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持不同润滑工况的连续供给精密微量润滑泵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加工中微量润滑润滑剂供给泵,特别涉及一种支持不同润滑工况的连续供给精密微量润滑泵。
技术介绍
传统机加工采用大量乳化液、切削油、冷却剂等对加工区进行冷却润滑,这种冷却润滑方式利用率低、增加了巨额加工生产成本,而且报废的冷却液如果处理不当将对环境造成极大的伤害。干式加工技术是最早出现的一种绿色环保加工技术,它起源于汽车工业。已成功应用于车削、铣削、钻削和镗削等机械加工中。它不是简单的完全摒弃切削液,而是在保证零件加工精度和刀具使用寿命的前提下,废除切削液的使用。然而干式加工并没有解决切削区冷却问题,造成了工件表面烧伤、表面完整性恶化等问题。微量润滑技术代替浇注乳化液、干式加工技术已经成为必然趋势,适应了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它是指将微量的润滑液、水和具有一定压力的气体混合雾化后,喷射到切削区起到冷却润滑作用的一种技术。水和高压气体起到冷却作用,油起到润滑切削区、延长刀具寿命的作用。目前对微量润滑技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其中对微量润滑供给泵的设计研发成为微量润滑技术实现的重要内容。虽然很多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支持不同润滑工况的连续供给精密微量润滑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系统、气源处理器、驱动系统、油杯、水泵、二位三通电磁阀、水箱和乳化液储存箱;所述泵系统包括泵体,所述泵体的上侧为进油腔,所述进油腔与泵体内的两个并行设置的活塞缸相连,所述活塞缸的后侧为活塞缸入口,前侧为活塞缸出口,所述活塞缸入口与活塞装置相连,所述活塞缸出口通过下侧的油路连接横孔与泵体输出孔相连,所述泵体输出孔的后侧与水孔相连,右侧与泵体气源入口相连,所述泵体输出孔内安装有泵芯,所述泵芯具有混合腔,所述混合腔内壁分布有双头的螺旋导向凸体,且所述混合腔与水孔轴向密封连接,所述油路连接横孔的右侧设有泵体溢流阀控制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持不同润滑工况的连续供给精密微量润滑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系统、气源处理器、驱动系统、油杯、水泵、二位三通电磁阀、水箱和乳化液储存箱;所述泵系统包括泵体,所述泵体的上侧为进油腔,所述进油腔与泵体内的两个并行设置的活塞缸相连,所述活塞缸的后侧为活塞缸入口,前侧为活塞缸出口,所述活塞缸入口与活塞装置相连,所述活塞缸出口通过下侧的油路连接横孔与泵体输出孔相连,所述泵体输出孔的后侧与水孔相连,右侧与泵体气源入口相连,所述泵体输出孔内安装有泵芯,所述泵芯具有混合腔,所述混合腔内壁分布有双头的螺旋导向凸体,且所述混合腔与水孔轴向密封连接,所述油路连接横孔的右侧设有泵体溢流阀控制孔,所述泵体溢流阀控制孔与油路溢流阀相连;所述驱动系统通过连接螺栓固定于泵体后侧,所述驱动系统包括驱动箱体以及安装于箱体内的内槽凸轮、凸轮轴、驱动小齿轮和步进电动机I;所述步进电机I通过驱动箱体左侧的电机固定侧板实现安装定位,所述驱动小齿轮与步进电动机I的电机轴相配合安装,所述内槽凸轮安装于凸轮轴上并与驱动小齿轮相啮合,所述内槽凸轮上还配合连接有两个交替往复运动的活塞装置;所述水泵安装于驱动箱体内,且依靠箱体实现一端的密封,所述水泵包括水泵基体和水泵端盖,所述水泵端盖安装于水泵基体左侧,实现对水泵另一端的密封,所述水泵基体后侧连接有水泵输入接头,所述水泵输入接头通过水泵输入口与泵腔相连,所述泵腔通过水泵输出口与水泵前侧的水泵输出接头相连,所述泵腔内安装有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位于从动齿轮下侧采用步进电机II进行驱动,所述泵腔采用水泵密封圈进行密封,所述水泵输出口还与水泵基体上侧的水泵溢流阀控制口相连,所述水泵溢流阀控制口与水泵溢流阀相连,所述水泵溢流阀控制口左侧还设有泄水口;所述气源处理器通过双向接头与泵体气源入口相连;所述油杯通过油杯接头与泵体的进油腔相连;所述水箱和乳化液储存箱与二位三通电磁阀相连,所述二位三通电磁阀与驱动箱体的水输入接头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持不同润滑工况的连续供给精密微量润滑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导向凸体的螺旋角为α,α的取值范围为10°~50°,所述螺旋导向凸体的截面为三角形,突出高度为混合腔孔径D的1/8~1/4;所述泵芯上设有切向孔,切向孔的轴心线与泵芯的轴心线夹角与螺旋导向凸体的螺旋角相同,所述切向孔将泵芯混合腔与外侧连通,所述外侧为泵芯与泵体输出孔配合形成的润滑油环腔,润滑油通过切向孔后沿螺旋导向凸体的导向切向进入混合腔,与从混合腔轴向进入的水进行水油混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持不同润滑工况的连续供给精密微量润滑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芯混合腔外依次连接有输出接头和输出气源快接头,所述输出接头具有外螺纹和内螺纹,外螺纹与泵体输出孔相连,内螺纹与输出气源快接头相连,所述输出气源快接头设有输出接头内孔和轴向均匀分布的输出接头气入口,所述输出接头气入口用于高压气体的转向传递。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支持不同润滑工况的连续供给精密微量润滑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腔的出口端连接有系统输出液管,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彦彬,李长河,贾东洲,杨敏,李润泽,张乃庆,纪合聚,邴召荣,侯亚丽,吴启东,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