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顶棚的包括盖的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85416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6 02:16
一种用于车辆顶棚的组件(AO)具有滑动部件(S)、具有机械耦接元件(KE)的操纵元件、在位置上相对于所述导轨(FS)固定并具有用于耦接元件的接收部(T)的组成元件(BE)、以及相对于所述导轨(FS)以位置固定的方式安装的弹性元件。在第一状态下,所述弹性元件伸入所述接收部(T)中。在第二状态下,弹性元件导出所述接收部(T)。在所述滑动部件(S)的第一运动区段中,所述滑动部件(S)能够使所述弹性元件从所述第一状态转换至所述第二状态。在随后的第二运动区段中,所述机械耦接元件(KE)向所述接收部(T)的引入能够被控制并且所述操纵元件在车辆的纵向上被锁定。在随后的第三运动区段中,所述弹性元件能够再次转换至所述第一状态并且所述耦接元件被锁定。

Assembly including cover for vehicle ceiling

An assembly for the roof of the vehicle (AO) with sliding parts (S), with a mechanical coupling element (KE) of the control element, relative to the guide rail in position (FS) and fixed with a receiving portion for coupling element (T) components (BE), and relative to the guide rail (FS) with the elastic component of the fixed installation. In the first state, the elastic element extends into the receiving part (T). In the second state, the elastic element derives the receiving part (T). In the first moving section of the sliding member (S), the sliding member (S) enables the elastic element to be converted from the first state to the second state. In the subsequent second movement secti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mechanical coupling element (KE) to the receiving part (T) can be controlled and the control element is locked on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In the subsequent third movement section, the elastic element can be converted again to the first state and the coupling element is lock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车辆顶棚的包括盖的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顶棚的包括盖的组件。
技术介绍
用于车辆顶棚的包括盖的组件在现有技术中被知悉具有多种形式。盖在关闭位置处关闭车辆顶棚的顶棚开口。在用于释放顶棚开口的打开过程中,(驱动用)滑动部件沿车辆的纵向被向后驱动。盖在此从关闭位置开始通常向后移位至打开位置。用于实现由盖相应地释放或关闭顶棚开口的布署手段设置在盖的侧向区域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顶棚的包括盖的组件,该组件能够使得顶棚开口被盖可靠且精准地释放或关闭。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车辆顶棚的包括盖的组件被公开。所述组件具有滑动部件,滑动部件能够通过驱动装置在导轨中沿车辆的纵向移位。所述组件还具有包括机械耦接元件的操纵元件。此外,所述组件还具有相对于导轨在位置上固定的组成元件,在形状上适应于机械耦接元件的接收部构造在所述组成元件中。此外,相对于导轨以位置固定的方式安装的弹性元件被设置。在第一状态下,弹性元件以锁合区域伸入接收部中。在第二状态下,弹性元件的锁合区域从接收部导出。从盖的关闭位置开始,当滑动部件沿车辆的纵向移位时,在滑动部件的第一运动区段中弹性元件能够借助于滑动部件从第一状态转换为第二状态。在滑动部件的随后的第二运动区段中,机械耦接元件引入接收部是可控的,以能够阻挡操纵元件沿车辆的纵向的移位。在滑动部件的随后的第三运动区段中,弹性元件能够从第二状态转换为第一状态,并且在该情况下耦接元件从接收部移出被阻挡。所述组件例如是用于滑动式顶棚、扰流板顶棚、或外部引导的滑动式顶棚的组件。盖借助于所述组件通常沿车辆的纵向向后移位以释放车辆顶棚的顶棚开口。