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滑型导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30661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06: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滑型导轨,包括导轨主体、防尘外壳、减振层、底座、安装架、橡胶板、金属板、旋钮、压力传感器、控制器、独立电源、复位弹簧、减振垫、转动电机,所述导轨主体顶端通过螺丝与防尘外壳固定连接,且防尘外壳顶端表面左右两侧均设有安装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一种防滑型导轨,设计科学合理,本防滑型导轨可通过控制器控制转动电机从而带动螺栓转动,使螺栓拖动减振垫向上移动,可有效的固定滑动到此的物体,避免在使用时发生滑动给工作带来不便,且旋钮通过旋转改变橡胶板和金属板,从而调节导轨的摩擦力,有效的稳定了物体在此位置的滑动。

An antiskid guide rai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kid type guide rail comprises a rail main body, dustproof shell, damping layer, a base and a mounting frame, rubber plate, metal plate, a knob, a pressure sensor, controller, independent power supply, a reset spring, a damping pad, the motor rotates, the guide rail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top of the main body through the screw and the dust shell. Dust covers are arranged on both sides at the top surface of the mounting bracket,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invention has the beneficial effects of the new anti skid rails,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design, the utility type rail can be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the motor to drive the rotation of the bolt, the bolt drag damping pad to move up, can be fixed to the slide the object, when in use to avoid sliding work inconvenience, and the knob by rotating change the rubber plate and a metal plate, thereby adjusting the guide rail The friction of the object effectively stabilizes the sliding of the object in this pos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滑型导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轨,尤其涉及一种防滑型导轨。
技术介绍
导轨又称滑轨、线性导轨、线性滑轨,用于直线往复运动场合,拥有比直线轴承更高的额定负载,同时可以承担一定的扭矩,可在高负载的情况下实现高精度的直线运动,导轨可以也用于任何需要带滑动滑动的机器或设备上面,如有用于电梯导轨。但现有的导轨,仍然具有单一性,并不适用于大多数情况,导轨在将物体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并不能稳定,导致在使用时会使导轨上的物体发生再次滑动,不利于工作,且物体在导轨上滑动时会产生静电,给移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滑型导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防滑型导轨包括导轨主体、防尘外壳、减振层、底座、安装架、橡胶板、金属板、旋钮、压力传感器、控制器、独立电源、复位弹簧、减振垫、转动电机,所述导轨主体顶端通过螺丝与防尘外壳固定连接,且防尘外壳顶端表面左右两侧均设有安装架,所述导轨主体右侧表面设有旋钮,且橡胶板和金属板通过转动轴与旋钮和导轨主体内部左侧转动连接,所述导轨主体内置橡胶板和金属板,且橡胶板底端与金属板顶端一体连接,所述导轨主体底端安装有减振层,且减振层左右两侧从上至下均设有压力传感器、复位弹簧以及减振垫,所述导轨主体底端设有凹槽,且压力传感器与凹槽滑动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底端通过复位弹簧与减振垫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减振层底端与底座固定连接,且减振层内部设有螺纹,所述底座内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转动电机、控制器以及独立电源,所述转动电机通过螺栓与减振层内部的螺纹转动连接,且减振垫与螺栓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与底座底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导轨主体表面通过导线与地面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与独立电源电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转动电机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