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无功补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1611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4 2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式无功补偿装置,包括进线保护模块、电流采样模块、控制接口模块、能进行过零投切的固态继电模块、一组分补三相电容和两组共补电容;每组所述共补电容都与所述固态继电模块中的一个继电器对应,所述共补电容的B相电容连接所述进线保护模块,与所述共补电容对应的继电器,其进线端连接所述进线保护模块,其出线端,与所述共补电容的A相电容,以及所述共补电容的C相电容分别连接;所述分补三相电容的A相电容、B相电容和C相分别对应并连接所述固态继电模块中的一个继电器,所述进线保护模块与三个所述继电器分别连接;所述控制接口模块连接所述固态继电模块上的各个继电器。

An integrated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o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tegrated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device, including the inlet protection module, current sampling module, control module, interface module, solid state relay can have zero switching component compensation capacitor and two capacitor group; each group the total capacitor with the solid one the relay relay module in the corresponding state, the total capacitor B phase capaci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let protection module, and the total capacitor corresponding to the relay, the inlet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let protection module, the outlet, and the total capacitor A and the capacitor the capacitor C capacitors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the sub compensation capacitor A phase capacitor, B phase and C phase respectively and the corresponding capacitor connected to a relay of the solid-state relay module, wherein the inlet protection module and the three relays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the The control interface module connects the various relays on the solid-state relay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式无功补偿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备领域的一种集成式无功补偿装置。
技术介绍
集成式无功补偿装置是低压电力系统无功补偿自动化的基础,近年来,随着微电子技术、数字控制技术、通信与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运用,紧凑型、模块化、组合化的方向发展,集成化、网络化、可靠性、实用性、可维护性、节能环保及安全成为智能低压电气设备发展的主流。集成式无功补偿装置正是在智能低压电气设备总体发展框架上开发出来的。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智能无功补偿装置大都采用同步开关或者固态继电器控制,这两种开关的通断均需要通过单片机来实现,那么这样就涉及到工作电源的稳定性,元器件的可靠性;在供电系统中,电网的较大波动或者谐波的干扰等等都会导致上述元器件的损坏,单片机的外围电路以及工作电源大多都是由阻性、容性或感性器件构成的,上述的阻性、容性或感性器件的损坏时即会导致单片机不工作、投切开关不受控制,从而使集成式无功补偿装置不投入或者不切除,那么就会使电网的功率因数偏低或者一直处于过补状态,严重影响了电网供电的质量,给用户都会带去不同程度的损害,所以现有集成式无功补偿装置中的阻性、容性或感性器件都会存在不确定性损坏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集成式无功补偿装置,其长久投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高,不易因为温度、湿度、电网波动、电压或电流的骤升骤降或者谐波而损坏。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集成式无功补偿装置,包括进线保护模块、电流采样模块、控制接口模块、能进行过零投切的固态继电模块、一组分补三相电容和两组共补电容;每组共补所述电容都与所述固态继电模块中的一个继电器对应,所述共补电容的B相电容通过一根穿过所述电流采样模块的导线连接所述进线保护模块,与所述共补电容对应的继电器,其进线端通过一根穿过所述电流采样模块的导线连接所述进线保护模块,其出线端,与所述共补电容的A相电容,以及所述共补电容的C相电容分别连接;所述分补三相电容的A相电容、B相电容和C相分别对应并连接所述固态继电模块中的一个继电器,所述进线保护模块与三个所述继电器之间分别通过独立的,穿过所述电流采样模块的导线连接;所述控制接口模块连接所述固态继电模块中的各个继电器。进一步的,两组所述共补电容和所述分补三相电容均集成在一个补偿电容装置内。再进一步的,所述补偿电容装置的顶面上设有一块支撑板;所述控制接口模块、所述进线保护模块、所述电流采样模块和所述固态继电模块在所述支撑板的顶面上,沿着所述支撑板的轴向依次排列。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顶面上设有一根水平的,与所述支撑板轴向垂直的导轨,所述进线保护模块固定在所述导轨上。更进一步的,所述固态继电模块的顶面上设有散热模块。还要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模块包括散热平面、散热器,以及嵌入所述散热器顶部的散热风扇,所述散热平面的底面紧贴所述固态继电模块的顶面,所述散热器位于所述散热平面的顶面上。还要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平面的底面的面积大于所述固态继电模块顶面的面积,所述散热平面的底面与所述支撑板之间设有支撑所述散热平面的支撑柱。更进一步的,所述集成式无功补偿装置还包括一个覆盖所述进线保护模块、所述电流采样模块、所述控制接口模块、所述固态继电模块和所述支撑板的阻燃塑料外壳。