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吊和运转一体化作业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2554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5 0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起吊和运转一体化作业工具,包括滑轨组件、外壳体、悬挂支架、麦克纳姆轮、横梁、横梁加强筋、纵梁、纵梁推杆、滑轨、滑块、底盘、控制器、距离传感器、驱动电机、信号接收器、第一电机驱动器、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销、第二电机驱动器、步进电机、开口、第一定位销、第二定位孔,解决了狭小空间内物品运转效率低、难度大的问题,该工具使用电动操作,具备可靠的小范围移动和电驱动、电刹车功能,最大限度降低人员作业强度,保证转运过程的设备安全;既可以当作吊具使用,也可以当作转运工具使用,亦可配合作业,是一款多功能用具;展开和变形全自动操作,折叠后占用空间少,适合空间有限的保存环境。

Lifting and running integrated operating too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起吊和运转一体化作业工具
本技术属于仓库作业工具
,涉及一种起吊和运转一体化作业工具。
技术介绍
在船舶和陆地仓库内的狭小作业通道环境下,对某些贵重物品如专用探测设备、弹药等的转运通常是通过三脚架拉起来放置于推车上由人力推到所需位置,物品较重时,在狭小空间内的转弯相对困难,由此造成每次操作需要的人力较多,速度较低。作业效率低,物品比较重时作业相对困难。当前市场有进口自国外的吊架用于作业,该吊架可以快速组装,并且可以由人力吊运设备进行转运,但该设备所需作业人员较多,转运过程设备处于悬吊状态,作业风险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起吊和运转一体化作业工具,解决了狭小空间内物品运转效率低、难度大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起吊和运转一体化作业工具,包括两个并排的滑动车,每个滑动车包括外壳体,外壳体底部连接底盘,外壳体上有开口,两个开口在同一直线上,底盘上固定滑轨组件,滑轨组件置于开口的正下方,滑轨组件包括滑轨和滑块,滑块铰接有纵梁,纵梁下部铰接纵梁推杆,纵梁推杆另一端铰接底盘,两个纵梁的上端分别铰接横梁的两端,底盘上有悬挂结构,悬挂结构连接麦克纳姆轮,底盘上固定有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分别连接信号接收器、第一电机驱动器、第二电机驱动器,第一电机驱动器连接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连接麦克纳姆轮,第二电机驱动器连接步进电机,步进电机连接纵梁推杆。本技术的特点还在于,横梁的上部焊接一横梁加强筋,横梁加强筋有至少两个通孔。两个外壳体的相对侧面分别固定有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销和第一定位销、第二定位孔,第一定位孔与第一定位销相匹配,第二定位销与第二定位孔相互配对。外壳体的侧面设置有距离传感器,距离传感器连接控制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起吊和运转一体化作业工具可以当作吊具使用,也可以当作转运工具使用,亦可配合作业;能够在可靠范围内全向移动,最大限度降低人员作业强度,保证转运过程的安全性,方便了狭小空间作业;展开和折叠通过远程遥控,操作方便,折叠后占用空间少,适合空间有限的保存环境。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起吊和运转一体化作业工具的展开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起吊和运转一体化作业工具的折叠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起吊和运转一体化作业工具的滑轨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起吊和运转一体化作业工具外壳体与底盘之间的结构图。其中,1.滑轨组件,2.外壳体,3.悬挂支架,4.麦克纳姆轮,5.横梁,6.横梁加强筋,7.纵梁,8.纵梁推杆,9.滑轨,10.滑块,11.底盘,12.控制器,13.距离传感器,14.驱动电机,15.信号接收器,16.第一电机驱动器,17.第一定位孔,18.第二定位销,19.第二电机驱动器,20.步进电机,21.开口,22.第一定位销,23.第二定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起吊和运转一体化作业工具,如图1和图2所示,起吊和运转一体化作业工具,包括两个并排的滑动车,每个滑动车包括外壳体2,外壳体2底部连接底盘11,外壳体2上有开口21,两个开口21在同一直线上,底盘11上固定滑轨组件1,滑轨组件1置于开口21的正下方,如图3所示,滑轨组件1包括滑轨9和滑块10,滑块10铰接有纵梁7,纵梁7下部铰接纵梁推杆8,纵梁推杆8另一端铰接底盘11,两个纵梁7的上端分别铰接横梁5的两端,底盘11上有悬挂结构3,悬挂结构3连接麦克纳姆轮4,底盘11上固定有控制模块,如图4所示,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器12,控制器12分别连接信号接收器15、第一电机驱动器16、第二电机驱动器19,第一电机驱动器16连接驱动电机14,驱动电机14连接麦克纳姆轮4,第二电机驱动器19连接步进电机20,步进电机20连接纵梁推杆8。横梁5的上部焊接一横梁加强筋6,横梁加强筋6有至少两个通孔。两个外壳体2的相对侧面分别固定有第一定位孔17、第二定位销18和第一定位销22、第二定位孔23,第一定位孔17与第一定位销22相匹配,第二定位销18与第二定位孔23相互配对。外壳体2的侧面设置有距离传感器13,距离传感器13连接控制器12。使用时,通过远程遥控发出指令,信号接收器15接收指令传输至控制器12,控制器12根据接收的指令使第一电机驱动器16启动驱动电机14,使本技术的工具移动到待搬运物品旁,两个滑动车分开至所需距离。随后远程遥控发出指令,信号接收器15接收指令传输至控制器12,控制器12根据接收的指令使第二电机驱动器19驱动步进电机20,步进电机20带动纵梁推杆8,使纵梁7与滑轨组件1相互垂直,人员辅助固定手动工具将物品拉起;再次发出遥控指令将物品带离原有支撑结构;两个滑动车闭合,人员辅助将物品放置于滑动车上,通过遥控到达所需搬运的位置。若只需要转运作业,可直接遥控本技术的工具整体进行,无需展开和折叠。纵梁7末端通过铰链及滑动结构在底盘11内置动力结构驱动下沿滑轨组件1前后移动。麦克纳姆轮4自带动力,在控制器12的控制下根据外部指令协调8个麦克纳姆轮的动作,实现小空间内全向运动。悬挂结构3通过连接麦克纳姆轮4,悬挂结构3与底盘11通过铰链连接,用于提供行进动力及支撑设备本体适应不同高度路面状况。设备横梁5两端以铰链与两根纵梁7上端连接,横梁上部以焊接方式固定有横梁加强筋6,横梁加强筋6内有多个开孔,用于固定手动吊具。纵梁推杆8共有两根,分别用于两根纵梁7,纵梁推杆8末端以铰链与底盘11连接,纵梁推杆8上端以铰链与纵梁7下部结构连接,用于提供纵梁抬升的动力。工具展开时,一根纵梁7在纵梁推杆8作用下可展开到90度,然后底盘11向两边平移,另一根纵梁7在纵梁推杆8作用下伴随底盘11运动同步展开,展开过程中底盘配合动作,先打开再闭合。两个外壳体2内侧两边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孔17、第二定位销18和第一定位销22、第二定位孔23,用于底盘闭合时可靠固定,消除左右移动时对横梁5和纵梁7产生的扭力。两个滑动车自中间分开形成通道,实现落地物品的吊运。两个滑动车闭合时可以当作载运工具使用,在将底盘两部分完全拆开后可以独立的当作载运工具使用。外壳体2四个侧面设置有距离传感器13,防止碰撞,保证转运过程的安全性。底盘11上部纵梁推杆8、纵梁7、横梁5可以电驱动折叠和展开,折叠和展开过程中底盘11自动配合动作。物品拉起后底盘11闭合,对物品实现托举,物品在托举状态下实现转运。控制器12可实现对控制系统的指令接收和前端机电设备的整体控制,满足功能即可。信号接收器15满足工业级定制设备。通过以上方式,本技术的起吊和运转一体化作业工具,解决了狭小空间内物品运转效率低、难度大的问题;该工具使用电动操作,具备可靠的小范围移动和电驱动、电刹车功能,最大限度降低人员作业强度,保证转运过程的设备安全;既可以当作吊具使用,也可以当作转运工具使用,亦可配合作业,是一款多功能用具;展开和变形全自动操作,折叠后占用空间少,适合空间有限的保存环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起吊和运转一体化作业工具

