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5542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1 15: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传送装置,该传送装置包括:容纳单元,其容纳记录介质,并且安装为能够相对于主体部分往复移动;装载板,其设置在容纳单元中,能够上下移动,并且装载有记录介质;升降单元,所述升降单元通过卷绕连接至装载板的两个相反端部的线材以吊起装载板,而使装载板向上移动到记录介质能够被供给的位置,并且所述升降单元通过供给线材而使装载板向下移动;以及接收部件,其设置在容纳单元的底面上,并且在装载板向下移动时接收设置在装载板上的抵靠件。

Transmission devic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transmission device, the transmission device comprises a receiving unit, which accommodates a recording medium, and the installation is capable of reciprocating movement relative to the body part; a loading plate is arranged in the accommodating unit, can move up and down, and loaded with the recording medium; the lifting unit, the lifting unit through the winding is connected to the two the opposite end of the wire to lift the load plate loading plate and the loading plate can be supplied to move up to the recording medium, and the lifting unit through the supply wire loading plate moving downward; and a receiving part which is arranged in the accommodating unit on the bottom surface, and receive settings in loading in the abutment in the loading plate moves dow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传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传送装置。
技术介绍
已知一种片材供给装置,包括:片材装载单元,其装载有片材;升降单元,其使片材装载单元上下移动;供给单元,其抵靠在装载在片材装载单元上的片材的最上方片材上以供给最上方片材;片材高度检测单元,其根据装载在片材装载单元上的片材的最上方片材的位置而输出信号;片材有/无检测单元,其沿片材供给方向布置在片材高度检测单元的上游以根据装载在片材装载单元上的片材的有/无而输出信号;位置检测器,其根据片材装载单元在高度方向上的位置而输出信号;以及控制器,其控制升降单元,从而基于片材高度检测单元的信号通过使片材装载单元上下移动而将最上方的片材的位置保持在预定范围内。当片材装载单元基于来自位置检测单元的信号而被定位在预定高度的上方时,控制器基于片材有/无检测单元的信号而执行控制(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档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JP-A-2015-199556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防止传送装置的强度减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传送装置包括:容纳单元,其容纳记录介质,并且安装为能够相对于主体部分往复移动;装载板,其设置在所述容纳单元中,能够上下移动,并且装载所述记录介质;升降单元,其通过卷绕连接至所述装载板的两个相反端部的线材以吊起所述装载板,而使所述装载板向上移动到所述记录介质能够被供给的位置,并且通过供给所述线材而使所述装载板向下移动;以及接收部件,其设置在所述容纳单元的底面上,并且在所述装载板向下移动时接收设置在所述装载板上的抵靠件(abutment)。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传送装置中,所述接收部件通过紧固部件而被紧固于所述容纳单元的两个相反侧壁,并且所述接收部件接收所述抵靠件中的一个,该抵靠件设置在装载板上的通过将紧固所述接收部件的多个紧固点连接起来而限定的三角形区域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在根据第一或第二方面的传送装置中,所述接收部件接收所述抵靠件中的一个,该抵靠件设置在所述装载板上的沿所述记录介质的供给方向向下游侧偏置的位置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在根据第一至第三方面中的任一者的传送装置中,所述容纳单元具有这样的高刚性部分:其在沿所述记录介质的供给方向下游侧处的刚度高于在沿所述记录介质的供给方向的上游侧处的刚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在第四方面的传送装置中,这样加强所述高刚性部分的刚度:使所述高刚性部分在所述容纳单元的所述下游侧处的厚度比在所述容纳单元的所述上游侧处的厚度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面,在第一至第五方面中的任一者的传送装置中,所述接收部件的形成为插头形状的突起部分与所述容纳单元的两个相反侧壁的凹陷部分配合,并且所述接收部件通过所述紧固部件而被紧固于所述容纳单元的所述两个相反侧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方面,在第一至第五方面中的任一者的传送装置中,所述接收部件放置在形成在所述容纳部件单元的两个相反侧壁上的突起部上,并且通过所述紧固部件紧固于所述两个相反侧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八方面,在第一至第五方面中的任一者的传送装置中,所述接收部件的形成为抵靠形状的平面抵靠在所述容纳单元的两个相反侧壁上,并且所述接收部件通过所述紧固部件而被紧固于所述容纳单元的两个相反侧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九方面,在第一至第五方面中的任一者的传送装置中,所述容纳单元的两个相反侧壁放置在所述接收部件上,并且所述接收部件通过所述紧固部件而被紧固于所述容纳单元的所述两个相反侧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方面,在第一至第九方面中的任一者的传送装置中,所述容纳单元由合成树脂制成。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至第十方面防止了传送装置的强度减小。