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斌专利>正文

一种脚踝复健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12291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4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脚踝复健板,该复健板包括活动板体、底座、轴杆和转孔,活动板体尾端设有轴杆,底座两端设有转孔,轴杆两端分别置于两个转孔内实现活动板体与底座的转动连接,活动板体的侧端与底座的侧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体,活动板体上端与两个踏板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脚踝复健板,可以通过选择踏面的朝向,来达到训练脚踝处不同关节和肌肉的目的,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训练量的调节。

An ankle rehabilitation board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medical devices, especially an ankle rehabilitation in the rehabilitation activities board comprises a board body, a base, shaft and hole, movable plat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shaft, both ends of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rotary hole, both ends of the shaft rod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two hole to rotate with a movable plate body and the base. A spring, body is fixedly connected between the movable plate body side end and side end of the base, the upper end plate connected with two pedals rotat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ankle rehabilitation board, can choose the tread direction, to achieve the training objective is not the same at the ankle joints and muscles, but also can adjust the amount of training need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脚踝复健板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脚踝复健板。
技术介绍
在骨外科常规治疗中,踝关节的损伤后康复期间,容易引起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这时候就需要患者与护理人员协作,对脚踝进行康复性训练,以防止踝部产生不良后遗症。但现有的锻炼装置只能采用固定形状的板体,依靠患者自身腿部力量去折叠腿与脚板之间的角度,训练起来局限性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的训练装置局限性较大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脚踝复健板,可以通过踩踏位置的不同,来进行不同位置肌肉和关节的康复训练。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脚踝复健板,包括活动板体、底座、轴杆和转孔,活动板体尾端设有轴杆,底座两端设有转孔,轴杆两端分别置于两个转孔内实现活动板体与底座的转动连接,活动板体的侧端与底座的侧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体,活动板体上端与两个踏板转动连接。具体地,所述弹簧体优选为扭转弹簧,扭转弹簧套设在轴杆上,扭转弹簧的一端头与活动板体下端面焊接连接,另一端头与底座上端面焊接连接。具体地,所述活动板体上嵌入了转轴,与踏板底端焊连的转杆置于转轴内实现转动连接。具体地,所述活动板体上设有四个弧形滑槽,每个踏板都置于两个弧形滑槽之间,与踏板底端焊连的伸缩杆置于弧形滑槽内。具体地,所述踏板上粘结有固定带。具体地,所述底座的底端粘结连接有吸盘。具体地,所述底座两个相对的侧边固定连接有刻度板,刻度板上刻有长度刻度。具体地,所述底座用来固定刻度板的其中一侧位于两个转孔之间,底座的两侧边设有卡槽,刻度板尾端通过插入卡槽内实现与底座的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脚踝复健板,可以通过选择踏面的朝向,来达到训练脚踝处不同关节和肌肉的目的,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训练量的调节。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右视图;图3是活动板体上端面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活动板体与踏板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伸缩杆置入弧形滑槽时的状态图;图6是本技术的伸缩杆脱离弧形滑槽时的状态图;图7是本技术在使用脚尖用力时的状态图;图8是本技术在使用脚跟用力时的状态图;图中1.