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湘潭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微通道热管和相变材料结合的电池热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143022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16: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微通道热管和相变材料结合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多个电池单体、微通道热管、开有通孔的箱体、箱盖、焊接在箱体侧壁的翅片、夹板。所述微通道热管包括多个蒸发端和冷凝端,所述蒸发端与电池单体间隔设置,所述蒸发端并联与冷凝端形成回路,所述电池单体与蒸发端通过夹板间隔开来,两个夹板之间填充相变材料,所述冷凝端通过箱体上的通孔伸出到外面并安装在所述翅片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散热量大、散热效率高、散热速率快、成本低、安全性高、节能环保、结构简单等优点。

A battery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microchannel heat pipe and phase change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微通道热管和相变材料结合的电池热管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动力电池热管理
,尤其是指一种基于微通道热管和相变材料结合的电池热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环境和能源问题,电动汽车得到飞速发展。电动汽车具有零排放、噪声低、高效率、能耗低、维修方便等优点,但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散热问题是一个重要且急需解决的国际问题。目前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都是由多个电池单体组成的电池组结构,电池单体之间的热量很难散发出去,导致电池工作环境温度升高。高温工作环境对动力电池的性能和寿命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当环境温度超过60℃时,动力电池的性能会急剧下降,严重时甚至会使动力电池爆炸。因此,对电池组进行热管理,控制电池运行的环境温度是十分有必要的。目前,动力电池的冷却方式主要有:风冷、液冷、相变材料冷却以及热管冷却。风冷是最简单方便的一种,但其冷却表面换热系数低,冷却速度慢,难以满足动力电池对环境温度快速变化的需求。液冷有很好的冷却效果,但其对材料的密封性要求很高,存在漏液的风险。相变材料冷却有良好的均温性能,但其可能在循环过程中存在热物理性质退化的问题,性能会逐步退化,使用寿命较短。热管冷却可以满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微通道热管和相变材料结合的电池热管理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微通道热管和相变材料结合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开有通孔(1)的箱体(2)和箱盖(3),箱体(2)中装有多个电池单体(5)、微通道热管(4)以及多个夹板(8),所述微通道热管(4)包括多个并联的蒸发端(9)和冷凝端(10),所述箱体的三个侧壁面上密布着翅片(7),所述蒸发端(9)与所述电池单体(5)间隔设置,所述夹板(8)设置在蒸发端(9)和电池单体之间并作密封处理,所述两个夹板(8)与蒸发端(9)之间填充相变材料(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微通道热管和相变材料结合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开有通孔(1)的箱体(2)和箱盖(3),箱体(2)中装有多个电池单体(5)、微通道热管(4)以及多个夹板(8),所述微通道热管(4)包括多个并联的蒸发端(9)和冷凝端(10),所述箱体的三个侧壁面上密布着翅片(7),所述蒸发端(9)与所述电池单体(5)间隔设置,所述夹板(8)设置在蒸发端(9)和电池单体之间并作密封处理,所述两个夹板(8)与蒸发端(9)之间填充相变材料(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通道热管和相变材料结合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并联的蒸发端(9)与冷凝端(10)形成回路,所述蒸发端(9)包括两个分流管(12)和多个微通道(11),所述冷凝端(10)通过箱体(2)上的通孔(1)伸出到箱体(2)外,并安装在箱体(2)外侧壁的翅片(7)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通道热管和相变材料结合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8)通过绝缘导热粘合剂固定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为标李聪聂昌达彭德其
申请(专利权)人:湘潭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