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的底横梁及具有其的集装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5510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1 15: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装箱的底横梁及具有其的集装箱。底横梁包括水平布置的上翼板、下翼板以及竖向布置且连接在上翼板与下翼板之间的腹板,其特征在于,腹板包括在底横梁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平板部和在垂直于长度方向的宽度方向突出于平板部的中空的凸起部。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集装箱的底横梁,能够使得底横梁与地板较易连接,消耗较少材料。

A bottom cross beam of a container and a container with its own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bottom cross beam of a container and a container with the same. The bottom beam includes a horizontally arranged on the wing plate and the lower wing plate and vertical arrangement an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wing and the lower wing plate of the web,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web comprises a hollow bulge plate portion extending in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bottom beam and the width in the direc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length direction projecting from the flat portion the. According to the bottom crossbeam of the container, the bottom crossbeam can be easily connected to the floor and consumes less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装箱的底横梁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运输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集装箱的底横梁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技术介绍
集装箱一般由一对侧墙、门端、前端、顶板和底架等部件组成。集装箱的主要承载部件是底架,集装箱的底架结构由两根底侧梁和许多与底侧梁相连的底横梁构成,其中,底横梁是底架的关键受力部件。目前集装箱底横梁采用的是钢板成型加工,截面形状大部分都呈“C”形截面结构,这种结构的底横梁虽然加工简单,成型容易,但板材的厚度一致,不宜进行优化设计进行减重。随着焊接技术不断的提高与成熟,如图1和图2所示,底横梁1的结构开始进行焊接结构研究,比较典型的是“工”形截面结构。工字梁的腹板2位于上翼板3和下翼板4的中间位置,将会造成地板5较难与底横梁1进行连接。但如果加宽翼板的厚度,则会大量消耗材料,且增加底横梁的重量。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集装箱的底横梁及具有其的集装箱,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装箱的底横梁,底横梁包括水平布置的上翼板、下翼板以及竖向布置且连接在上翼板与下翼板之间的腹板,其特征在于,腹板包括在底横梁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平板部和在垂直于长度方向的宽度方向突出于平板部的中空的凸起部。可选地,平板部和凸起部在底横梁的长度方向交替设置。可选地,腹板在宽度方向上的厚度小于上翼板和下翼板在竖向方向上的厚度。可选地,凸起部为多个,多个凸起部沿底横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可选地,凸起部为多个,多个凸起部在宽度方向上分别向腹板的两侧突出。可选地,多个凸起部在宽度方向上交替向腹板的两侧突出。可选地,在宽度方向上,凸起部不突出于上翼板。可选地,在宽度方向上,凸起部不突出于下翼板。可选地,底横梁的截面构造为“工”字形。可选地,凸起部截面构造为弧形或多边形。可选地,凸起部具有半锥形中空部分。可选地,凸起部具有半柱形中空部分。可选地,凸起部在沿腹板的整体高度方向上均是中空的。可选地,凸起部在沿腹板的整体高度方向上设置在靠近上翼板的腹板的上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集装箱,其包括上述的底横梁。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存在着如下有益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集装箱的集装箱的底横梁,底横梁包括水平布置的上翼板、下翼板以及竖向布置且连接在上翼板与下翼板之间的腹板,腹板包括在底横梁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平板部和在垂直于长度方向的宽度方向突出于平板部的中空的凸起部。本专利技术在减轻重量的同时,还由于凸起部提供了一侧开放的中空部分,在宽度方向上更好地固定地板钉,避免现有技术地板钉在使用中不能连接在翼板中间的缺点。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专利技术。