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饲用耐高温微丸酶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14947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饲用耐高温包衣微丸酶的制备方法,所述的饲用耐高温微丸酶,主要由至少一种饲用酶和包覆在外层具有耐高温作用的包衣材料及其他辅料以10.0~80.0∶5~80∶20~100的重量比配制成,使包衣后的饲用酶在饲料加工能耐受制粒和挤压过程中的高温,保持酶的活性,提高酶在动物体内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饲用耐高温微丸酶,属饲料添加剂领域,是一种或多种饲用酶制成的耐高温微丸。
技术介绍
酶制剂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饲料添加剂,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开始饲用酶制剂的研究与应用,并逐步应用到畜、禽、水产动物等各个养殖领域。饲用酶既能促进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动物生长,提高畜禽生产性能,又能防止某些疾病的发生,且无毒、无副作用、无残留。酶是一种由活细胞产生的催化生化反应的蛋白质催化剂,在动物体内消化与新陈代谢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按作用底物的不同可分为蛋白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葡聚糖酶、淀粉酶、果胶酶、植酸酶等,在动物消化道内,将底物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脂肪、多糖等)降解为异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以提高动物生产性能,降低环境污染。但温度、pH值对酶活影响很大,在饲料加工过程中,特别是颗粒饲料,需用高压蒸汽进行调制并挤压成颗粒,温度高达80度以上,以提高饲料的粘性及消毒灭菌。但一般饲用酶在80度以上温度下一分钟基本失活而不起作用。所以要使酶发挥稳定高效的作用,就必须能为改进热稳定性,尤其是含酶饲料的制粒过程中的稳定性,已进行了各种尝试。例如,EP-A-0257996提出通过将酶与主要为谷粉的载体混合制粒,使酶在饲料中稳定化的方法。然而,这种谷粉的载体混合物不适合加工成颗粒。CN1371247提出通过挤压-滚圆的方法制备粒状酶,然后在表面涂覆聚合物的方法,提高酶的热稳定性。所采用的聚合物聚乙二醇(PEG)包覆,这些PEG材料单独包覆是不能增加酶的热稳定性。WO92/12645提出了在称为T颗粒的物质中加入饲料酶。这种T颗粒具有含量为2至40wt%的纤维素。涂层采用无机填料,而且涂覆过程采用多个步骤,交替将高熔点的脂肪或蜡和填料涂覆在T颗粒上。该方法工艺复杂,而且采用脂肪或蜡涂覆,由于涂层的疏水性,使涂覆后的颗粒的溶解性降低。已发现由于这些特殊涂层,颗粒组分的生物利用度下降。因此,仍然需要用于动物饲料中的稳定的酶制剂,该酶制剂便宜,生产工艺简单,并且稳定性好,动物对酶的生物利用度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饲用耐高温微丸酶,使酶在饲料加工过程中能耐受制粒和挤压的高温(80-95℃)而保持良好的酶活,避免在饲料加工过程中的失效,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了酶的作用,减少酶的添加量而降低成本。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方案进行解决,将一种或多种饲用酶用挤压滚圆的方法制成均匀的微丸,然后在微丸酶表面包上耐高温层,制成耐高温微丸。耐高温层的耐高温材料为丙烯酸树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黄原胶、聚乙二醇、海藻酸钠、无机盐、蔗糖、淀粉、乳糖、滑石粉中的任意两种或多种。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研究制备饲用耐高温微丸酶的配方,以及进行规模生产的制备工艺。该工艺不但要更简单,操作简易可行,生产的周期短,而且容易保证产品的质量,同时生产成本也较低。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耐高温微丸酶的制备方法,所述的饲用耐高温微丸酶制备方法采用挤压滚圆成丸法制成微丸,然后包衣;包括步骤一首先将饲用酶混合制成软材,经挤压机制成条状后,在滚圆机内滚圆制成微丸步骤二配制包衣液,在适量的水中,搅拌情况下加入包衣材料混合均匀而制成包衣液;步骤三包衣,将饲用酶微丸置于包衣锅内,均匀喷射已制备好的包衣液进行包衣,制成包衣微丸;步骤四干燥,将包衣后的饲用酶微丸置于30~50℃的干燥箱内或流化床内干燥3~8小时,即得。本专利技术制备饲用耐高温微丸酶的配方,是由适合的聚合物、填充剂以及无机盐按一定的比例组成,其中聚合物为丙烯酸树脂、纤维素、聚乙二醇、聚维酮等无机盐为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硫酸钠、硫酸钾、硫酸钙、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钙等;填充剂为糖、淀粉、糊精、滑石粉、米糠、高岭土等适合用于饲用酶载体的材料。包衣处方的组成按重量比聚合物∶填充剂∶无机盐=1∶0.1-10∶0.1-10。