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形螺母扣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4911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1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球形螺母扣件。球形螺母扣件,包括扣件本体;所述扣件本体为直板多次弯折而成,直板先形成第一平直部,再向下弯折度形成第二弯折部、再向右弯折度形成第三弯折部、再向上弯折度形成第四弯折部、再向左弯折度形成第五弯折部;所述直板的第一平直部的底侧设置有定位卡圈;所述第三弯折部上穿设有吊筋;所述吊筋的顶端穿过第三弯折部后连接有球形螺母;所述球形螺母的球面朝下卡在第三弯折部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球形螺母扣件,固定后,吊筋可旋转调节,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调节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Spherical nut faste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球形螺母扣件
本技术涉及建筑装饰工具领域,特别是涉及球形螺母扣件。
技术介绍
射钉是利用发射空包弹产生的火药燃气作为动力,打入建筑体的钉子。通常由一颗钉子加齿圈或塑料定位卡圈构成,现有市场上的射钉射入混凝土后,其附带连接件无法调整吊筋的角度,若射钉距离有细微偏差,则必须重新打钉,无法调整,极其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球形螺母扣件,固定后,吊筋可旋转调节,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调节方便,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球形螺母扣件,它包括扣件本体;所述扣件本体为直板多次弯折而成,直板先形成第一平直部,再向下弯折度形成第二弯折部、再向右弯折度形成第三弯折部、再向上弯折度形成第四弯折部、再向左弯折度形成第五弯折部;所述直板的第一平直部的底侧设置有定位卡圈;所述第三弯折部上穿设有吊筋;所述吊筋的顶端穿过第三弯折部后连接有球形螺母;所述球形螺母的球面朝下卡在第三弯折部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球形螺母扣件,固定后,吊筋可旋转调节,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调节方便,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球形螺母扣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球形螺母扣件,它包括扣件本体;所述扣件本体为直板多次弯折而成,直板先形成第一平直部1,再向下弯折90度形成第二弯折部2、再向右弯折90度形成第三弯折部3、再向上弯折90度形成第四弯折部4、再向左弯折90度形成第五弯折部5;所述直板的第一平直部1的底侧设置有定位卡圈6;所述第三弯折部3上穿设有吊筋9;所述吊筋9的顶端穿过第三弯折部3后连接有球形螺母4;所述球形螺母4的球面朝下卡在第三弯折部3上。本实施例的球形螺母扣件的吊筋穿过球形螺母扣件,上方使用球形螺母固定吊筋,在底下可自由调节吊筋的角度。本实施例的球形螺母扣件,固定后,吊筋可旋转调节,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调节方便,提高工作效率。上述实施例不应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转换的方式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球形螺母扣件

【技术保护点】
球形螺母扣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扣件本体;所述扣件本体为直板多次弯折而成,直板先形成第一平直部,再向下弯折度形成第二弯折部、再向右弯折度形成第三弯折部、再向上弯折度形成第四弯折部、再向左弯折度形成第五弯折部;所述直板的第一平直部的底侧设置有定位卡圈;所述第三弯折部上穿设有吊筋;所述吊筋的顶端穿过第三弯折部后连接有球形螺母;所述球形螺母的球面朝下卡在第三弯折部上。

【技术特征摘要】
1.球形螺母扣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扣件本体;所述扣件本体为直板多次弯折而成,直板先形成第一平直部,再向下弯折度形成第二弯折部、再向右弯折度形成第三弯折部、再向上弯折度形成第四弯折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飞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鼎优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