附图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现有的集装箱的底架的底横梁的俯视图,其中,部分的底横梁与地板连接;图2为图1示出的底横梁的右视示意图;图3为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集装箱的底架的底横梁的俯视图,其中,部分的底横梁与地板连接;图4为图3示出的底横梁的右视示意图,其中,凸起部具有半柱形中空部分;图5为图3示出的底横梁的分解示意图;图6为图3示出的底横梁的立体图;图7为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集装箱的底架的底横梁的俯视图,其中,部分的底横梁与地板连接;图8为图7示出的底横梁的右视示意图;图9为图7示出的底横梁的分解示意图;图10为图7示出的底横梁的立体图;图1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集装箱的底架的底横梁的分解示意图,其中,凸起部具有半锥形中空部分;以及图12为图11示出的底横梁的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底横梁;2:腹板;3:上翼板;4:下翼板;5:地板;110、210、310:底横梁;111、211、311:上翼板;112、212、312:下翼板;113、213、313:腹板;114、214、314:空间;115、215、315:凸起部;116、216、316:平板部;130、230:地板。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为了彻底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图3-图6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集装箱的底架的底横梁的结构。底横梁110通过地板钉(未图示)与集装箱的地板130连接。该底横梁110的截面构造为“工”字形,包括上翼板111、下翼板112以及连接在该上翼板111与下翼板112之间的腹板113。上翼板111和下翼板112均水平布置,腹板113竖向布置。上翼板111、下翼板112和腹板113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如图5所示,腹板113在宽度方向上的厚度D1小于上翼板111在竖向方向上的厚度D2,且腹板113在宽度方向上的厚度D1小于下翼板112在竖向方向上的厚度D3,这样减轻了底横梁110的重量。并且在横截面上,腹板113在凸起部115位置处的一侧边缘距上翼板111或者下翼板112的边缘的距离较大,提供了地板钉连接上翼板111和下翼板112的足够的空间,便于地板与底横梁的连接。同时,由于腹板113的厚度小于上翼板111和下翼板112的厚度,且上翼板、腹板和下翼板的总重量可小于现有的底横梁的上翼板、腹板和下翼板的总重量,消耗了较少的材料,可达到减重的目的。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已焊接成型的底横梁110与地板130的连接,如图5和图6所示,腹板113包括凸起部115和平板部116。平板部116在底横梁110的长度方向上延伸,凸出部115在垂直于长度方向的宽度方向突出于平板部116,且凸起部115在沿腹板113的整体高度方向上均是中空的。地板钉穿过上翼板111后,可以容置于凸起部115的中空的空间114中。凸起部115截面构造为弧形。图5中的腹板113包括多个平板部116和多个凸起部115,且平板部116和凸起部115在底横梁110的长度方向交替设置。多个凸起部115沿底横梁1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腹板113的同一侧可以突出有多个凸起部115。如此,在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底横梁110与集装箱的地板相连接时,地板钉依次穿过地板130和上翼板111,最终进入至凸起部115的空间中,从而使得地板130和底横梁110连接在一起。由于凸起部的存在,在装钉过程中,地板钉可以连接在翼板的宽度方向的中间。根据上述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在减轻重量的同时,还由于凸起部提供了一侧开放的中空部分,便于地板钉在翼板的宽度方向的中间连接地板与上翼板。凸起部115垂直于上翼板111,凸起部115的数量与地板钉的数量一致,凸起部115设置的位置也与地板钉连接的位置一致。在宽度方向上,凸起部115不突出于上翼板111,凸起部115也不突出于下翼板112。这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集装箱的底横梁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装箱的底横梁,底横梁包括水平布置的上翼板、下翼板以及竖向布置且连接在上翼板与下翼板之间的腹板,其特征在于,腹板包括在底横梁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平板部和在垂直于长度方向的宽度方向突出于平板部的中空的凸起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装箱的底横梁,底横梁包括水平布置的上翼板、下翼板以及竖向布置且连接在上翼板与下翼板之间的腹板,其特征在于,腹板包括在底横梁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平板部和在垂直于长度方向的宽度方向突出于平板部的中空的凸起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横梁,其特征在于,平板部和凸起部在底横梁的长度方向交替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横梁,其特征在于,腹板在宽度方向上的厚度小于上翼板和下翼板在竖向方向上的厚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横梁,其特征在于,凸起部为多个,多个凸起部沿底横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横梁,其特征在于,凸起部为多个,多个凸起部在宽度方向上分别向腹板的两侧突出。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底横梁,其特征在于,多个凸起部在宽度方向上交替向腹板的两侧突出。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横梁,其特征在于,在宽度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书林何思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集集团集装箱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