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京大学专利>正文

明日叶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15690 阅读:3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明日叶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方法包括:(1)采用明日叶的带芽茎段作为外植体,经消毒后进行接种培养,获得愈伤组织,诱导出丛生状芽;(2)通过丛生芽在培养基里的增殖,将其增殖约3倍;(3)将增殖所得的丛生芽切割,移接到生根培养基中促其生根,获得完整的再生植株;(4)将再生植株移栽到营养土中,得到明日叶的移栽苗。采用本方法对明日叶进行繁殖,可以大大提高其繁殖系数,有一定的潜在性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组织培养

技术介绍
明日叶(Angelica keiskei Miq.Koidz.),又名八丈芹、灵草、海峰人参、长寿菜,属伞形科当归属两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药食兼用的蔬菜。明日叶原产于日本火山灰地质的八丈岛,适应高冷环境,在中、高海拔可全年栽种,低海拔或平原地区适秋种。据日本食品分析中心研究,此种植物含有高浓度的天然有机锗和一般植物性食物很少有的维生素B12,以及丰富的叶绿素,同时还含有人体所需要的20多种矿质元素和特殊物质。具有增强免疫力、补血、抗菌、促进成长、增进食欲和防癌等功效。明日叶的果实是双悬国,其种子发芽率较低,不易栽培。组培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其繁殖系数,有一定的潜在性应用前景,而目前明日叶的组织培养与快繁尚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以提高明日叶繁殖系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1)取材与消毒取明日叶的长1~2cm的带芽茎段,用洗衣粉漂洗3~6min,流水冲洗5~10min,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0%~75%酒精浸泡10~15s,再用0.1%HgCl2灭菌10~15min,并不停搅拌,最后用无菌水冲洗5~8次,或省去酒精浸泡的步骤,用无菌滤纸吸干材料上的水分,接种在含有6-BA 1~4mg·L-1、NAA 0.5~2mg·L-1的MS培养基上;(2)愈伤组织及不定芽的诱导明日叶带芽茎段在含有6-BA 1~4mg·L-1、NAA0.5~2mg·L-1的MS培养基上,30d左右便形成白色愈伤组织,并长出绿色芽点,继续培养,诱导出丛生状芽;(3)增殖培养将丛生芽分离,再接到含有6-BA 1~4mg·L-1的MS培养基中,20d左右芽增殖,增殖倍数约为3,通过反复切割,在较短的时间里可得到大量从生芽;(4)生根与移栽将丛生芽切割,接到含有NAA 0.5~2mg·L-1的MS培养基中,全天24h暗培养,约20d即出现根,出现根后继续培养20d,根可达1~1.5cm,生根率约80%,苗高4~5cm,此时,将培养瓶放到全天自然光,温度约25℃的通风房间里炼苗20d,然后打开瓶盖,用镊子把试管苗从培养瓶中取出,洗掉根部培养基,移栽入营养土中,早晚各喷水1次,10d后,移栽苗成活率80%以上。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对明日叶进行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有效的解决了明日叶种子发芽率低,不易栽培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繁殖系数,可开发成增强免疫力、补血、促进婴幼儿生长、增进食欲的保健品及制备抗菌、防癌的药物。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1)取材与消毒取明日叶的长1~2cm的带芽茎段,用洗衣粉漂洗3~6min,流水冲洗5~10min,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0%~75%酒精浸泡10~15s,再用0.1%HgCl2灭菌10~15min,并不停搅拌,最后用无菌水冲洗5~8次,用无菌滤纸吸干材料上的水分,接种在含有6-BA 1~4mg·L-1、NAA0.5~2mg·L-1的MS培养基上;(2)愈伤组织及不定芽的诱导明日叶带芽茎段在含有6-BA 1~4mg·L-1、NAA0.5~2mg·L-1的MS培养基上,30d左右便形成白色愈伤组织,并长出绿色芽点,继续培养,诱导出丛生状芽;(3)增殖培养将丛生芽分离,再接到含有6-BA 1~4mg·L-1的MS培养基中,20d左右芽增殖,增殖倍数约为3,通过反复切割,在较短的时间里可得到大量从生芽;(4)生根与移栽将丛生芽切割,接到含有NAA0.5~2mg·L-1的MS培养基中,全天24h暗培养,约20d即出现根,出现根后继续培养20d,根可达1~1.5cm,生根率约80%,苗高4~5cm,此时,将培养瓶放到全天自然光,温度约25℃的通风房间里炼苗20d,然后打开瓶盖,用镊子把试管苗从培养瓶中取出,洗掉根部培养基,移栽入营养土中,早晚各喷水1次,10d后,移栽苗成活率80%以上。