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鱼鳅共生共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12741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0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业,具体涉及稻田鱼鳅共生共养方法。种植水稻前先向稻田中施加石灰粉,再在施撒石灰粉的稻田中种植铁线蕨,在水稻秧苗移栽至该稻田前将铁线蕨打碎掩埋在土壤中,并向稻田中灌水,水面没过稻田;一至二月,将水稻秧苗移栽至该稻田,15天至30天后向稻田中投放鱼苗,同年六月向稻田中投放泥鳅,至水稻收获时,将鱼、泥鳅一并收获。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石灰粉对稻田杀菌后,种植铁线蕨将引入的钙元素吸收,同时在稻田中引入鱼、泥鳅,利于鱼、泥鳅促进水稻生长,同时增加每亩稻田的经济效益。

Co breeding method of fish and loach in paddy fiel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griculture, in particular to the co - breeding method of the rice field fish loach. Before planting rice in paddy field applied to lime powder, and then planted in application of lime Adiantum in paddy field, the rice seedling transplanting to the field before the break of Adiantum buried in the soil, and to irrigation in paddy field, the surface before the paddy field; to February, the rice seedling transplanting to the field, from 15 to 30 days to put fish in paddy field, in June of the same year to put on the loach in paddy field, to rice harvest, harvest fish, loach together. The invention adopts lime powder on the paddy field after sterilization, absorption of calcium into the plant Adiantum in paddy field, while introducing fish, loach, loach fish, to promote rice growth, and increase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rice per mu.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稻田鱼鳅共生共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具体涉及稻田鱼鳅共生共养方法。
技术介绍
水稻种植前需要对稻田进行杀菌,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施撒石灰粉进行杀菌,而施撒石灰粉后引入钙元素,水稻吸收较多钙元素后米质会变差,同时在现有技术中水稻生长过程中,会施用大量的化肥,一方面污染土壤、另一方面得到的米不够天然,米质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稻田鱼鳅共生共养方法,解决现有的水稻种植技术中多施用石灰粉、化肥造成污染,影响米质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稻田鱼鳅共生共养方法,种植水稻前先向稻田中施加石灰粉,再在施撒石灰粉的稻田中种植铁线蕨,在水稻秧苗移栽至该稻田前将铁线蕨打碎掩埋在土壤中,并向稻田中灌水,水面没过稻田;一至二月,将水稻秧苗移栽至该稻田,15天至30天后向稻田中投放鱼苗,同年六月向稻田中投放泥鳅,至水稻收获时,将鱼、泥鳅一并收获。