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送定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125171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5 0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送定位系统,用于汽车制造业输送技术领域,包括滚床、输送小车和智能变频控制器,输送小车上设有反射器,滚床上设有驱动机构和可与反射器配合工作从而为智能变频控制器提供所述输送小车在输送过程中的位置信息的距离传感器,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旋转编码器以及若干滚轮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智能变频控制器,其通过读取所述距离传感器反馈的位置信息和所述旋转编码器反馈的转速信息,经过内部运算,输出精确的电压频率控制信息,控制所述驱动电机的转速,从而实现所述输送定位系统的双闭环控制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述具有双闭环控制方式的技术方案能实现输送小车的快速输送、精确定位以及稳定运行,且成本低。

A transmission and position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ositioning system for transportation,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nveying technical field, including roller bed, transport trolley and intelligent transport trolley is provided with a variable frequency controller, reflector, distance sensor is arranged on the roller drive mechanism and position information with the reflector work so as to provide the conveying trolley in the conveying process for intelligent variable frequency the controller, the drive mechanism includes a drive motor, a rotary encoder and a plurality of roller group.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the intelligent variable frequency controller, the distance by reading the location information of sensor feedback and the rotary encoder feedback speed information, after the internal operation, the output voltage and frequency control information accurately, controlling the drive motor speed, dual closed-loop control system so that the positioning of the. Through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double closed loop control mode,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alize the fast conveying, accurate positioning and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conveying car, and the cost is 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送定位系统
本技术用于汽车制造业输送
,特别是涉及汽车焊装车间输送的高速高精度的一种输送定位系统。
技术介绍
在汽车白车身焊装输送
中,滚床作为工位间常用的工件输送设备,在物料输送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适应高柔性、高生产节拍的需要,滚床对工件的输送必须要求快速、平稳、精度高。但目前广泛使用的滚床均采用传统接近开关或是光栅编码尺的方式来定位输送小车,输送速度较低、精度不高,且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输送定位系统,它能实现输送小车的快速输送、精确定位以及稳定运行,且成本低。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送定位系统,包括滚床、输送小车和智能变频控制器,所述输送小车上设有反射器,所述滚床上设有可驱动所述输送小车在滚床上移动的驱动机构和可与所述反射器配合工作从而为智能变频控制器提供所述输送小车在输送过程中的位置信息的距离传感器,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受智能变频控制器控制的驱动电机、可向智能变频控制器反馈驱动电机转速信息的旋转编码器以及设在滚床上并由所述驱动电机驱动的若干滚轮组,所述滚轮组在滚床上依次排列并在顶部形成输送输送小车的输送平面。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反射器设于第一安装板上,所述第一安装板通过铰链安装于输送小车上,所述距离传感器通过第一安装座安装于第一安装板前进方向的滚床上,所述第一安装座上设有可引导第一安装板绕铰链转动从而使反射器在运动至距离传感器位置处时掠过距离传感器的引导面。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安装板通过顶部的铰链安装于输送小车底部,所述第一安装板于反射器的两侧形成配合面,所述第一安装座具有两个耳座,距离传感器安装在两个耳座之间,两个耳座的顶部具有可与所述配合面配合且呈弧形的引导面。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输送小车上设有可使第一安装板保持竖直状态的第一复位机构。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反射器通过第二安装板固定于输送小车上,所述距离传感器通过第二安装座安装于滚床上,距离传感器在输送小车的前进方向与反射器错开,反射器具有倾斜于输送方向设置以形成正对所述距离传感器的反射面。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反射器通过摆杆机构安装在输送小车上,所述摆杆机构包括设在所述输送小车上的第三安装板、通过铰链销铰接在所述第三安装板上的摆杆以及可限制所述摆杆摆角的托块,所述反射器设在所述摆杆上,所述距离传感器通过第三安装座安装于反射器前进方向的滚床上,所述滚床上于距离传感器的对侧设有第一导向座,所述第一导向座具有可引导摆杆绕铰链销向上转动从而使反射器在运动至距离传感器位置处时掠过距离传感器的第二引导面。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摆杆上设有可与第二引导面滚动配合的球面滚轮以及可驱动摆杆复位的第二复位机构。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反射器通过顶升机构安装在输送小车上,所述顶升机构包括设在所述输送小车上的第四安装板、设在所述第四安装板上的导杆座、可上下浮动的安装在所述导杆座上的导杆以及设在所述导杆下端的浮动座,所述反射器直接或间接的连接在所述浮动座上,所述距离传感器通过第四安装座安装于反射器前进方向的滚床上,所述滚床上于距离传感器的对侧设有第二导向座,所述第二导向座具有可引导浮动座向上浮动从而使反射器在运动至距离传感器位置处时掠过距离传感器的第三引导面。