实施例2取明日叶的长1~2cm的带芽茎段,用洗衣粉漂洗3~6min,流水冲洗5~10min,再用0.1%HgCl2灭菌10~15min,并不停搅拌,最后用无菌水冲洗5~8次,用无菌滤纸吸干材料上的水分,接种在含有6-BA 1~4mg·L-1、NAA0.5~2mg·L-1的MS培养基上。之后的培养方法同实施例1。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是由以下步骤构成(1)取材与消毒取明日叶的长1~2cm的带芽茎段,用洗衣粉漂洗3~6min,流水冲洗5~10min,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0%~75%酒精浸泡10~15s,再用01%HgCl2灭菌10~15min,并不停搅拌,最后用无菌水冲洗5~8次,或省去酒精浸泡的步骤,用无菌滤纸吸干材料上的水分,接种在含有6-BA 1~4mg·L-1、NAA 0.5~2mg·L-1的MS培养基上;(2)愈伤组织及不定芽的诱导明日叶带芽茎段在含有6-BA 1~4mg·L-1、NAA 0.5~2mg·L-1的MS培养基上,30d左右便形成白色愈伤组织,并长出绿色芽点,继续培养,诱导出丛生状芽;(3)增殖培养将丛生芽分离,再接到含有6-BA 1~4mg·L-1的MS培养基中,20d左右芽增殖,增殖倍数约为3,通过反复切割,在较短的时间里可得到大量从生芽;(4)生根与移栽将丛生芽切割,接到含有NAA 0.5~2mg·L-1的MS培养基中,全天24h暗培养,约20d即出现根,出现根后继续培养20d,根可达1~1.5cm,生根率约80%,苗高4~5cm,此时,将培养瓶放到全天自然光,温度约25℃的通风房间里炼苗20d,然后打开瓶盖,用镊子把试管苗从培养瓶中取出,洗掉根部培养基,移栽入营养土中,早晚各喷水1次,10d后,移栽苗成活率80%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1方法生产的明日叶在制备增强免疫力、补血、促进婴幼儿生长的保健品中的应用。3.根据权利要求1方法生产的明日叶在制备抗菌、防癌药物中的应用。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组织培养
包括(1)采用明日叶的带芽茎段作为外植体,经消毒后进行接种培养,获得愈伤组织,诱导出丛生状芽;(2)通过丛生芽在培养基里的增殖,将其增殖约3倍;(3)将增殖所得的丛生芽切割,移接到生根培养基中促其生根,获得完整的再生植株;(4)将再生植株移栽到营养土中,得到明日叶的移栽苗。采用本方法对明日叶进行繁殖,可以大大提高其繁殖系数,有一定的潜在性应用前景。文档编号C12N5/04GK1930952SQ20061009648公开日2007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6年9月28日专利技术者田兴军, 李佳, 张智俊, 周长芳 申请人:南京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明日叶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是由以下步骤构成:(1)取材与消毒:取明日叶的长1~2cm的带芽茎段,用洗衣粉漂洗3~6min,流水冲洗5~10min,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0%~75%酒精浸泡10~15s,再用0.1%H gCl↓[2]灭菌10~15min,并不停搅拌,最后用无菌水冲洗5~8次,或省去酒精浸泡的步骤,用无菌滤纸吸干材料上的水分,接种在含有6-BA1~4mg.L↑[-1]、NAA0.5~2mg.L↑[-1]的MS培养基上;(2)愈伤组织 及不定芽的诱导:明日叶带芽茎段在含有6-BA1~4mg.L↑[-1]、NAA0.5~2mg.L↑[-1]的MS培养基上,30d左右便形成白色愈伤组织,并长出绿色芽点,继续培养,诱导出丛生状芽;(3)增殖培养:将丛生芽分离,再接到含有 6-BA1~4mg.L↑[-1]的MS培养基中,20d左右芽增殖,增殖倍数约为3,通过反复切割,在较短的时间里可得到大量从生芽;(4)生根与移栽:将丛生芽切割,接到含有NAA0.5~2mg.L↑[-1]的MS培养基中,全天24h暗培 养,约20d即出现根,出现根后继续培养20d,根可达1~1.5cm,生根率约80%,苗高4~5cm,此时,将培养瓶放到全天自然光,温度约25℃的通风房间里炼苗20d,然后打开瓶盖,用镊子把试管苗从培养瓶中取出,洗掉根部培养基,移栽入营养土中,早晚各喷水1次,10d后,移栽苗成活率80%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兴军李佳张智俊周长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