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踏板式下肢踝关节锻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5233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2 2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踏板式下肢踝关节锻炼器,包括基座、挡板、踏板、两个支柱、驱轴、动力装置、传动装置、两个阻力装置,所述基座的一端设置挡板,基座的中部并排设置两根支柱,该两根支柱关于锻炼器中轴线对称,两根支柱上设置驱轴,驱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柱转动连接,所述踏板通过驱轴设置在两根支柱上,驱轴沿水平方向穿过踏板,所述动力装置通过传动装置与驱轴连接,所述阻力装置位于踏板的后方,包括依次连接的底座、弹簧和小挡板,两个阻力装置分别通过底座各自的底座固定于基座和挡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卧床病人不需依靠他人就可以进行自主或者被动的下肢踝关节锻炼,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以达到预防静脉血栓和锻炼下肢肌肉、踝关节的双重作用。

A pedal type lower limb ankle joint exercise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edal type limb ankle exercise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baffle, a pedal, the two pillar, drive shaft, driving device, transmission device, two resistance device, one end of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baffle, the middle side by side of the base is provided two pillars, the two pillars on the axis of symmetry of exercise in the two pillars arranged on the drive shaft, both ends of the drive shaft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two pillars of rotation of the pedal through the drive shaft is arranged on two pillars, drive shaft along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through the pedal, the power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drive shaft through a transmission device, the resistance device is positioned in the rear pedal, which in turn connect the base, the spring and the small baffle, two resistance device respectively through the respective base base is fixed on the base and a baffle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enables the lying in bed patient to perform independent or passive ankle joint exercises without relying on others, and has simple operation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It can achieve double functions of preventing venous thrombosis and exercising lower extremity muscles and ankle joi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踏板式下肢踝关节锻炼器
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器械
,具体是涉及一种辅助卧床病人进行下肢踝关节锻炼的踏板式医疗设备。
技术介绍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thrombosis,DVT)是外科手术后早期的并发症之一。有研究显示,骨科、普外科术后DVT的发生率为10%~63%。近年来,深静脉血栓形成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血栓的形成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早在1856年,Virchow论述了DVT形成的3大因素为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而各种危险因素可引起上述改变从而形成DVT。有2/3的病人DVT形成由危险因素引起。研究表明,危险因素越多,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越大,而住院病人拥有的危险因素至少是一个,有40%的病人有3种或3种以上的危险。目前,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常用方法是使用抗凝药物、他人按摩促进下肢踝关节锻炼和病人自主进行踝泵运动,抗凝药物需严格控制凝血酶原时间,每次抽血增加患者感染与疼痛的风险,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他人按摩,病人的下肢踝关节往往得不到充分的锻炼,还会增加看护人员的工作量,看护人员时常发生忘记按摩的情况,效果不佳;病人自主进行踝泵运动存在依从性较差、病人无法达到标准要求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踏板式下肢踝关节锻炼器,使卧床病人不需依靠他人就可以进行自主或者被动的下肢踝关节锻炼。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踏板式下肢踝关节锻炼器,包括基座、挡板、踏板、两根支柱、驱轴、两个阻力装置,所述两根支柱分别为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两个阻力装置分别为第一阻力装置和第二阻力装置,所述基座的一端设置挡板,基座的中部并排设置两根支柱,该两根支柱关于锻炼器中轴线对称,两根支柱上设置驱轴,驱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柱转动连接,所述踏板通过驱轴设置在两根支柱上,驱轴沿水平方向穿过踏板,所述阻力装置位于踏板的后方,用于防止踏板摆动角度过大,该阻力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底座、弹簧和小挡板,两个阻力装置分别通过各自的底座固定于基座和挡板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1)操作简单,提供两种锻炼模式,卧床病人不需要他人辅助就可以进行自主或者被动的下肢踝关节锻炼,还可以多次使用,轮流使用,节约材料;2)使用安全,仪器根据各类型的病床设计了钩状结构,通过螺栓可以固定在床尾,另外在踏板和基座上设置了圆孔,防止锻炼中仪器和脚掌的滑落,造成伤害;3)锻炼充分,踏板多角度绕驱轴转动,使病人的下肢、踝关节得到充分的锻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踏板式下肢踝关节锻炼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踏板式下肢踝关节锻炼器的内部细节图。