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装置及卡勾支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4421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16:35
一种按键装置包含底板、至少一卡勾结构、键帽以及连接组件。底板具有底面以及顶面,以及连通底面与顶面的至少一第一通孔以及至少一第二通孔。卡勾结构包含固定部、凸块以及衔接部。固定部抵靠底面。凸块连接于固定部,并经由第一通孔穿出顶面。衔接部连接于固定部,并由底面经由第二通孔穿出顶面。键帽位于底板上方。连接组件连接于衔接部与键帽之间,并配置以导引键帽朝向或远离底板移动。

Key device and card rack

A key device comprises a base plate, at least one hook structure, the key cap and connecting components. The bottom plate has the bottom surface and the top surface, and at least one first pass hole of the connected bottom surface and the top surface and at least one second through holes. The hook structure consists of a fixed part, a convex block, and a connecting part. The fixed part is against the bottom. The convex block is connected to the fixed part and through the first through hole through the top surface. The connecting part is connected to the fixed part and through the bottom through the second hole through the top surface. The floor above the cap. The connection component is connected to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part and the cap, and is configured to guide the floor movement toward or away from the ca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按键装置及卡勾支架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按键装置及卡勾支架。
技术介绍
就目前个人计算机的使用习惯而言,按键装置为不可或缺的输入设备之一,用以输入文字或数字。不仅如此,举凡日常生活所接触的消费级电子产品或是工业界使用的大型加工设备,皆需设有按键结构作为输入设备,以操作上述的电子产品与加工设备。对于按键装置上的按键来说,为了平衡用户在每一个按键上的施力,通常会在按键的键帽之下设置一种支撑组件,用以引导键帽做垂直移动。因此,不论施力于键帽的侧边或角落,都能将施力平均地分散于整个键帽面上,使得按下整个按键变得很简单,也让用户更容易地操作按键。举例来说,现有的剪刀式支撑组件由两支撑件相互交错设置形成。当前的笔记本电脑日新月异,其多朝向轻量化与薄型化等方向发展。然而,在减重议题上,采用现有剪刀式支撑组件搭配金属基板的架构恐怕无法满足需求。举例来说,若在前述架构上通过减薄金属基板的厚度来满足减轻重量的需求,则金属基板的强度也随之降低,这将导致金属基板无法进行诸如冲压、折弯等加工工艺,且即使进行了也无法顾及机械强度。因此,如何提出一种可解决上述问题的按键装置,是目前业界亟欲投入研发资源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之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有效减轻整体重量的按键装置以及用以组装按键装置的卡勾支架。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依据本技术之一实施方式,一种按键装置包含底板、至少一卡勾结构、键帽以及连接组件。底板具有底面以及顶面,以及连通底面与顶面的至少一第一通孔以及至少一第二通孔。卡勾结构包含固定部、凸块以及衔接部。固定部抵靠底面。凸块连接于固定部,并经由第一通孔穿出顶面。衔接部连接于固定部,并由底面经由第二通孔穿出顶面。键帽位于底板上方。连接组件连接于衔接部与键帽之间,并配置以导引键帽朝向或远离底板移动。于本技术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底板还具有至少一凸包。凸包由底面朝向顶面凸出形成。第一通孔位于凸包的顶部。固定部与凸包相互嵌合。于本技术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固定部背对凸包的表面与底面实质上共平面。于本技术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凸包邻接第二通孔。衔接部抵靠第二通孔远离凸包的内缘。于本技术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凸包的顶部具有凹陷。凹陷由顶面朝向底面凹下形成。于本技术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凸块包含颈部以及头部。颈部连接于固定部,并穿入第一通孔。头部连接于颈部,至少部分地位于凹陷中,并至少部分地覆盖第一通孔。于本技术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衔接部具有枢接孔。连接组件具有枢接轴。枢接轴与枢接孔相枢接。于本技术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衔接部具有相对的上限位部以及下限位部。连接组件具有滑动轴。滑动轴衔接于上限位部与下限位部之间。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依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一种用于前述的按键装置的组装的卡勾支架包含支架本体、多个连结件以及多个卡勾结构。连结件连接于支架本体。每一卡勾结构包含固定部以及凸块。固定部具有面向支架本体的第一表面以及远离支架本体的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与对应的连结件连接。凸块连接于固定部的第二表面。于本技术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固定部的第一表面实质上共平面。