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功补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656521 阅读:4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6 2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功补偿装置,包括电源引出线组、电压指示电路、电流采集电路、若干组LC能量转换系统、电源回输线组和控制器;电压指示电路的两端与两根电源引出线电连接;电流采集电路与一根电源引出线连接;若干组LC能量转换系统对应并联连接在电源引出线组上,且每组LC能量转换系统包括LC能量转换电路、电抗和可控硅控制电路;电压指示电路、电流采集电路和可控硅控制电路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无功补偿装置,通过对输送线路电流信号的采样、控制器对无功当量的计算以及LC系统对无功功率的转换,实现了对谐波的快速治理和对LC系统的快速投切,净化了电网,延长了用电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无功补偿
,尤其是涉及一种无功补偿装置。
技术介绍
轧机采用可控硅直流调速装置,三五七次谐波成分较大,对电网有很大影响,导致变压器及母排发热严重,为了减少设备启动运行中电流冲击过大和无功损耗的问题,我厂进行了改造,将电流进行采样输送到控制器计算无功当量,然后输送到无触点功率单元系统,通过LC系统使无功损坏减少到最小,治理了谐波。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无功补偿装置,以实现LC系统的快速投切,完成电网的净化,延长用电器使用寿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功补偿装置,包括电源引出线组、电压指示电路、电流采集电路、若干组LC能量转换系统、电源回输线组和控制器;所述电源引出线组包括电源引出线,所述电源引出线与市电输电线路的火线条数相同,该电源引出线与所述市电输电线路的火线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电压指示电路的两端与两根所述电源引出线电连接;所述电流采集电路与一根所述电源引出线连接;所述若干组LC能量转换系统对应并联连接在所述电源引出线组上,且每组LC能量转换系统包括LC能量转换电路、电抗和可控硅控制电路,所述LC能量转换电路和可控硅控制电路与所述电源引出线组中的电源引出线条数相同,所述LC能量转换电路通过对应所述可控硅控制电路与对应所述电源引出线电连接,所述电抗与所述LC能量转换电路与可控硅控制电路之间的线路感应连接;所述电源引出线组的输出末端与所述电源回输线组对应电连接,所述电源回输线包括电源回输线,该电源回输线的条数与电源引出线组中电源引出线的条数相同,且所述电源回输线与市电输电线路的火线对应连接;所述电压指示电路、电流采集电路和可控硅控制电路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市电输电线路为四相电,所述电源引出线组中包括三条电源引出线。进一步的,所述电压指示电路包括一电压表,所述电压表的两测量端与两根所述电源引出线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电压表的两测量端上分别串联有一保险电阻。进一步的,所述电流采集电路包括电流计和电感线圈,所述电流计和电感线圈串联,所述电感线圈套设在一根所述电源引出线上,该电流计和电感线圈的外端均接地。进一步的,所述电源引出线组上还设有一第一断路器,所述第一断路器位于所述电压指示电路和电流采集电路之间,且所述电压指示电路较为靠近所述市电输电线路与电源引出线组的接口,所述第一断路器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断路器上设有分闸保护装置。进一步的,所述电源引出线组上还设有一避雷器,所述避雷器位于所述第一断路器和电流采集电路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电源回输线组上还设有一第二断路器,所述第二断路器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电源回输线组上还设有电源输出端口,所述电源输出端口位于所述第二断路器与电源引出线组输出末端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电源回输线组上还设有开关模块,所述开关模块位于所述第二断路器与电源引出线组输出末端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可控硅控制电路包括两二极管和一可控硅芯片,所述两个二极管并联,且该两个二极管的方向相反,设该两个并联二极管的一端为可控硅控制电路的输入端,另一端为可控硅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则该可控硅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引出线电连接,输出端与所述LC能量转换电路连接,且所述可控硅芯片设置在输入端与可控硅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方向相同的二极管的输出端上,所述可控硅芯片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进一步的,所述LC能量转换电路包括电感、第一电容、电阻和第二电容,所述电感、第一电容和电阻星角连接,且电感和第一电容之间设有第一连接节点,电感与电阻之间设有第二连接节点,所述第一连接节点为该LC能量转换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可控硅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节点与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为该LC能量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同组相邻可控硅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LC能量转换系统包括第一LC能量转换电路、第二LC能量转换电路、第三LC能量转换电路、第一可控硅控制电路、第二可控硅控制电路、第三可控硅控制电路和电抗,第一LC能量转换电路、第二LC能量转换电路和第三LC能量转换电路的输入端与第一可控硅控制电路、第二可控硅控制电路和第三可控硅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对应连接,所述第一LC能量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可控硅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LC能量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可控硅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LC能量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可控硅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抗与所述LC能量转换电路与可控硅控制电路之间的线路感应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无功补偿装置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所述的无功补偿装置,通过对输送线路电流信号的采样、控制器对无功当量的计算以及LC系统对无功功率的转换,实现了对谐波的快速治理和对LC系统的快速投切,净化了电网,延长了用电器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无功补偿装置电路示意图;图2为图1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无功补偿装置的控制器管脚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无功补偿装置原理框图。附图标记说明:1-电源引出线组;2-电压指示电路;3-电流采集电路;4-LC能量转换系统;41-LC能量转换电路;42-电抗;43-可控硅控制电路;5-电源回输线组;6-控制器;7-市电输电线路。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至4所示,本技术包括电源引出线组1、电压指示电路2、电流采集电路3、若干组LC能量转换系统4、电源回输线组5和控制器6。电源引出线组1包括电源引出线,电源引出线与市电输电线路7的火线条数相同,该电源引出线与市电输电线路的火线一一对应连接。电压指示电路2的两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引出线组(1)、电压指示电路(2)、电流采集电路(3)、若干组LC能量转换系统(4)、电源回输线组(5)和控制器(6);所述电源引出线组(1)包括电源引出线,所述电源引出线与市电输电线路(7)的火线条数相同,该电源引出线与所述市电输电线路的火线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电压指示电路(2)的两端与两根所述电源引出线电连接;所述电流采集电路(3)与一根所述电源引出线连接;所述若干组LC能量转换系统(4)对应并联连接在所述电源引出线组(1)上,且每组LC能量转换系统(4)包括LC能量转换电路(41)、电抗(42)和可控硅控制电路(43),所述LC能量转换电路(41)和可控硅控制电路(43)与所述电源引出线组(1)中的电源引出线条数相同,所述LC能量转换电路(41)通过对应所述可控硅控制电路(43)与对应所述电源引出线电连接,所述电抗(42)和所述LC能量转换电路(41)与可控硅控制电路(43)之间的线路感应连接;所述电源引出线组(1)的输出末端与所述电源回输线组(5)对应电连接,所述电源回输线组(5)包括电源回输线,该电源回输线的条数与电源引出线组(1)中电源引出线的条数相同,且所述电源回输线与市电输电线路(7)的火线对应连接;所述电压指示电路(2)、电流采集电路(3)和可控硅控制电路(43)与所述控制器(6)信号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引出线组(1)、电压指示电路(2)、电流采集电路(3)、若干组LC能量转换系统(4)、电源回输线组(5)和控制器(6);所述电源引出线组(1)包括电源引出线,所述电源引出线与市电输电线路(7)的火线条数相同,该电源引出线与所述市电输电线路的火线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电压指示电路(2)的两端与两根所述电源引出线电连接;所述电流采集电路(3)与一根所述电源引出线连接;所述若干组LC能量转换系统(4)对应并联连接在所述电源引出线组(1)上,且每组LC能量转换系统(4)包括LC能量转换电路(41)、电抗(42)和可控硅控制电路(43),所述LC能量转换电路(41)和可控硅控制电路(43)与所述电源引出线组(1)中的电源引出线条数相同,所述LC能量转换电路(41)通过对应所述可控硅控制电路(43)与对应所述电源引出线电连接,所述电抗(42)和所述LC能量转换电路(41)与可控硅控制电路(43)之间的线路感应连接;所述电源引出线组(1)的输出末端与所述电源回输线组(5)对应电连接,所述电源回输线组(5)包括电源回输线,该电源回输线的条数与电源引出线组(1)中电源引出线的条数相同,且所述电源回输线与市电输电线路(7)的火线对应连接;所述电压指示电路(2)、电流采集电路(3)和可控硅控制电路(43)与所述控制器(6)信号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指示电路(2)包括一电压表(V),所述电压表(V)的两测量端与两根所述电源引出线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采集电路(3)包括电流计(A)和电感线圈(TAa2),所述电流计(A)和电感线圈(TAa2)串联,所述电感线圈(TAa2)套设在一根所述电源引出线上,该电流计(A)和电感线圈(TAa2)的外端均接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引出线组(1)上还设有一第一断路器(QF1),所述第一断路器(QF1)位于所述电压指示电路(2)和电流采集电路(3)之间,且所述电压指示电路(2)较为靠近所述市电输电线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德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宇润德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