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空集装板拖车上的翻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5437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1 15: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航空集装板拖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航空集装板拖车上的翻板机构,包括外部构件、内部构件、四个横杆和把手,基于挡板、L形翻板、拉簧、顶针、凸轮和触杆之间的联动设计,完成挡板和L形翻板的翻转和固定,实现对集装板的自动锁定和解除。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完成自动弹起,克服人为操作失误,从而避免引起安全事故的航空集装板拖车上的翻板机构。

An airline pallet trailer on the plate turning mechanism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aviation pallet trailer, in particular to a plate turning mechanism on aviation pallet trailer, including external components, internal components, four bar linkage design and handle between the baffle plate and L shaped turning plate, a tension spring, a thimble, cam and a touch rod based on complete baffle plate and L shaped board flip and fixed, automatic lock and release of the pallet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mplete automatic bounce, overcome the human error, so as to avoid accidents caused by the plate turning mechanism of air on the pallet trai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航空集装板拖车上的翻板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集装板拖车领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航空集装板拖车上的翻板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各机场航空公司所使用的航空集装板拖车普遍使用的是需人工翻起的翻板来约束航空集装板的翻板机构,各机场都时有发生操作人员操作时忘记翻起翻板的事情,一旦发生就会造成装满货物的航空集装板在运输途中掉落,轻则引起航班延误、货物破损,严重的还会造成伤人的重大安全事故。故急需一种可完成自动弹起,克服人为操作失误,从而避免引起安全事故的航空集装板拖车上的翻板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完成自动弹起,克服人为操作失误,从而避免引起安全事故的航空集装板拖车上的翻板机构。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中一种航空集装板拖车上的翻板机构,包括外部构件、内部构件、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三横杆、第四横杆和把手,所述外部构件由第一连杆、顶针、凸轮、触杆和第二连杆构成,所述内部构件由挡板、L形翻板和拉簧构成,所述把手的下端与第一横杆相连,呈“L”形,所述第一横杆靠近把手端设有凸轮,所述凸轮与顶针相连,所述顶针与第二连杆相连,所述第一横杆远离把手端与第一连杆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横杆上,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横杆上,所述触杆设于第一连杆的右侧,所述第二连杆与触杆通过第三横杆相连,所述挡板和L形翻板设于铜套内部,所述挡板贯穿铜套左端,所述挡板设于第二横杆的右侧,所述L形翻板设于挡板的右侧,所述铜套的右端通过第四横杆固定在外部构件上,所述拉簧一端固定在第一连杆上,所述拉簧另一端固定在第四横杆上。所述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三横杆和第四横杆通过螺栓固定在外部构件上。所述第一连杆上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均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第二连杆上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均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第二连杆上设有压簧。所述触杆可自由旋转90°。所述挡板可向内翻转。所述翻板机构安装于航空集装板拖车两侧,左右各设一套。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可完成自动弹起,克服人为操作失误,从而避免引起安全事故的航空集装板拖车上的翻板机构。当升降平台将飞机上的航空集装板送入集装板拖车后,耐失误设计的翻板无需人工操作自动弹起约束集装板。当集装板需移出拖车时,又能方便把翻板锁定在平躺位置,移出集装板后翻板自动复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翻板机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挡板2.L形翻板3.拉簧4.把手5.第一连杆6.顶针7.凸轮8.触杆9.第二连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种航空集装板拖车上的翻板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外部构件、内部构件、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三横杆、第四横杆和把手4,外部构件由第一连杆5、顶针6、凸轮7、触杆8和第二连杆9构成,内部构件由挡板1、L形翻板2和拉簧3构成,把手4的下端与第一横杆相连,呈“L”形,第一横杆靠近把手端设有凸轮7,凸轮7与顶针6相连,顶针6与第二连杆9相连,第一横杆远离把手端与第一连杆5相连接,第一连杆5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横杆上,第一连杆5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横杆上,触杆8设于第一连杆5的右侧,第二连杆9与触杆8通过第三横杆相连,挡板1和L形翻板2设于铜套内部,挡板1贯穿铜套左端,挡板1设于第二横杆的右侧,L形翻板2设于挡板1的右侧,铜套的右端通过第四横杆固定在外部构件上,拉簧3一端固定在第一连杆5上,拉簧3另一端固定在第四横杆上。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三横杆和第四横杆通过螺栓固定在外部构件上。第一连杆5上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均通过螺栓固定。第二连杆9上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均通过螺栓固定。第二连杆9上设有压簧。触杆8可自由旋转90°。挡板1可向内翻转。翻板机构安装于航空集装板拖车两侧,左右各设一套。当集装板从一侧推入拖车时,撞到挡板1的斜面;挡板1被压后向内翻转10°,从而带动L形翻板2向外翻转至平躺状态;集装板从平躺状态的自动翻板上滑过,进入拖车内的相应位置;集装板通过挡板1由于拉簧3拉力作用,挡板1和L形翻板2翻转恢复初始锁定状态;此时集装板X向被挡板1约束,Z向被L形翻板2约束,完成锁定。当集装板需移出拖车时,向内扭转把手490°,通过第一连杆5把L形翻板2拉翻转至平躺状态;此时把手4上的凸轮7被顶针6卡住,L形翻板2的平躺状态被锁定;集装板X向的一侧约束被解除,可在X向向外移动;当集装板向外移动撞触到触杆8,触杆8向外旋转,通过第二连杆9拉动顶针6从而解除与凸轮7的锁定,集装板移出拖车后挡板1和L形翻板2翻转恢复初始锁定装状态。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航空集装板拖车上的翻板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航空集装板拖车上的翻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构件、内部构件、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三横杆、第四横杆和把手,所述外部构件由第一连杆、顶针、凸轮、触杆和第二连杆构成,所述内部构件由挡板、L形翻板和拉簧构成,所述把手的下端与第一横杆相连,呈“L”形,所述第一横杆靠近把手端设有凸轮,所述凸轮与顶针相连,所述顶针与第二连杆相连,所述第一横杆远离把手端与第一连杆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横杆上,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横杆上,所述触杆设于第一连杆的右侧,所述第二连杆与触杆通过第三横杆相连,所述挡板和L形翻板设于铜套内部,所述挡板贯穿铜套左端,所述挡板设于第二横杆的右侧,所述L形翻板设于挡板的右侧,所述铜套的右端通过第四横杆固定在外部构件上,所述拉簧一端固定在第一连杆上,所述拉簧另一端固定在第四横杆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空集装板拖车上的翻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构件、内部构件、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三横杆、第四横杆和把手,所述外部构件由第一连杆、顶针、凸轮、触杆和第二连杆构成,所述内部构件由挡板、L形翻板和拉簧构成,所述把手的下端与第一横杆相连,呈“L”形,所述第一横杆靠近把手端设有凸轮,所述凸轮与顶针相连,所述顶针与第二连杆相连,所述第一横杆远离把手端与第一连杆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横杆上,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横杆上,所述触杆设于第一连杆的右侧,所述第二连杆与触杆通过第三横杆相连,所述挡板和L形翻板设于铜套内部,所述挡板贯穿铜套左端,所述挡板设于第二横杆的右侧,所述L形翻板设于挡板的右侧,所述铜套的右端通过第四横杆固定在外部构件上,所述拉簧一端固定在第一连杆上,所述拉簧另一端固定在第四横杆上。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强陈扳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速浦航空地面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