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导杆座上设有至少两组上下贯通的导杆过孔,各组导杆过孔内均设置导杆以及与对应导杆配合的无油衬套,所述导杆上设有凸台,导杆座内设有抵住所述凸台从而向下顶推所述导杆的第三复位机构,所述浮动座的底部设有可与所述第三引导面滚动配合的滚轮。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滚轮组包括轮轴和设在所述轮轴两端的输送轮,所述轮轴上在两端的输送轮间设有带轮,两相邻的轮轴通过装在带轮上的同步带连接,所述滚轮组包括位于滚床中部的主动滚轮组和分布在主动滚轮组两侧的从动滚轮组,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主动滚轮组传动连接,所述输送小车的前、后两端的底部均设有导向块,所述滚床的前、后两端均设有若干导向轮,滚床前、后两端的导向轮均形成引导导向块通过的通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智能变频控制器,其通过读取所述距离传感器反馈的位置信息和所述旋转编码器反馈的转速信息,经过内部运算,输出精确的电压频率控制信息,控制所述驱动电机的转速,从而实现所述输送定位系统的双闭环控制方式。本技术通过上述具有双闭环控制方式的技术方案能实现输送小车的快速输送、精确定位以及稳定运行,且成本低。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整体结构轴测图;图2是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3是技术第一实施例整体结构侧视图;图4是图3中B-B截面图;图5是图4中C处局部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整体结构轴测图;图7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整体结构侧视图;图8图7中D处局部放大图;图9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整体结构轴测图;图10图9中E处局部放大图;图11图9中F处局部放大图;图12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整体结构侧视图;图13是图12中G处局部放大图;图14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整体结构轴测图;图15是图12中H处局部放大图;图16是图12中I处局部放大图;图17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整体结构侧视图;图18是图17中J-J处截面图;图19是图18中K处局部放大图;图20是技术双闭环控制方式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20,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以下将详细说明本技术各部件的结构特点,而如果有描述到方向(上、下、左、右、前及后)时,是以图1、图6、图9、图14所示的结构为参考描述,但本技术的实际使用方向并不局限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输送定位系统,参见图1,包括滚床1、输送小车2和智能变频控制器,滚床1可连续设置在连续工位上,所述输送小车2上设有反射器31,所述滚床1上设有可驱动所述输送小车2在滚床1上移动的驱动机构和可与所述反射器31配合工作从而为智能变频控制器提供所述输送小车2在输送过程中的位置信息的距离传感器32,其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受智能变频控制器控制的驱动电机41、可向智能变频控制器反馈驱动电机41转速信息的旋转编码器42和设在滚床1上并由所述驱动电机41驱动的若干滚轮组43,所述滚轮组43在滚床1上依次排列并在顶部形成输送输送小车2的输送平面。所述滚轮组43包括轮轴和设在所述轮轴两端的输送轮,所述轮轴上在两端的输送轮间设有带轮,两相邻的轮轴通过装在带轮上的同步带连接,所述滚轮组43包括位于滚床1中部的主动滚轮组和分布在主动滚轮组两侧的从动滚轮组,所述驱动电机41的输出端与主动滚轮组传动连接。工作中,输送小车2由前一个滚床1落到后一个滚床1上,驱动电机41带动滚床1上的主动滚轮组、从动滚轮组旋转,输送小车2依靠其下表面与主动滚轮组、从动滚轮组之间的摩擦,在滚床1上作水平运动。其中,参见图3,所述输送小车2的前、后两端的底部均设有导向块21,所述滚床1的前、后两端均设有若干导向轮11,滚床1前、后两端的导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输送定位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送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滚床、输送小车和智能变频控制器,所述输送小车上设有反射器,所述滚床上设有可驱动所述输送小车在滚床上移动的驱动机构和可与所述反射器配合工作从而为智能变频控制器提供所述输送小车在输送过程中的位置信息的距离传感器,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受智能变频控制器控制的驱动电机、可向智能变频控制器反馈驱动电机转速信息的旋转编码器以及设在滚床上并由所述驱动电机驱动的若干滚轮组,所述滚轮组在滚床上依次排列并在顶部形成输送输送小车的输送平面。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2.08 CN 20172011957011.一种输送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滚床、输送小车和智能变频控制器,所述输送小车上设有反射器,所述滚床上设有可驱动所述输送小车在滚床上移动的驱动机构和可与所述反射器配合工作从而为智能变频控制器提供所述输送小车在输送过程中的位置信息的距离传感器,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受智能变频控制器控制的驱动电机、可向智能变频控制器反馈驱动电机转速信息的旋转编码器以及设在滚床上并由所述驱动电机驱动的若干滚轮组,所述滚轮组在滚床上依次排列并在顶部形成输送输送小车的输送平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器设于第一安装板上,所述第一安装板通过铰链安装于输送小车上,所述距离传感器通过第一安装座安装于第一安装板前进方向的滚床上,所述第一安装座上设有可引导第一安装板绕铰链转动从而使反射器在运动至距离传感器位置处时掠过距离传感器的引导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通过顶部的铰链安装于输送小车底部,所述第一安装板于反射器的两侧形成配合面,所述第一安装座具有两个耳座,距离传感器安装在两个耳座之间,两个耳座的顶部具有可与所述配合面配合且呈弧形的引导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小车上设有可使第一安装板保持竖直状态的第一复位机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器通过第二安装板固定于输送小车上,所述距离传感器通过第二安装座安装于滚床上,距离传感器在输送小车的前进方向与反射器错开,反射器具有倾斜于输送方向设置以形成正对所述距离传感器的反射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器通过摆杆机构安装在输送小车上,所述摆杆机构包括设在所述输送小车上的第三安装板、通过铰链销铰接在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庆李军辉倪明之艾久文杨猛许正仁黄凯东姚震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明珞汽车装备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