于本技术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支架本体具有相邻接的抵靠面以及侧表面。连结件连接于侧表面。卡勾结构位于抵靠面的同一侧。于本技术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固定部的第一表面与抵靠面实质上共平面。于本技术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每一连结件包含延伸部以及渐缩部。延伸部连接于支架本体。渐缩部具有宽端以及窄端。宽端连接于延伸部。窄端连接于对应的固定部的第一表面。综上所述,在本技术的按键装置中,底板具有由其底面朝向顶面凸出形成的凸包,而卡勾结构部分地嵌合于凸包内,并部分地穿过底板而与连接组件相连接,以取代现有金属基板上冲压而成的卡勾。由于本技术的卡勾结构可提供足够的机械强度,因此与其结合的底板可进行厚度的缩减,最终达成有效减轻按键装置整体重量的目的。此外,在本技术的按键装置的生产流程中,可利用本技术的卡勾支架将多个卡勾结构一次性地由下往上嵌合于底板上的多个凸包内,再将卡勾支架的支架本体去除,进而可降低本技术的按键装置的组装难度,并有效地节省组装时间。以上所述仅用以阐述本技术所欲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及其产生的功效等等,本技术的具体细节将在下文的实施方式及相关图式中详细介绍。附图说明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图式的说明如下:图1为绘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按键装置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绘示图1中的按键装置的爆炸图。图3为绘示图1中的底板与卡勾结构于一实施方式中的局部剖视图。图4为绘示图1中的底板与卡勾结构于另一实施方式中的局部剖视图。图5为绘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卡勾支架的立体图。图6为绘示图5中的卡勾支架沿着线段6-6的局部剖视图。图7A至图7C为绘示利用卡勾支架将卡勾结构嵌合至底板的不同组装阶段的示意图。图8为绘示图7C所示的结构的局部放大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00:按键装置110:底板111:底面112:顶面113a:第一通孔113b:第二通孔113b1:内缘114、114’:凸包114a:凹陷120A、120B、120B’:卡勾结构121:固定部121a:第一表面121b:第二表面122、122’:凸块122a:颈部122b、122b’:头部123A、123B:衔接部123A1:枢接孔123B1:上限位部123B2:下限位部123B3:连接部130:电路板140:键帽150:连接组件151:第一连接件151a:第一枢接轴151b:第一滑动轴152:第二连接件152a:第二滑动轴152b:第二枢接轴160:复位件200:卡勾支架210:支架本体210a:抵靠面210b:侧表面220:连结件221:延伸部222:渐缩部222a:宽端222b:窄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公开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现有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之。请参照图1至图3。图1为绘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按键装置100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绘示图1中的按键装置100的爆炸图。图3为绘示图1中的底板110与卡勾结构120B于一实施方式中的局部剖视图。以下将详细说明按键装置100所包含的元件的结构、功能以及各元件之间的连接与作动关系。如图1至图3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按键装置100包含底板110、两个卡勾结构120A(图2中仅标示一个作为代表)、两个卡勾结构120B(图2中仅标示一个作为代表)、电路板130、键帽140、连接组件150以及复位件160。底板110具有底面111以及顶面112,以及连通底面111与顶面112的多组第一通孔113a与第二通孔113b的组合。卡勾结构120A包含固定部121、凸块122以及衔接部123A。卡勾结构120B包含固定部121、凸块122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按键装置及卡勾支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底板,具有一底面以及一顶面,以及连通该底面与该顶面的至少一第一通孔以及至少一第二通孔;至少一卡勾结构,包含:一固定部,抵靠该底面;一凸块,连接于该固定部,并经由该第一通孔穿出该顶面;以及一衔接部,连接于该固定部,并由该底面经由该第二通孔穿出该顶面;一键帽,位于该底板上方;以及一连接组件,连接于该衔接部与该键帽之间,并配置以导引该键帽朝向或远离该底板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底板,具有一底面以及一顶面,以及连通该底面与该顶面的至少一第一通孔以及至少一第二通孔;至少一卡勾结构,包含:一固定部,抵靠该底面;一凸块,连接于该固定部,并经由该第一通孔穿出该顶面;以及一衔接部,连接于该固定部,并由该底面经由该第二通孔穿出该顶面;一键帽,位于该底板上方;以及一连接组件,连接于该衔接部与该键帽之间,并配置以导引该键帽朝向或远离该底板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底板还具有至少一凸包,该凸包由该底面朝向该顶面凸出形成,该第一通孔位于该凸包的顶部,且该固定部与该凸包相互嵌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部背对该凸包的一表面与该底面实质上共平面。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凸包邻接该第二通孔,并且该衔接部抵靠该第二通孔远离该凸包的一内缘。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凸包的顶部具有一凹陷,并且该凹陷由该顶面朝向该底面凹下形成。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凸块包含:一颈部,连接于该固定部,并穿入该第一通孔;以及一头部,连接于该颈部,至少部分地位于该凹陷中,并至少部分地覆盖该第一通孔。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朝进詹俊傑翁欣进曾宜勳
申请(专利权)人:群光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