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降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3550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1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沉降槽,包括槽体,在槽体上部内壁上设有溢流堰,槽体的底部设有出浆口;在槽体内部设有刮泥机,刮泥机包括传动立轴和刮泥悬臂,传动立轴竖直设于槽体中部,传动立轴的上部与设于槽体外部的传动装置传动连接,传动立轴的下部设有刮泥悬臂;在刮泥悬臂靠近槽体内壁的一端竖直设有第一扰流机构。在刮泥机悬臂末端加装与槽体内壁贴合的第一扰流机构,刮泥机在旋转过程中,第一扰流机构对槽体内壁附近的液体起到扰流作用,有效防止了槽体内壁垢片的形成;同时在刮泥机悬臂中部安装了上部与溢流堰外壁贴合的第二扰流机构,刮泥机在旋转过程中,第二扰流机构对溢流堰外壁附近的液体起到扰流作用,有效防止了溢流堰外壁垢片的形成。

A settling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沉降槽
:本技术涉及一种沉降槽,属于固液分离装置领域。
技术介绍
:沉降槽是固液分离的重要设备,处在公用工程环节中的重要环节,在日常生产过程中用于处理系统水中的细小颗粒。沉降槽中设有刮泥机,上清液从沉降槽侧壁上设置的溢流堰上排走;当刮泥机遇到障碍物或转矩大于设计转矩时,转矩传感器发出报警,同时提升装置启动,提升刮泥机,防止刮板机的损坏。由于沉降槽处理的水中含有钙离子,在实际运行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沉降槽内壁及溢流堰壁上都会出现越来越厚的结垢层,这些垢片在运行中极易脱落,脱落的垢片堵塞底部出浆口后,直接造成刮泥机停机而无法启动;此外,脱落的垢片聚集在沉降槽下部,容易卡住刮泥机,无法提升跳车,导致沉降槽不能正常运行,系统水质恶化,影响气化稳定运行,也将导致气化装置必须停车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避免因结垢导致频繁停车处理的沉降槽。本技术的目的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沉降槽,包括槽体,在所述槽体上部内壁上设有溢流堰,所述槽体的底部设有出浆口;在所述槽体内部设有刮泥机,所述刮泥机包括传动立轴和刮泥悬臂,所述传动立轴竖直设于所述槽体中部,所述传动立轴的上部与设于所述槽体外部的传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传动立轴的下部设有所述刮泥悬臂;在所述刮泥悬臂上设有刮耙,在所述刮泥悬臂靠近槽体内壁的一端竖直设有第一扰流机构。进一步的,在所述刮泥悬臂的中部竖直设有第二扰流机构,所述第二扰流机构的上端高于所述溢流堰的底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扰流机构为竖直设置的扰流杆或扰流板,在本技术工作时,所述第一扰流机构与所述槽体内壁贴合,防止所述槽体内壁上垢片的形成。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扰流机构为竖直设置的扰流杆或扰流板,在本技术工作时,所述第一扰流机构与所述溢流堰内壁贴合,防止所述溢流堰上垢片的形成。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电机和减速机,所述电机、所述减速机和所述传动立轴顺次传动连接。进一步的,其还包括工作桥梁,所述工作桥梁设于所述槽体上方,所述传动装置固定设于所述工作桥梁上。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在刮泥机悬臂末端加装与槽体内壁贴合的第一扰流机构,刮泥机在旋转过程中第一扰流机构对槽体内壁附近的液体起到扰流作用,有效防止了槽体内壁垢片的形成;同时在刮泥机悬臂中部安装了上部与溢流堰外壁贴合的第二扰流机构,刮泥机在旋转过程中第二扰流机构对溢流堰外壁附近的液体起到扰流作用,有效防止了溢流堰外壁垢片的形成。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实施例1一种沉降槽结构示意图。图中:槽体1,工作桥梁2,电机3,减速机4,溢流堰5,出浆口6,刮泥机7,传动立轴8,刮泥悬臂9,刮耙10,第一扰流杆11,第二扰流杆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沉降槽,包括槽体1和设于槽体1上方的工作桥梁2,在工作桥梁2上设有电机3和减速机4,电机3的输出轴和减速机4的输入轴同轴连接;在槽体1上部的内壁上设有溢流堰5,槽体1的底部设有出浆口6;在槽体1内部设有刮泥机7,刮泥机7包括传动立轴8和刮泥悬臂9,传动立轴8竖直设于槽体1中部,传动立轴8的上部与减速机4的输出轴同轴连接,传动立轴8的下部设有刮泥悬臂9;在刮泥悬臂9上设有刮耙10,在刮泥悬臂9靠近槽体1内壁的一端竖直设有与槽体1内壁贴合的第一扰流杆11,防止槽体1内壁上垢片的形成;在刮泥悬臂9的中部竖直设有第二扰流杆12,第二扰流杆12的上端高于溢流堰5的底部,第二扰流杆12的上部与溢流堰5的外壁贴合,防止溢流堰5上垢片的形成。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电机3经减速机4减速后,带动槽体1内的刮泥机7缓慢转动,刮泥机7的刮耙10旋转将槽体1底部沉降的细渣向中心移动,在重力作用下细渣集中到槽体1底部中心集泥坑内排出;第一扰流杆11与槽体1内壁贴合,刮泥机7在旋转过程中第一扰流杆11对槽体1内壁附近的液体起到扰流作用,防止其在槽体1内壁形成垢片;同时第二扰流杆12的上部与溢流堰5外壁贴合,刮泥机7在旋转过程中第二扰流杆12对溢流堰5外壁附近的液体起到扰流作用,防止其在溢流堰5外壁形成垢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沉降槽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沉降槽,包括槽体,在所述槽体上部内壁上设有溢流堰,所述槽体的底部设有出浆口;在所述槽体内部设有刮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泥机包括传动立轴和刮泥悬臂,所述传动立轴竖直设于所述槽体中部,所述传动立轴的上部与设于所述槽体外部的传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传动立轴的下部设有所述刮泥悬臂;在所述刮泥悬臂上设有刮耙,在所述刮泥悬臂靠近槽体内壁的一端竖直设有第一扰流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降槽,包括槽体,在所述槽体上部内壁上设有溢流堰,所述槽体的底部设有出浆口;在所述槽体内部设有刮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泥机包括传动立轴和刮泥悬臂,所述传动立轴竖直设于所述槽体中部,所述传动立轴的上部与设于所述槽体外部的传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传动立轴的下部设有所述刮泥悬臂;在所述刮泥悬臂上设有刮耙,在所述刮泥悬臂靠近槽体内壁的一端竖直设有第一扰流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沉降槽,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刮泥悬臂的中部竖直设有第二扰流机构,所述第二扰流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广庆张海国李亚民任增辉李攀
申请(专利权)人:新能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