一种防滑型导轨,设计科学合理,本防滑型导轨可通过控制器控制转动电机从而带动螺栓转动,使螺栓拖动减振垫向上移动,可有效的固定滑动到此的物体,避免在使用时发生滑动给工作带来不便,且旋钮通过旋转改变橡胶板和金属板,从而调节导轨的摩擦力,有效的稳定了物体在此位置的滑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导轨主体,2、防尘外壳,3、减振层,4、底座,5、安装架,6、橡胶板,7、金属板,8、旋钮,9、压力传感器,10、控制器,11、独立电源,12、复位弹簧,13、减振垫,14、转动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滑型导轨,包括导轨主体1、防尘外壳2、减振层3、底座4、安装架5、橡胶板6、金属板7、旋钮8、压力传感器9、控制器10、独立电源11、复位弹簧12、减振垫13、转动电机14,所述导轨主体1顶端通过螺丝与防尘外壳2固定连接,防尘外壳2可防止灰尘进入导轨使物体滑动受到影响,且防尘外壳2顶端表面左右两侧均设有安装架5,便于安装导轨,所述导轨主体1右侧表面设有旋钮8,且橡胶板6和金属板7通过转动轴与旋钮8和导轨主体1内部左侧转动连接,旋钮8通过转动改变导轨内部的摩擦力,金属板7可便于滑动,而橡胶板6便于减速和固定,所述导轨主体1内置橡胶板6和金属板7,且橡胶板6底端与金属板7顶端一体连接,所述导轨主体1底端安装有减振层3,且减振层3左右两侧从上至下均设有压力传感器9、复位弹簧12以及减振垫13,所述导轨主体1底端设有凹槽,且压力传感器9与凹槽滑动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9底端通过复位弹簧12与减振垫13底端固定连接,减振垫13可对导轨工作时产生的振动进行减振,所述减振层3底端与底座4固定连接,且减振层3内部设有螺纹,所述底座4内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转动电机14、控制器10以及独立电源11,压力传感器9通过控制器11控制转动电机14从而带动螺栓转动,使螺栓拖动减振垫向上移动,可有效的固定滑动到此的物体,所述转动电机14通过螺栓与减振层3内部的螺纹转动连接,且减振垫13与螺栓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10与底座4底端连接,所述导轨主体1表面通过导线与地面连接,有效的导出导轨与物体摩擦所产生的静电,所述控制器10与独立电源11电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9与控制器10电连接,所述控制器10与转动电机14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一种防滑型导轨,设计科学合理,本防滑型导轨可通过控制器控制转动电机从而带动螺栓转动,使螺栓拖动减振垫向上移动,可有效的固定滑动到此的物体,避免在使用时发生滑动给工作带来不便,且旋钮通过旋转改变橡胶板和金属板,从而调节导轨的摩擦力,有效的稳定了物体在此位置的滑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防滑型导轨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滑型导轨,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主体(1)、防尘外壳(2)、减振层(3)、底座(4)、安装架(5)、橡胶板(6)、金属板(7)、旋钮(8)、压力传感器(9)、控制器(10)、独立电源(11)、复位弹簧(12)、减振垫(13)、转动电机(14),所述导轨主体(1)顶端通过螺丝与防尘外壳(2)固定连接,且防尘外壳(2)顶端表面左右两侧均设有安装架(5),所述导轨主体(1)右侧表面设有旋钮(8),且橡胶板(6)和金属板(7)通过转动轴与旋钮(8)和导轨主体(1)内部左侧转动连接,所述导轨主体(1)内置橡胶板(6)和金属板(7),且橡胶板(6)底端与金属板(7)顶端一体连接,所述导轨主体(1)底端安装有减振层(3),且减振层(3)左右两侧从上至下均设有压力传感器(9)、复位弹簧(12)以及减振垫(13),所述导轨主体(1)底端设有凹槽,且压力传感器(9)与凹槽滑动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9)底端通过复位弹簧(12)与减振垫(13)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减振层(3)底端与底座(4)固定连接,且减振层(3)内部设有螺纹,所述底座(4)内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转动电机(14)、控制器(10)以及独立电源(11),所述转动电机(14)通过螺栓与减振层(3)内部的螺纹转动连接,且减振垫(13)与螺栓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10)与底座(4)底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滑型导轨,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主体(1)、防尘外壳(2)、减振层(3)、底座(4)、安装架(5)、橡胶板(6)、金属板(7)、旋钮(8)、压力传感器(9)、控制器(10)、独立电源(11)、复位弹簧(12)、减振垫(13)、转动电机(14),所述导轨主体(1)顶端通过螺丝与防尘外壳(2)固定连接,且防尘外壳(2)顶端表面左右两侧均设有安装架(5),所述导轨主体(1)右侧表面设有旋钮(8),且橡胶板(6)和金属板(7)通过转动轴与旋钮(8)和导轨主体(1)内部左侧转动连接,所述导轨主体(1)内置橡胶板(6)和金属板(7),且橡胶板(6)底端与金属板(7)顶端一体连接,所述导轨主体(1)底端安装有减振层(3),且减振层(3)左右两侧从上至下均设有压力传感器(9)、复位弹簧(12)以及减振垫(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位森李永福陈登俊卫学章张龙黄标刘同照周涛周学阳范凡康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地坤汽车天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