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铜辫线并圈焊接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2060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5 0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铜辫线并圈焊接工装,包括上电极棒和下电极棒,所述的上电极棒和下电极棒上下同轴相对布置,所述的上电极棒的下端和下电极棒的上端分别嵌入安装有上电极和下电极,所述的下电极棒的内部轴向布置有与下电极相通的通孔,所述的上电极和下电极的中部均布置有导向通孔,所述的下电极内穿有向上插入到上电极的导向通孔内的定位轴,所述的定位轴的下半部为螺纹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空间比较小,焊接拉力稳定,减少电极的损耗,提高电极寿命,电极本身安装更方便,材料损耗更少。

A type of copper braid line and loop we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铜辫线并圈焊接工装
本技术涉及铜辫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铜辫线并圈焊接工装。
技术介绍
铜辫线是很多工业领域都要用到的导电部件,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目前市场上同类焊接工装焊接的产品圈的外形尺寸一致性偏差大,外部安装空间相对占用大,焊接出来的产品拉力性能偏差大,对电极要求高,电极损耗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铜辫线并圈焊接工装,结构简单,安装空间比较小,焊接拉力稳定,减少电极的损耗,提高电极寿命,电极本身安装更方便,材料损耗更少。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铜辫线并圈焊接工装,包括上电极棒和下电极棒,所述的上电极棒和下电极棒上下同轴相对布置,所述的上电极棒的下端和下电极棒的上端分别嵌入安装有上电极和下电极,所述的下电极棒的内部轴向布置有与下电极相通的通孔,所述的上电极和下电极的中部均布置有导向通孔,所述的下电极内穿有向上插入到上电极的导向通孔内的定位轴,所述的定位轴的下半部为螺纹轴。作为优选,所述的螺纹轴与通孔内的下拉杆相连。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的上电极和下电极均通过焊接的方式分别固定在上电极棒和下电极棒上端面的凹槽内。进一步的,所述的下电极棒的上端位于通孔的两侧对称布置有安装孔。进一步的,所述的下电极棒的一侧上端布置有安装定位台阶。有益效果: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铜辫线并圈焊接工装,结构简单,电极的外形减小了焊圈的外形尺寸,降低了安装空间的要求,电极与电极座通过焊接方式装配,保证了双方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电流的密度,降低了电流的需求,提高了电极的寿命,电极的设计可以减少材料的损耗,降低了材料成本,接插件定义随客户需求,装配简单快捷,自扣形式,拆卸方便,不损伤电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半剖结构图。附图标记:1、上电极棒;2、下电极棒;3、上电极;4、下电极;5、定位轴;6、螺纹轴;7、通孔;8、安装定位台阶;9、安装孔;10、下拉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用于铜辫线并圈焊接工装,包括上电极棒1和下电极棒2,所述的上电极棒1和下电极棒2上下同轴相对布置,所述的上电极棒1的下端和下电极棒2的上端分别嵌入安装有上电极3和下电极4,所述的下电极棒2的内部轴向布置有与下电极4相通的通孔7,所述的上电极3和下电极4的中部均布置有导向通孔,所述的下电极4内穿有向上插入到上电极3的导向通孔内的定位轴5,所述的定位轴5的下半部为螺纹轴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在使用的时候,先将铜线放在下电极上套在定位轴5上转圈交叉,然后上电极棒1下压放电,焊接完成,然后定位轴5退回,取出产品就可以了。作为优选,所述的螺纹轴6与通孔7内的下拉杆10相连,下拉杆10可以将定位轴5拉下来,方便取件。所述的上电极3和下电极4均通过焊接的方式分别固定在上电极棒1和下电极棒2上端面的凹槽内,安装牢固。所述的下电极棒2的上端位于通孔7的两侧对称布置有安装孔9,方便将整个工装安装在工作台上。所述的下电极棒2的一侧上端布置有安装定位台阶8,可以与安装位置上的结构相扣,提高安装的稳定性。本技术结构简单,电极的外形减小了焊圈的外形尺寸,降低了安装空间的要求,电极与电极座通过焊接方式装配,保证了双方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电流的密度,降低了电流的需求,提高了电极的寿命,电极的设计可以减少材料的损耗,降低了材料成本,接插件定义随客户需求,装配简单快捷,自扣形式,拆卸方便,不损伤电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铜辫线并圈焊接工装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铜辫线并圈焊接工装,包括上电极棒(1)和下电极棒(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电极棒(1)和下电极棒(2)上下同轴相对布置,所述的上电极棒(1)的下端和下电极棒(2)的上端分别嵌入安装有上电极(3)和下电极(4),所述的下电极棒(2)的内部轴向布置有与下电极(4)相通的通孔(7),所述的上电极(3)和下电极(4)的中部均布置有导向通孔,所述的下电极(4)内穿有向上插入到上电极(3)的导向通孔内的定位轴(5),所述的定位轴(5)的下半部为螺纹轴(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铜辫线并圈焊接工装,包括上电极棒(1)和下电极棒(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电极棒(1)和下电极棒(2)上下同轴相对布置,所述的上电极棒(1)的下端和下电极棒(2)的上端分别嵌入安装有上电极(3)和下电极(4),所述的下电极棒(2)的内部轴向布置有与下电极(4)相通的通孔(7),所述的上电极(3)和下电极(4)的中部均布置有导向通孔,所述的下电极(4)内穿有向上插入到上电极(3)的导向通孔内的定位轴(5),所述的定位轴(5)的下半部为螺纹轴(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云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云德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