【技术保护点】
起吊和运转一体化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并排的滑动车,每个所述滑动车包括外壳体(2),所述外壳体(2)底部螺纹连接底盘(11),所述外壳体(2)开有开口(21),两个所述开口(21)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底盘(11)上固定滑轨组件(1),所述滑轨组件(1)置于开口(21)的正下方,所述滑轨组件(1)铰接有纵梁(7),所述纵梁(7)下部铰接纵梁推杆(8),所述纵梁推杆(8)另一端铰接底盘(11),两个所述纵梁(7)的上端分别铰接横梁(5)的两端,所述底盘(11)上有悬挂结构(3),所述悬挂结构(3)连接麦克纳姆轮(4),所述底盘(11)上螺纹连接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器(12),所述控制器(12)分别连接信号接收器(15)、第一电机驱动器(16)、第二电机驱动器(19),所述第一电机驱动器(16)连接驱动电机(14),所述驱动电机(14)连接麦克纳姆轮(4),所述第二电机驱动器(19)连接步进电机(20),所述步进电机(20)连接纵梁推杆(8)。

【技术特征摘要】
1.起吊和运转一体化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并排的滑动车,每个所述滑动车包括外壳体(2),所述外壳体(2)底部螺纹连接底盘(11),所述外壳体(2)开有开口(21),两个所述开口(21)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底盘(11)上固定滑轨组件(1),所述滑轨组件(1)置于开口(21)的正下方,所述滑轨组件(1)铰接有纵梁(7),所述纵梁(7)下部铰接纵梁推杆(8),所述纵梁推杆(8)另一端铰接底盘(11),两个所述纵梁(7)的上端分别铰接横梁(5)的两端,所述底盘(11)上有悬挂结构(3),所述悬挂结构(3)连接麦克纳姆轮(4),所述底盘(11)上螺纹连接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器(12),所述控制器(12)分别连接信号接收器(15)、第一电机驱动器(16)、第二电机驱动器(19),所述第一电机驱动器(16)连接驱动电机(14),所述驱动电机(14)连接麦克纳姆轮(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红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誉博机器人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