所使用的方位表示或方向表示比如“后”或“前”涉及车辆的纵向。车辆的纵向还可以被称为水平方向或数学坐标系的X方向。布署或升高盖将基本上沿着竖直方向或数学坐标系的Z方向实施。盖的后部区域例如旨在被理解成从盖的中心开始朝向车辆的后部的区域。操纵元件是机械传动元件,例如,借助于该机械传动元件力或运动可以传递给所述组件的另外的元件。例如,操纵元件间接或直接地帮助盖的移动,比如盖的布署或升高。操纵元件例如构造成杠杆、控制臂、或者杆。操纵元件布置成能够例如沿着车辆的纵向移位。操纵元件在此可以被滑动部件操纵。操纵元件和耦接元件可以刚性地互连。耦接元件和布署杆例如可以一体地制造。组成元件是所述组件的相对于导轨在位置上固定的独立元件。替代地,组成元件也可以是导轨的一部分。所述组件设置成使得弹性元件能够被滑动部件操纵。弹性元件在此借助于滑动部件能够从第一状态转换至第二状态和/或从第二状态转换至第一状态。在滑动部件从盖的关闭位置开始移位时,在第一运动区段中首先弹性元件以受控的方式转换至第二状态,在第二状态下,接收部被释放以能够引入耦接元件。在滑动部件的第二运动区段中,耦接元件以受控的方式被引导到接收部中,以阻挡操纵元件至少沿着车辆的纵向的移动。例如,滑动部件控制操纵元件以使得耦接元件导入接收部中。在第三运动区段中,继而弹性元件被转换至第一状态,在第一状态下,锁合部伸入接收部中并阻止耦接元件从接收部移出。为了实现阻挡,弹性元件的锁合部与耦接元件机械地相互作用。耦接元件向接收部的移动基本上垂直于沿着车辆的纵向的移动。例如,耦接元件向接收部的移动在Y方向上实施。所述组件实现了对操纵元件的可靠的阻挡。耦接元件被弹性元件阻挡在接收部中有助于由盖来可靠地相应地释放或关闭顶棚开口。尤其,弹性元件在第一状态下阻止机械耦接元件从接收部导出。这在下述情况下尤为有利:例如当盖想要牢固地保持在一特定的位置处时。例如,如果盖想要被保持在顶棚开口被至少部分地释放的位置处,那么借此通过将操纵元件锁定在它的位置处而得到确保。由此实现了在位置上高度地固定的操纵元件。也可以得到另外的优点:对组件的任何滥用或对组件的运动性的任何滥用在很大程度上被相应地避免。例如借助于尖的物体从接收部随意地移走机械耦接元件也被阻止或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也防止了从接收部无意地释放耦接元件(例如在清洁或润滑组件或其运动部件时)。非意愿性地或随意地从接收部导出耦接元件可以具有多种后果,比如使人员受伤。将耦接元件引入接收部中以形状配合的方式实施。这确保了在与耦接元件向接收部引入的方向正交地延伸的平面上阻挡操纵元件的移动或耦接元件的移动。该平面例如是组件的X-Z平面。在借助于滑动部件的操纵中并在两个状态之间转换过程中,弹性元件基本上沿一个平面移动。该平面例如与前述正交于引入方向的平面重合。例如,弹性元件被滑动部件至少部分地升高以转换至第二状态并被至少部分地降低以转换至第一状态。根据一个设计实施例,弹性元件在第一状态下通过第一槽伸入接收部中,第一槽构造在组成元件中。借助于设置在组成元件中的该槽,使得弹性元件的锁合区域能够伸入接收部中。由此保证了:在耦接元件已经引入接收部的情况下锁合区域可以与耦接元件相互作用,从而将耦接元件阻挡在接收部中。根据一个另外的设计实施例,在第一槽中引导弹性元件。由此,弹性元件至少在两侧上被可靠地引导并且能够被滑动部件沿一个平面移动。这种引导用于确保弹性元件能够从第一状态可靠地导向第二状态或从第二状态可靠地导向第一状态。根据一个另外的设计实施例,耦接元件中构造有第二槽,弹性元件在第一状态下至少部分地接合在所述第二槽中以在耦接元件位于接收部中时阻挡耦接元件。锁合区域尤其引入第二槽中。借此有助于将耦接元件可靠地阻挡在接收部中。例如,在耦接元件引入接收部后,第一槽与第二槽对准。替代地,第二槽构造成凹口、例如竖直凹口。根据一个另外的设计实施例,耦接元件的第二槽至少部分地构造成漏斗形。借此确保了:在弹性元件从第二状态向第一状态转换中,锁合区域被可靠地引入耦接元件的第二槽中。由此例如能避免锁合区域出现倾斜或卡住。此外,借此还实现了锁合区域向第二槽的平滑的、尤其没有干扰噪音的引入。根据一个另外的设计实施例,弹性元件的一个端部以位置固定的方式安装,并且弹性元件的锁合区域能够被滑动部件移动。由于这种位置固定的安装,弹性元件通过该端部安装在固定的位置处。借此,弹性元件借助于滑动部件能够以下述方式移动:锁合区域能够对抗弹簧力地绕着弹性元件的所述该端部移动。根据一个另外的设计实施例,弹性元件在第一状态下是预加载的并压靠在止挡元件上。通过止挡元件确保了弹性元件在第一状态下呈现预限定的位置并被保持在该位置处。根据一个另外的设计实施例,弹性元件具有接触区域,接触区域在下述情况下接触滑动部件:在滑动部件移位以使得弹性元件从第一状态转换至第二状态的过程中,和/或在弹性元件从第二状态向第一状态转换的过程中。为了操纵弹性元件,滑动部件在沿着车辆的纵向移位时在接触区域中接触弹性元件。接触区域不一定是弹性元件一个单独的点,而可以是弹性元件沿着导轨的一纵向部。例如,滑动部件通过滑动部件的引导在导轨中的一个或多个滑动件来接触接触区域。如果弹性元件处于第一状态,则滑动部件与弹性元件的接触区域接触并不是一个强制性条件。根据一个另外的设计实施例,接触区域构造成滑轨型引导部。由此,在弹性元件从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转换过程中以及反向转换过程中实现了移动的平滑的引导。此外,由此还实现了具有低磨损的一个设计实施例。