图1和图2,其显示了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卫星振动试验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具体来说,本专利技术的卫星振动试验工装100,包括一个振动工装本体和一个压环40。所述振动工装本体,其具有:一个支承环10、一个导向环20以及一个抵接环30。所述导向环20垂直地连接所述支承环的上表面,并位于靠近所述支承环的圆心的位置处。所述抵接环30垂直地连接所述支承环的上表面,并位于远离所述支承环的圆心的位置处。所述抵接环30、所述导向环20与所述支承环10共同形成有一个安装凹槽101。所述压环40上形成有一个第一抵接部41和一个第二抵接部42,所述第一抵接部41用于抵接到所述抵接环30,所述第二抵接部42用于抵接到卫星下裙50的下法兰51的底面52,以使得所述压环40和所述下法兰51的底面52能够共同容纳在所述安装凹槽中101。所述抵接环30的内侧形成有一个倾斜面,其倾斜角度与所述第一抵接部41的倾斜度相适配,以使得两者间形成紧密的接触。所述第二抵接部42的倾斜度与所述下法兰50的底面51的倾斜度相适配,以使得两者间形成紧密的接触。所述压环40可采用分布式结构。所述压环40包括四个首尾相连的子压环41,四个所述子压环41均布式地连接到所述支承环10。具体来说,在通过计算分析后,将压环分为四段,即每隔90°为一段,这样既增加了压环自身的刚度,避免了试验中压环由于累计的径向回复应力而发生变形,又保证了压环在加工及安装过程中的简便易行。所述子压环41通过穿设于其中心的紧固件43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支承环10。紧固件43可以是可拆卸的螺栓和螺母,当然也可以是其他能够起到紧固作用的零部件,在此不做限制。所述抵接环30的倾斜面31和所述下法兰51的底面52的倾斜面与所述支承环10共同构成了一个V字型槽。作为一种较佳实施方式,所述抵接环30的倾斜面31的倾斜角度为20度,所述下法兰51的底面52的倾斜角度也为20度。值得指出的是,由于压环的两个侧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两侧的倾斜的接触面可使得压环以嵌入的方式通过例如螺钉等的紧固件安装至工装上。通过这种双斜面设计,避免了压环由于预紧力而产生上翘,造成预紧力不足,形成虚压或造成螺孔无法对准,形成螺钉无法安装的情况。更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环20与所述卫星下裙50之间具有预定间隙。较佳的是,所述导向环20的外径小于所述卫星下裙50的内径约2mm。由于在振动试验过程中,卫星通常是通过吊装方式安装至振动工装上,在振动工装上再设计一圈用于卫星落位用的导向环20。通过设置导向环20可有助于卫星在振动工装上准确落位,确保卫星下裙与振动工装斜面能构成上述匹配压环的“V”字形槽体。通过采用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卫星振动试验工装,在卫星振动试验过程中无需星箭适配器和包带参加试验,通过双向V型压环方式真实模拟了包带柔性星箭连接方式,既真实地反映了星箭界面的力学环境,又方便了卫星方单独的力学试验。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应当理解,虽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卫星振动试验工装

【技术保护点】
卫星振动试验工装(100),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振动工装本体,其具有:一个支承环(10);一个导向环(20),其垂直地连接所述支承环的上表面,并位于靠近所述支承环的圆心的位置处;以及一个抵接环(30),其垂直地连接所述支承环的上表面,并位于远离所述支承环的圆心的位置处,所述抵接环(30)、所述导向环(20)与所述支承环(10)共同形成有一个安装凹槽(101);和一个压环(40),其上形成有一个第一抵接部(41)和一个第二抵接部(42),所述第一抵接部(41)用于抵接到所述抵接环(30),所述第二抵接部(42)用于抵接到卫星下裙(50)的下法兰(51)的底面(52),以使得所述压环(40)和所述下法兰(51)的底面(52)能够共同容纳在所述安装凹槽中(101)。

【技术特征摘要】
1.卫星振动试验工装(100),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振动工装本体,其具有:一个支承环(10);一个导向环(20),其垂直地连接所述支承环的上表面,并位于靠近所述支承环的圆心的位置处;以及一个抵接环(30),其垂直地连接所述支承环的上表面,并位于远离所述支承环的圆心的位置处,所述抵接环(30)、所述导向环(20)与所述支承环(10)共同形成有一个安装凹槽(101);和一个压环(40),其上形成有一个第一抵接部(41)和一个第二抵接部(42),所述第一抵接部(41)用于抵接到所述抵接环(30),所述第二抵接部(42)用于抵接到卫星下裙(50)的下法兰(51)的底面(52),以使得所述压环(40)和所述下法兰(51)的底面(52)能够共同容纳在所述安装凹槽中(10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振动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环(30)的内侧形成有一个倾斜面,其倾斜角度与所述第一抵接部(41)的倾斜度相适配,以使得两者间形成紧密的接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卫星振动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抵接部(42)的倾斜度与所述下法兰(50)的底面(51)的倾斜度相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慧厉付碧红李晓莉刘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