先向稻田中施加石灰粉,起到灭菌的作用,再在施撒石灰粉的稻田中种植铁线蕨,铁线蕨喜欢生长于钙含量较高的土壤中,可大量吸收钙,减少土壤中的钙含量,同时利于铁线蕨的生长,在水稻秧苗移栽至该稻田前将铁线蕨打碎掩埋在土壤中,可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进一步促进水稻的生长。水稻秧苗移栽15天至30天后向稻田中投放鱼苗,避免鱼苗啃食幼小的秧苗,同年六月向稻田中投放泥鳅,鱼类产生的粪便利于水稻的生长,泥鳅喜爱钻洞,能改善土壤的透气性,同样利于水稻的生长。同时鱼、泥鳅的引入可大大增加每亩稻田的经济效益。作为优选,鱼苗的投放量为400~500尾/亩,泥鳅的投放量为1000~2000只/亩。不宜过多,鱼苗过多,其粪便反而成为污染,泥鳅过多,减少水中氧含量,影响鱼的生长。作为优选,稻田的进、排水口设置拦鱼栅,水稻秧苗之间设置有搭棚。防止鱼逃跑,设置搭棚,给鱼提供遮阳的场所,避免将鱼晒死。作为优选,将水稻秧苗移栽至该稻田后,向稻田中施撒豆饼、麸皮、蚕蛹粉。豆饼、麸皮、蚕蛹粉增加稻田中的氮、磷含量,同时作为食物利于水中鱼的生长。作为优选,向稻田中投放鱼苗后,采用煮熟的小麦、玉米、大米的混合饲料对鱼进行喂养。采用煮熟的小麦、玉米、大米的混合饲料进行饲养,一方面避免小麦、玉米、大米在稻田中生长,影响了稻田中水稻的生长,另一方面煮熟的小麦、玉米、大米中碳水化合物含量更高,利于水中鱼的生长。作为优选,向稻田中投放泥鳅后,以每四天为一个周期的向稻田中投入饲料对鱼、泥鳅进行饲养,每一个周期中,前三天投放煮熟的小麦、玉米、大米的混合饲料,第四天投放煮熟的动物内脏。前三天投放煮熟的小麦、玉米、大米的混合饲料,补充鱼、泥鳅生长所用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第四天投放煮熟的动物内脏,补充蛋白质、脂肪,动物内脏投于稻田中容易腐烂,因此以四天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的第四天投放煮熟的动物内脏。作为优选,所述的豆饼、麸皮、蚕蛹粉的施用量为豆饼25~35㎏/亩、麸皮45~55㎏/亩、蚕蛹粉6~15㎏/亩。作为优选,所述的混合饲料投放量为90~110㎏/亩,按重量份数计算,所述的混合饲料中小麦25~35份、玉米55~70份、大米15~25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能产生以下一种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石灰粉对稻田杀菌后,种植铁线蕨将引入的钙元素吸收,同时在稻田中引入鱼、泥鳅,利于鱼、泥鳅促进水稻生长,同时增加每亩稻田的经济效益;本专利技术控制每亩稻田中鱼、泥鳅的数量,控制水中的含氧量、粪便含量;本专利技术设置拦鱼栅防止鱼逃跑,设置搭棚,给鱼提供遮阳的场所,避免将鱼晒死;本专利技术采用煮熟的小麦、玉米、大米的混合饲料对鱼进行饲养,一方面避免小麦、玉米、大米在稻田中生长,影响了稻田中水稻的生长,另一方面煮熟的小麦、玉米、大米中碳水化合物含量更高,利于水中鱼的生长;本专利技术前三天投放煮熟的小麦、玉米、大米的混合饲料,补充鱼、泥鳅生长所用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第四天投放煮熟的动物内脏,补充蛋白质、脂肪,同时避免了投放的动物内脏腐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列举以下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稻田鱼鳅共生共养方法,种植水稻前先向稻田中施加石灰粉,再在施撒石灰粉的稻田中种植铁线蕨,在水稻秧苗移栽至该稻田前将铁线蕨打碎掩埋在土壤中,并向稻田中灌水,水面没过稻田;稻田的进、排水口设置拦鱼栅,水稻秧苗之间设置有搭棚。一至二月,将水稻秧苗移栽至该稻田,15天后向稻田中投放鱼苗,鱼苗的投放量为500尾/亩,同年六月向稻田中投放泥鳅,泥鳅的投放量为2000只/亩,至水稻收获时,将鱼、泥鳅一并收获。鱼和泥鳅不宜过多,鱼苗过多,其粪便反而成为污染,泥鳅过多,减少水中氧含量,影响鱼的生长。