附图说明将基于下列附图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图像形成系统的内部构造的剖视图;图2A是示出整个传送装置的透视图;图2B是示出不包括前部框架的容纳单元的透视图;图3是传送装置的纵向剖视图;图4是容纳单元的横向剖视图;图5A是当从片材存储侧观看时的容纳单元的透视图;图5B是当从底部框架侧观看时的容纳单元的透视图;图6是示出容纳单元中的紧固点与弹性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且不示出底部框架的仰视图;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底部框架与左侧框架之间的紧固结构的剖视图;并且图8A、图8B和图8C分别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变型例的底部框架与左侧框架之间的紧固结构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接下来,将在下文中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和具体实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另外,应注意的是,附图是示意性附图,并且与实际的对应的尺寸比例等不同。为了易于理解,将适当地省略除描述所必需的构件以外的构件的示意图。为了便于理解以下说明,附图中的前后方向将被称为“X轴方向”、附图中的左右方向将被称为“Y轴方向”,并且附图中的上下方向将被称为“Z轴方向”。(1)图像形成系统的整体构造和运转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应用有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传送装置200的图像形成系统1的内部构造的剖视图。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系统1包括:诸如打印机或复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100,其通过电子照相系统形成图像;以及传送装置200,其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传送其上形成有色调剂图像的作为记录介质的片材P。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对图像形成系统1的整体构造和运转进行描述。(1.1)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构造和运转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控制器10、片材供给装置20、感光单元30、显影装置40、转印装置50和定影装置60。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下方(沿负(-)Z方向)布置有传送装置200,并且其上已形成有图像的片材P被传送到图像形成装置100。装载有作为记录介质的片材P的片材供给装置20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底部。被调整板(未示出)在宽度方向上定位的片材P被片材抽出部分22从顶侧逐张地向前(沿负(-)X方向)抽出,然后被传送至配准辊对23的夹持部分。感光单元30包括彼此平行地安装在片材供给装置20的上方(沿Z方向)并被旋转驱动的各个感光鼓31。通过各个显影装置40在对应的感光鼓31上形成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青色)(C)和黑色(K)的色调剂图像。形成在各个感光单元30的感光鼓31上的对应颜色的色调剂图像依次地以静电的方式转印(一次转印)到转印装置50的中间转印带51上,从而形成将各个颜色的色调剂叠加起来的叠加色调剂图像。中间转印带51上的叠加色调剂图像从配准辊对23输送,并且通过二次转印辊52批量转印到由传送引导件引导的片材P上。在转印装置50中已批量转印有色调剂图像的片材P在色调剂图像未定影的状态下被传送至定影装置60,并且通过一对加热模块61和加压模块62的加热和加压作用而定影色调剂图像。其上已形成已定影色调剂图像的片材P被传送引导件引导,并且从排出辊对69排出且容纳在形成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上表面(沿Z方向)上的排出托盘T中。(1.2)传送装置的整体构造和运转传送装置200包括主体部分210和容纳单元220。主体部分210构造为可拆卸地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00,并且具有片材P的传送路径,该传送路径与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的片材传送路径连接。容纳单元220构造为在其中容纳多个片材P,并且以可往复移动的方式安装于主体部分210。容纳单元220包括作为装载板的底板226,容纳在容纳单元220中的片材P装载在底板226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传送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传送装置,其包括:容纳单元,其容纳记录介质,并且安装为能够相对于主体部分往复移动;装载板,其设置在所述容纳单元中,能够上下移动,并且装载所述记录介质;升降单元,其通过卷绕连接至所述装载板的两个相反端部的线材以吊起所述装载板,而使所述装载板向上移动到所述记录介质能够被供给的位置,并且通过供给所述线材而使所述装载板向下移动;以及接收部件,其设置在所述容纳单元的底面上,并且在所述装载板向下移动时接收设置在所述装载板上的抵靠件。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7.21 JP 2016-1429551.一种传送装置,其包括:容纳单元,其容纳记录介质,并且安装为能够相对于主体部分往复移动;装载板,其设置在所述容纳单元中,能够上下移动,并且装载所述记录介质;升降单元,其通过卷绕连接至所述装载板的两个相反端部的线材以吊起所述装载板,而使所述装载板向上移动到所述记录介质能够被供给的位置,并且通过供给所述线材而使所述装载板向下移动;以及接收部件,其设置在所述容纳单元的底面上,并且在所述装载板向下移动时接收设置在所述装载板上的抵靠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装置,其中所述接收部件通过紧固部件而被紧固于所述容纳单元的两个相反侧壁,并且所述接收部件接收所述抵靠件中的一个,该抵靠件设置在装载板上的通过将紧固所述接收部件的多个紧固点连接起来而限定的三角形区域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送装置,其中,所述接收部件接收所述抵靠件中的一个,该抵靠件设置在所述装载板上的沿所述记录介质的供给方向向下游侧偏置的位置处。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传送装置,其中,所述容纳单元具有这样的高刚性部分:其在沿所述记录介质的供给方向的下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矢泽孝幸阿部隆前田祥一浅冈润一柳沼慎治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