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内饰件生产用注塑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3882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1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件生产用注塑模,涉及汽车内饰件生产领域,该汽车内饰件生产用注塑模,主要包括上模具、下模具、排气脱模机构和CO2气体冷却系统,上模具、下模具之间形成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通过导柱与上模具,上模具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导柱的导套,所述下模具包括下模板、垫块和下模座板,下模板与垫块一端连接,垫块另一端与下模座板连接,所述排气脱模机构均布在型腔两侧,一侧各有两个,所述CO2气体冷却系统设于上模具和下模具中。

A injection mould for automobile interior decora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obile interior mold production, involved in the production of automotive interior parts, using the injection mold production of the automotive interior parts, mainly comprising an upper die and a lower die, the exhaust gas cooling system and demoulding mechanism of CO2, forming a cavity between the upper die and the lower di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lower mold through the guide column and die, die is provided with a guide sleev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guiding column, the lower mould comprises a lower die plate, a cushion block and a lower die base plate, the lower mold and pad connected to one end of the cushion block,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die base plate, wherein the exhaust ejection mechanism is evenly distributed on the cavity side. Two each side of the CO2 gas cooling system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die and the lower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内饰件生产用注塑模
本技术涉及汽车内饰件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内饰件生产用注塑模。
技术介绍
在汽车行业的发展中,对塑料件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而现有塑料制品塑件质量和生产效率不够良好,仍存在填充不足,内应力高,存在气泡变形、力学性能较差等等现象,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注塑模具排气系统和冷却系统不够良好,塑料模具排气不良,型腔中的气体受到压缩,产生很大的反压力,正是这种反压力阻止了熔融塑料的正常快速充模,使得注塑成型变得困难,目前注塑人员常采用提高注塑压力的方法,这样导致了保压时间延长,成型周期延滞,生产效率降低,注塑机耗能增加等等后果,模具冷却系统的设计和优化对于塑料注射成型至关重要,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冷却系统的设计就已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但是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传统冷却技术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在总结传统经验的基础上,开发新的注塑模具冷却技术成为未来注塑行业的主要任务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内饰件生产用注塑模,通过排气脱模机构和CO2气体冷却系统,提高塑件成型质量和成型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内饰件生产用注塑模,主要包括上模具、下模具、排气脱模机构和CO2气体冷却系统,上模具、下模具之间形成空腔,所述下模具通过导柱与上模具,上模具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导柱的导套,所述下模具包括下模板、垫块和下模座板,下模板与垫块一端连接,垫块另一端与下模座板连接,所述排气脱模机构均布在型腔两侧,一侧各有两个,所述CO2气体冷却系统设于上模具和下模具中。优选的,所述的排气脱模机构包括活塞套、活塞杆、活塞和气缸,活塞套固定在下模具中,活塞杆设于活塞套中,活塞杆上装有3个活塞,气缸与活塞杆连接。优选的,所述的CO2气体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气管和热电偶,冷却气管与热电偶均匀分布在上模具、下模具中。优选的,所述的活塞套靠近型腔一段两端各有一个排气口和一个进气口,排气口与抽真空装置相连接,进气口与高压供气系统连接。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汽车内饰件生产用注塑模,通过排气脱模机构,同时实现排气和脱模功能,无需专门脱模机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减少注塑机耗能,提高生产效率,CO2气体冷却系统采用分区冷却,将模具划分为不同的冷却区域,并在各个区域安装热电偶,有效控制模腔表面温度,大幅度提高了冷却效率,成型塑件质量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导柱导套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排气脱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上模具、2—冷却气管、3—排气脱模机构、4—下模板、5—垫块、6—下模座板、7—活塞杆、8—进气口、9—排气口、10—活塞、11—活塞套、12—气缸、19—导柱、20—导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图1、图2和图3出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汽车内饰件生产用注塑模,主要包括上模具1、下模具、排气脱模机构3和CO2气体冷却系统,上模具1、下模具之间形成空腔,所述下模具通过导柱与上模具1,上模具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导柱的导套20,所述下模具包括下模板4、垫块5和下模座板6,下模板4与垫块5一端连接,垫块5另一端与下模座板6连接,所述排气脱模机构3均布在型腔两侧,一侧各有两个,所述CO2气体冷却系统设于上模具1和下模具中,所述的排气脱模机构3包括活塞套11、活塞杆7、活塞10和气缸12,活塞套11固定在下模具中,活塞杆7设于活塞套11中,活塞杆7上装有3个活塞10,气缸12与活塞杆7连接,所述的活塞套11靠近型腔一段两端各有一个排气口9和一个进气口8,排气口9与抽真空装置相连接,进气口8与高压供气系统连接,当上模具1、下模具合模时,关闭进气口8,活塞杆7随着气缸12运动,型腔与活塞套11相通,3个活塞10隔绝外面气体和灰尘,抽真空装置通过活塞套的排气口9对型腔抽真空,抽完后,活塞杆7复位,开模时,关闭排气口9,活塞杆7随着气缸12运动,型腔与活塞套11相通,高压供气系统通过进气口8吹出塑件,所述的CO2气体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气管2和热电偶,冷却气管与热电偶均匀分布在上模具、下模具中。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技术结构的汽车内饰件生产用注塑模,通过排气脱模机构,同时实现排气和脱模功能,无需专门脱模机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减少注塑机耗能,提高生产效率,CO2气体冷却系统采用分区冷却,将模具划分为不同的冷却区域,并在各个区域安装热电偶,有效控制模腔表面温度,大幅度提高了冷却效率,成型塑件质量高。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内饰件生产用注塑模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内饰件生产用注塑模,主要包括上模具、下模具、排气脱模机构和CO2气体冷却系统,上模具、下模具之间形成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通过导柱与上模具,上模具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导柱的导套,所述下模具包括下模板、垫块和下模座板,下模板与垫块一端连接,垫块另一端与下模座板连接,所述排气脱模机构均布在型腔两侧,一侧各有两个,所述CO2气体冷却系统设于上模具和下模具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内饰件生产用注塑模,主要包括上模具、下模具、排气脱模机构和CO2气体冷却系统,上模具、下模具之间形成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通过导柱与上模具,上模具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导柱的导套,所述下模具包括下模板、垫块和下模座板,下模板与垫块一端连接,垫块另一端与下模座板连接,所述排气脱模机构均布在型腔两侧,一侧各有两个,所述CO2气体冷却系统设于上模具和下模具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件生产用注塑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元柱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博元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