此外,减小或消除了弹性元件在两个状态之间的转换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车辆顶棚的包括盖的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车辆顶棚(FD)的组件(AO),所述组件包括盖(D),所述组件(AO)还具有:‑滑动部件(S),所述滑动部件能够通过驱动装置在导轨(FS)中沿车辆的纵向移位;‑操纵元件,所述操纵元件具有机械耦接元件(KE);‑组成元件(BE),所述组成元件在位置上相对于所述导轨(FS)固定,其中,在形状上适应于所述机械耦接元件(KE)的接收部(T)形成在所述组成元件(BE)中;以及‑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相对于所述导轨(FS)以位置固定的方式安装;其中,‑在第一状态下,所述弹性元件以锁合区域(VB)伸入所述接收部(T)中;‑在第二状态下,所述锁合区域(VB)导出所述接收部(T),以使得,从所述盖(D)的关闭位置开始,在所述滑动部件(S)沿车辆的纵向移位过程中:‑在所述滑动部件(S)的第一运动区段中,所述滑动部件(S)能够使所述弹性元件从所述第一状态转换至所述第二状态;‑在所述滑动部件(S)的随后的第二运动区段中,所述机械耦接元件(KE)向所述接收部(T)的引入能够被控制,以至少在车辆的纵向上阻挡所述操纵元件的移位;并且‑在所述滑动部件(S)的随后的第三运动区段中,所述弹性元件能够从所述第二状态转换至所述第一状态,并且所述耦接元件(KE)从所述接收部(T)的移出运动被阻挡。...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2.06 DE 102015101747.41.一种用于车辆顶棚(FD)的组件(AO),所述组件包括盖(D),所述组件(AO)还具有:-滑动部件(S),所述滑动部件能够通过驱动装置在导轨(FS)中沿车辆的纵向移位;-操纵元件,所述操纵元件具有机械耦接元件(KE);-组成元件(BE),所述组成元件在位置上相对于所述导轨(FS)固定,其中,在形状上适应于所述机械耦接元件(KE)的接收部(T)形成在所述组成元件(BE)中;以及-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相对于所述导轨(FS)以位置固定的方式安装;其中,-在第一状态下,所述弹性元件以锁合区域(VB)伸入所述接收部(T)中;-在第二状态下,所述锁合区域(VB)导出所述接收部(T),以使得,从所述盖(D)的关闭位置开始,在所述滑动部件(S)沿车辆的纵向移位过程中:-在所述滑动部件(S)的第一运动区段中,所述滑动部件(S)能够使所述弹性元件从所述第一状态转换至所述第二状态;-在所述滑动部件(S)的随后的第二运动区段中,所述机械耦接元件(KE)向所述接收部(T)的引入能够被控制,以至少在车辆的纵向上阻挡所述操纵元件的移位;并且-在所述滑动部件(S)的随后的第三运动区段中,所述弹性元件能够从所述第二状态转换至所述第一状态,并且所述耦接元件(KE)从所述接收部(T)的移出运动被阻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AO),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在所述第一状态下通过构造在所述组成元件(BE)中的第一槽(N1)伸入所述接收部(T)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件(AO),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在所述第一槽(N1)中引导。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AO),其特征在于,第二槽(N2)构造在所述耦接元件(KE)中,所述弹性元件在所述第一状态下至少部分地接合在所述第二槽(N2)中,以在所述耦接元件(KE)位于所述接收部(T)中时阻挡所述耦接元件(KE)。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件(AO),其特征在于,所述耦接元件(KE)的所述第二槽至少部分地构造成漏斗形。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AO),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的一个端部(E)以位置固定的方式安装,并且所述弹性元件的所述锁合区域(VB)能够通过所述滑动部件(S)来移动。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AO),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是预加载的并压靠在止挡元件(ASE)上。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AO),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具有接触区域(KB),所述接触区域(KB)在所述滑动部件(S)移位时接触所述滑动部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赫尔策尔T·里帕C·利波夫斯基
申请(专利权)人:韦巴斯托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