本专利技术规模生产的制备工艺简单,操作简易可行,生产的周期短,而且容易保证产品的质量,同时生产成本也较低。实施例1每1000g微丸酶中含植酸酶 800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10g黄原胶 20g 聚乙二醇 30g滑石粉 50g碳酸钙 90g粘合剂的配制精密称取黄原胶,用水配制成溶液,备用。含酶微丸的制备将酶、滑石粉、碳酸钙混合,用粘合剂制成软材,挤压成条状,滚圆成微丸,干燥即得。包衣液的配制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乙二醇配成水分散体,备用。取上述含药微丸置包衣锅内,锅转速每分钟10~20转,锅内温度为20~40″C,不间断喷包衣液至含酶微丸上,均匀包上一层耐高温薄膜衣,干燥即得。经模拟饲料加工试验,85℃ 1分钟后酶活存活率在85%以上。实施例2每1000g复合酶微丸含复合酶 500g丙烯酸树脂 40g聚乙二醇20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40g滑石粉 40g硫酸钠 160g淀粉100g粘合剂的配制精密称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用水配制成溶液,备用。含酶微丸的制备将酶、滑石粉、淀粉混合,用粘合剂制成软材,挤压成条状,滚圆成微丸,干燥即得。包衣液的配制丙烯酸树脂、聚乙二醇和硫酸钠配成水分散体,备用。取上述含药微丸置包衣锅内,锅转速每分钟10~20转,锅内温度为20~40″C,不间断喷包衣液至含酶微丸上,均匀包上一层耐高温薄膜衣,干燥即得。经模拟饲料加工试验,85℃ 1分钟后酶活存活率在85%以上。权利要求1.一种饲用耐高温包衣微丸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饲用耐高温微丸酶,主要由至少一种饲用酶和包覆在外层具有耐高温作用的包衣材料及其他辅料以10.0~80.0∶5~80∶20~100的重量比配制成,耐高温包衣材料为丙烯酸树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黄原胶、乙基纤维素、阿拉伯胶、蔗糖、淀粉、滑石粉、乳糖、聚乙二醇、无机盐和海藻酸钠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用耐高温微丸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盐为硫酸钠、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钾、氯化钾、硫酸钙、碳酸钙、氯化钙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用耐高温微丸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衣材料首选为丙烯酸树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碳酸钠、硫酸钾、滑石粉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4.,其特征于所述的饲用耐高温微丸酶制备方法采用挤压滚圆成丸法制成微丸,然后包衣;包括步骤一首先将饲用酶混合制成软材,经挤压机制成条状后,在滚圆机内滚圆制成微丸;步骤二配制包衣液,在适量的水中,搅拌情况下加入包衣材料混合均匀而制成包衣液;步骤三包衣,将饲用酶微丸置于包衣锅内,均匀喷射已制备好的包衣液进行包衣,制成包衣微丸;步骤四干燥,将包衣后的饲用酶微丸置于30~50℃的干燥箱内或流化床内干燥3~8小时,即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用耐高温微丸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本专利技术制备饲用耐高温微丸酶的配方,是由适合的聚合物、填充剂以及无机盐按一定的比例组成,其中聚合物为丙烯酸树脂、纤维素、聚乙二醇、聚维酮等;无机盐为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硫酸钠、硫酸钾、硫酸钙、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钙等;填充剂为糖、淀粉、糊精、滑石粉、米糠、高岭土等适合用于饲用酶载体的材料。包衣处方的组成按重量比聚合物∶填充剂∶无机盐=1∶0.1-10∶0.1-1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用耐高温微丸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衣后的微丸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饲用耐高温包衣微丸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饲用耐高温微丸酶,主要由至少一种饲用酶和包覆在外层具有耐高温作用的包衣材料及其他辅料以10.0~80.0∶5~80∶20~100的重量比配制成,耐高温包衣材料为丙烯酸树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黄原胶、乙基纤维素、阿拉伯胶、蔗糖、淀粉、滑石粉、乳糖、聚乙二醇、无机盐和海藻酸钠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明李俊尧麦耀权陈志诚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天翼医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