图3为本技术的阻力装置的细节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示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一种踏板式下肢踝关节锻炼器,包括基座1、挡板2、踏板3、两根支柱、驱轴5、两个阻力装置,所述两根支柱分别为第一支柱4-1和第二支柱4-2,两个阻力装置分别为第一阻力装置7-1和第二阻力装置7-2,所述基座1的一端设置挡板2,基座1的中部并排设置两根支柱,该两根支柱关于锻炼器中轴线对称,两根支柱上设置驱轴5,驱轴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柱转动连接,所述踏板3通过驱轴5设置在两根支柱上,驱轴5沿水平方向穿过踏板3,所述阻力装置位于踏板3的后方,该阻力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底座9、弹簧10和小挡板11,两个阻力装置分别通过各自的底座固定于基座1和挡板2上。所述踏板式下肢踝关节锻炼器还包括动力装置6和传动装置,所述动力装置通过传动装置与驱轴5连接。所述传动装置为传动皮带或齿轮。所述挡板2与基座1垂直,挡板顶部设置横板12,横板12的尾部设置竖板13,所述挡板2、横板12和竖板13形成钩状结构。所述横板12设置通孔,所述竖板13设置两个螺纹孔。所述踏板3上设置四个供绑带穿过的通孔,所述四个通孔呈矩形分布。所述阻力装置的底座9的长度能够调节。所述基座1侧面设置两个供绑带穿过的圆孔。所述踏板3上设置若干用于脚底按摩的凸起点16,踏板3的下端设置软质橡胶条17。所述踏板式下肢踝关节锻炼器,还包括智能电子显示屏,所述阻力装置7上安装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和计数器,所述智能电子显示屏与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计数器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本技术的踏板式下肢踝关节锻炼器提供主动和被动两种工作模式,当选择被动工作模式时,动力装置通过正反转带动传动装置运动,进而带动踏板随着驱轴转动;当选择主动模式时,患者脚踝下压抬起带动踏板随着驱轴转动。在踏板转动的过程中,设置在基座和挡板上的阻力装置为踏板提供阻力,控制其转动的角度。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踏板式下肢踝关节锻炼器包括基座1、挡板2、踏板3、两个支柱、驱轴5、两个阻力装置,基座1的一端垂直设置挡板2,挡板2顶部设置横板12,横板12的尾端设置竖板13,挡板2、横板12和竖板13整体构成钩状结构,可以将仪器挂在病床尾部的挡板上,进行固定,竖板13上设置两个螺纹孔,螺丝14穿过螺纹孔可以加强仪器与床头的固定,防止仪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位移,横板上设置长方形孔15,便于对螺丝进行操作;基座1的侧面设置两个圆孔,使用时,利用细绳穿过基座1上的圆孔再次固定仪器,防止其左右偏转;基座的中部设置有两个支柱,支柱4-1和4-2关于锻炼器中心轴对称;踏板3侧面设置供驱轴5水平穿过的通孔,驱轴5穿过踏板3实现踏板与曲轴的固定,踏板3与脚接触的一面设置若干凸起点16,踏板3的下端设置软质橡胶条17,凸起点16一方面可以防滑,一方面还可以起到按摩脚掌的作用,软质橡胶条17可以固定脚后跟,防止在使用的过程中,脚掌滑出踏板3,踏板3上还设置四个圆孔,利用细绳穿过踏板3的圆孔可以将患者的脚固定在踏板3上,防止患者撞到支柱4;驱轴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柱4转动连接;阻力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底座9、弹簧10和小挡板11,在使用的过程中,小挡板11和踏板3贴合,为踏板3的转动提供阻力,其中第一阻力装置7-1的底座9固定设置在基座1上,第二阻力装置7-2的底座9固定设置在挡板2上,底座9的长度可以调节,用以控制阻力大小和踏板3的转动角度。病人自主控制脚踝的抬起和下压,带动踏板3和驱轴5转动,实现脚踝的主动锻炼。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踏板式下肢踝关节锻炼器除了实施例1的技术特征外,还包括动力装置6和皮带,动力装置6通过皮带与驱轴5连接,动力装置6通过皮带带动踏板3和驱轴5转动,实现脚踝的被动锻炼,在基座1上还设置长方形的槽,用于放置动力装置。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踏板式下肢踝关节锻炼器将实施例2中的传动装置皮带替换为齿轮,动力装置6通过齿轮与驱轴5啮合,动力装置6通过齿轮带动踏板3和驱轴5转动,实现脚踝的被动锻炼。实施例4: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3的基础上,增设智能电子显示屏,该显示屏可以直接内嵌在基座1或者挡板2上,也可以通过开合结构安装在横板12上,使用时立在横板上方,不使用时,收在长方形孔15内。在阻力装置上安装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和计数器,智能电子显示屏与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计数器连接,阻力装置压力和位移每达到一次预设值,锻炼计数加一,为判断病人锻炼强度提供依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踏板式下肢踝关节锻炼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踏板式下肢踝关节锻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挡板(2)、踏板(3)、两根支柱、驱轴(5)、两个阻力装置,所述两根支柱分别为第一支柱(4‑1)和第二支柱(4‑2),两个阻力装置分别为第一阻力装置(7‑1)和第二阻力装置(7‑2),所述基座(1)的一端设置挡板(2),基座(1)的中部并排设置两根支柱,该两根支柱关于锻炼器中轴线对称,两根支柱上设置驱轴(5),驱轴(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柱转动连接,所述踏板(3)通过驱轴(5)设置在两根支柱上,驱轴(5)沿水平方向穿过踏板(3),所述阻力装置位于踏板(3)的后方,该阻力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底座(9)、弹簧(10)和小挡板(11),两个阻力装置分别通过各自的底座固定于基座(1)和挡板(2)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踏板式下肢踝关节锻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挡板(2)、踏板(3)、两根支柱、驱轴(5)、两个阻力装置,所述两根支柱分别为第一支柱(4-1)和第二支柱(4-2),两个阻力装置分别为第一阻力装置(7-1)和第二阻力装置(7-2),所述基座(1)的一端设置挡板(2),基座(1)的中部并排设置两根支柱,该两根支柱关于锻炼器中轴线对称,两根支柱上设置驱轴(5),驱轴(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柱转动连接,所述踏板(3)通过驱轴(5)设置在两根支柱上,驱轴(5)沿水平方向穿过踏板(3),所述阻力装置位于踏板(3)的后方,该阻力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底座(9)、弹簧(10)和小挡板(11),两个阻力装置分别通过各自的底座固定于基座(1)和挡板(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式下肢踝关节锻炼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装置(6)和传动装置,所述动力装置通过传动装置与驱轴(5)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踏板式下肢踝关节锻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为传动皮带或齿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式下肢踝关节锻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丽徐欣怡侯慧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