活动板体,2.底座,3.轴杆,4.转孔,5.弹簧体,6.踏板,7.转轴,8.转杆,9.弧形滑槽,10.伸缩杆,11.固定带,12.吸盘,13.刻度板。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一种脚踝复健板,包括活动板体1、底座2、轴杆3和转孔4,活动板体1尾端设有轴杆3,底座2两端设有转孔4,轴杆3两端分别置于两个转孔4内实现活动板体1与底座2的转动连接,活动板体1的侧端与底座2的侧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体5,活动板体1上端与两个踏板6转动连接,弹簧体5优选为扭转弹簧,扭转弹簧套设在轴杆3上,扭转弹簧的一端头与活动板体1下端面焊接连接,另一端头与底座2上端面焊接连接,活动板体1上嵌入了转轴7,与踏板6底端焊连的转杆8置于转轴7内实现转动连接,活动板体1上设有四个弧形滑槽9,每个踏板6都置于两个弧形滑槽9之间,与踏板6底端焊连的伸缩杆10置于弧形滑槽9内,踏板6上粘结有固定带11,底座2的底端粘结连接有吸盘12,底座2两个相对的侧边固定连接有刻度板13,刻度板13上刻有长度刻度,底座2用来固定刻度板13的其中一侧位于两个转孔4之间,底座2的两侧边设有卡槽,刻度板13尾端通过插入卡槽内实现与底座2的固定连接。当需要使用脚尖用力下踩时,先把底座2放置到平整的地面上,利用其底部的吸盘12吸附住地面,防止其发生位移。脚面放置到踏板6上并利用固定带11绑住脚背,使得脚部与踏板6相固定。当脚部放松不用力时,脚尖置于活动板体1翘起的一端,而脚跟则置于低位的一端(如附图7所示)。伸缩杆10是由空心套筒和活塞杆组成,活塞杆套设在空心套筒内滑动连接,当需要调整脚面的运动角度时,只需要让伸缩杆10的活塞杆置于弧形滑槽9内(如附图5所示),这样当踏板6底部中心的转杆8在转轴7内转动时,踏板6底部前端的伸缩杆10就会沿着弧形滑槽9移动(如附图4所示),此时就可以让踏板6在弧形滑槽9的可移动范围内进行角度的调整。最后只要让脚尖用力,就可以把活动板体1翘起的部分往下压,由于扭转弹簧的作用,对脚尖下压的动作形成阻力,从而就可以起到锻炼脚尖所带动的肌肉和关节的部分。而当活动板体1往下压的那一侧所对应的刻度板13上的长度刻度,就是此时活动板体1往下压的行程长度,通过观察下压的行程长度,就可以知道这一次下压动作使用了多少力量,以此可以达到科学合理和可控制的训练量。当需要脚跟用力的时候,先把伸缩杆10的活塞杆往上收缩,使其缩回空心套筒内(如附图6所示),这样伸缩杆10就脱离了弧形滑槽9的限制,能够利用踏板6底部转杆8的转动,进行180度的旋转,等到踏板6的旋转完成之后,就再次把伸缩杆10的活塞杆伸出并置入到对准其下方的弧形滑槽9,然后再按照前述调整角度的方法,把踏板6的角度调整好。未用力时,脚跟就处于活动板体1翘起的一侧,而脚尖处于活动板体1低位的一侧(如附图8所示),这样使用脚跟往下压活动板体1翘起的部分,利用克服扭转弹簧的阻力来进行锻炼,即可使得脚跟所带动的肌肉和关节部分能够得到训练。此时的刻度板13插入到与轴杆3相对的底座2侧边的插槽里,在刻度板13一端放置有镜面,用户即可通过观察镜面里脚跟下压的位置所对应的刻度板13上的高度刻度,来获知下压的力量。亦或可以把刻度板13插回到两个转孔4间的侧边插槽内,直接获取活动板体1翘起端与刻度板13上的高度刻度相对应的读数,来获知下压的力量。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脚踝复健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脚踝复健板,包括活动板体(1)、底座(2)、轴杆(3)和转孔(4),活动板体(1)尾端设有轴杆(3),底座(2)两端设有转孔(4),轴杆(3)两端分别置于两个转孔(4)内实现活动板体(1)与底座(2)的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活动板体(1)的侧端与底座(2)的侧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体(5),活动板体(1)上端与两个踏板(6)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脚踝复健板,包括活动板体(1)、底座(2)、轴杆(3)和转孔(4),活动板体(1)尾端设有轴杆(3),底座(2)两端设有转孔(4),轴杆(3)两端分别置于两个转孔(4)内实现活动板体(1)与底座(2)的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活动板体(1)的侧端与底座(2)的侧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体(5),活动板体(1)上端与两个踏板(6)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踝复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体(5)优选为扭转弹簧,扭转弹簧套设在轴杆(3)上,扭转弹簧的一端头与活动板体(1)下端面焊接连接,另一端头与底座(2)上端面焊接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踝复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体(1)上嵌入了转轴(7),与踏板(6)底端焊连的转杆(8)置于转轴(7)内实现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斌
申请(专利权)人:宋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