先向稻田中施加石灰粉,起到灭菌的作用,再在施撒石灰粉的稻田中种植铁线蕨,铁线蕨喜欢生长于钙含量较高的土壤中,可大量吸收钙,减少土壤中的钙含量,同时利于铁线蕨的生长,在水稻秧苗移栽至该稻田前将铁线蕨打碎掩埋在土壤中,可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进一步促进水稻的生长。水稻秧苗移栽15天后向稻田中投放鱼苗,避免鱼苗啃食幼小的秧苗,同年六月向稻田中投放泥鳅,鱼类产生的粪便利于水稻的生长,泥鳅喜爱钻洞,能改善土壤的透气性,同样利于水稻的生长。同时鱼、泥鳅的引入可大大增加每亩稻田的经济效益。实施例2:稻田鱼鳅共生共养方法,种植水稻前先向稻田中施加石灰粉,再在施撒石灰粉的稻田中种植铁线蕨,在水稻秧苗移栽至该稻田前将铁线蕨打碎掩埋在土壤中,并向稻田中灌水,水面没过稻田;稻田的进、排水口设置拦鱼栅,水稻秧苗之间设置有搭棚。一至二月,将水稻秧苗移栽至该稻田,向稻田中施撒豆饼、麸皮、蚕蛹粉,施用量为豆饼35㎏/亩、麸皮55㎏/亩、蚕蛹粉15㎏/亩。增加稻田中的氮、磷含量,同时作为食物利于水中鱼的生长。30天后向稻田中投放鱼苗,鱼苗的投放量为400尾/亩,同年六月向稻田中投放泥鳅,泥鳅的投放量为1000只/亩,至水稻收获时,将鱼、泥鳅一并收获。鱼和泥鳅不宜过多,鱼苗过多,其粪便反而成为污染,泥鳅过多,减少水中氧含量,影响鱼的生长。先向稻田中施加石灰粉,起到灭菌的作用,再在施撒石灰粉的稻田中种植铁线蕨,铁线蕨喜欢生长于钙含量较高的土壤中,可大量吸收钙,减少土壤中的钙含量,同时利于铁线蕨的生长,在水稻秧苗移栽至该稻田前将铁线蕨打碎掩埋在土壤中,可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进一步促进水稻的生长。水稻秧苗移栽30天后向稻田中投放鱼苗,避免鱼苗啃食幼小的秧苗,同年六月向稻田中投放泥鳅,鱼类产生的粪便利于水稻的生长,泥鳅喜爱钻洞,能改善土壤的透气性,同样利于水稻的生长。同时鱼、泥鳅的引入可大大增加每亩稻田的经济效益。实施例3:稻田鱼鳅共生共养方法,种植水稻前先向稻田中施加石灰粉,再在施撒石灰粉的稻田中种植铁线蕨,在水稻秧苗移栽至该稻田前将铁线蕨打碎掩埋在土壤中,并向稻田中灌水,水面没过稻田;稻田的进、排水口设置拦鱼栅,水稻秧苗之间设置有搭棚。一至二月,将水稻秧苗移栽至该稻田,向稻田中施撒豆饼、麸皮、蚕蛹粉,施用量为豆饼25㎏/亩、麸皮45㎏/亩、蚕蛹粉6㎏/亩。增加稻田中的氮、磷含量,同时作为食物利于水中鱼的生长。15天后向稻田中投放鱼苗,鱼苗的投放量为500尾/亩,向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稻田鱼鳅共生共养方法,其特征在于:种植水稻前先向稻田中施加石灰粉,再在施撒石灰粉的稻田中种植铁线蕨,在水稻秧苗移栽至该稻田前将铁线蕨打碎掩埋在土壤中,并向稻田中灌水,水面没过稻田;一至二月,将水稻秧苗移栽至该稻田,15天至30天后向稻田中投放鱼苗,同年六月向稻田中投放泥鳅,至水稻收获时,将鱼、泥鳅一并收获。

【技术特征摘要】
1.稻田鱼鳅共生共养方法,其特征在于:种植水稻前先向稻田中施加石灰粉,再在施撒石灰粉的稻田中种植铁线蕨,在水稻秧苗移栽至该稻田前将铁线蕨打碎掩埋在土壤中,并向稻田中灌水,水面没过稻田;一至二月,将水稻秧苗移栽至该稻田,15天至30天后向稻田中投放鱼苗,同年六月向稻田中投放泥鳅,至水稻收获时,将鱼、泥鳅一并收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田鱼鳅共生共养方法,其特征在于:鱼苗的投放量为400~500尾/亩,泥鳅的投放量为1000~2000只/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田鱼鳅共生共养方法,其特征在于:稻田的进、排水口设置拦鱼栅,水稻秧苗之间设置有搭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田鱼鳅共生共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水稻秧苗移栽至该稻田后,向稻田中施撒豆饼、麸皮、蚕蛹粉。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六朋杨立来谢丛宪
申请(专利权)人:湄潭县宫廷香米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