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集成式无功补偿装置的技术方案,包括进线保护模块、电流采样模块、控制接口模块、能进行过零投切的固态继电模块、一组分补三相电容和两组共补电容;每组共补所述电容都与所述固态继电模块中的一个继电器对应,所述共补电容的B相电容通过一根穿过所述电流采样模块的导线连接所述进线保护模块,与所述共补电容对应的继电器,其进线端通过一根穿过所述电流采样模块的导线连接所述进线保护模块,其出线端,与所述共补电容的A相电容,以及所述共补电容的C相电容分别连接;所述分补三相电容的A相电容、B相电容和C相分别对应并连接所述固态继电模块中的一个继电器,所述进线保护模块与三个所述继电器之间分别通过独立的,穿过所述电流采样模块的导线连接;所述控制接口模块连接所述固态继电模块中的各个继电器。其技术效果是:其长久投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高,不易因为温度、湿度、电网波动、电压或电流的骤升骤降或者谐波而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集成式无功补偿装置的电气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集成式无功补偿装置的安装散热模块前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集成式无功补偿装置的安装散热模块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为了能更好地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理解,下面通过具体地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行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集成式无功补偿装置包括阻燃塑料外壳(图中未显示)。阻燃塑料外壳由ABS塑料制成。所述阻燃塑料外壳内部设有进线保护模块1、电流采样模块2、控制接口模块4、固态继电模块3、补偿电容装置5和散热模块7。补偿电容装置5由第一共补电容、第二共补电容和分补三相电容组成的。固态继电模块内至少设有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第四继电器和第五继电器。所述第一共补电容,其B相电容通过一根穿过电流采样模块2,截面积为16mm2裸铜线连接进线保护模块1,其A相电容通过一根截面积为16mm2裸铜线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出线端,其C相电容通过一根截面积为16mm2裸铜线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出线端,所述第一继电器的进线端通过一根穿过电流采样模块2的截面积为16mm2的裸铜线连接进线保护模块1。所述第二共补电容,其B相电容通过一根穿过电流采样模块2,截面积为16mm2裸铜线连接进线保护模块1,其A相电容通过一根截面积为16mm2裸铜线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出线端,其C相电容通过一根截面积为16mm2裸铜线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出线端,所述第二继电器的进线端通过一根穿过电流采样模块2的截面积为16mm2的裸铜线连接进线保护模块1。所述分补三相电容的A相电容通过一根截面积为16mm2裸铜线连接所述第三继电器的出线端,所述分补三相电容的B相电容通过一根截面积为16mm2裸铜线连接所述第四继电器的出线端,所述分补三相电容的C相电容通过一根截面积为16mm2裸铜线连接所述第五继电器的出线端,所述第三继电器的进线端通过一根穿过电流采样模块2的截面积为16mm2的裸铜线连接进线保护模块1。所述第四继电器的进线端通过一根穿过电流采样模块2的截面积为16mm2的裸铜线连接进线保护模块1。所述第五继电器的进线端通过一根穿过电流采样模块2的截面积为16mm2的裸铜线连接进线保护模块1。控制接口模块4连接固态继电模块3中各个继电器。固态继电模块3通过控制接口模块4给出的投切指令来控制补偿电容装置5中第一共补电容、第二共补电容和分补三相电容的通断。其中进线保护单元1是单个电容器的总进线开关,其作为固态继电模块3及补偿电容装置5的总进保护开关,对因故障引起的过流起到保护作用。电流采样模块2将采样的电流数据传送给与控制接口模块4连接的电容器控制模块(图中未显示),用以使所述电容器控制模块运算得出电容投切需求信息,通过控制接口模块4来控制固态继电模块3的动作,从而实现回路中电容补偿装置5的正常工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集成式无功补偿装置,由于采用了固态继电模块3来代替原有的单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集成式无功补偿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成式无功补偿装置,包括进线保护模块、电流采样模块、控制接口模块、一组分补三相电容和两组共补电容;其特征在于:该集成式无功补偿装置还包括能进行过零投切的固态继电模块;每组共补所述电容都与所述固态继电模块中的一个继电器对应,所述共补电容的B相电容通过一根穿过所述电流采样模块的导线连接所述进线保护模块,与所述共补电容对应的继电器,其进线端通过一根穿过所述电流采样模块的导线连接所述进线保护模块,其出线端,与所述共补电容的A相电容,以及所述共补电容的C相电容分别连接;所述分补三相电容的A相电容、B相电容和C相分别对应并连接所述固态继电模块中的一个继电器,所述进线保护模块与三个所述继电器之间分别通过独立的,穿过所述电流采样模块的导线连接;所述控制接口模块连接所述固态继电模块中的各个继电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无功补偿装置,包括进线保护模块、电流采样模块、控制接口模块、一组分补三相电容和两组共补电容;其特征在于:该集成式无功补偿装置还包括能进行过零投切的固态继电模块;每组共补所述电容都与所述固态继电模块中的一个继电器对应,所述共补电容的B相电容通过一根穿过所述电流采样模块的导线连接所述进线保护模块,与所述共补电容对应的继电器,其进线端通过一根穿过所述电流采样模块的导线连接所述进线保护模块,其出线端,与所述共补电容的A相电容,以及所述共补电容的C相电容分别连接;所述分补三相电容的A相电容、B相电容和C相分别对应并连接所述固态继电模块中的一个继电器,所述进线保护模块与三个所述继电器之间分别通过独立的,穿过所述电流采样模块的导线连接;所述控制接口模块连接所述固态继电模块中的各个继电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无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共补电容和所述分补三相电容均集成在一个补偿电容装置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式无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电容装置的顶面上设有一块支撑板;所述控制接口模块、所述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永生姜富修杨东华赵家松胡远辉杜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置信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瑞帕威尔电气有限公司安徽置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