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多功能足部锻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8964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7 1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踝关节锻炼器,特别是一种便携式多功能足部锻炼器,其由底座、上盖、足踏板、足踏板转轴、背曲支撑杆、外翻支撑杆组成。底座设置为上端开口的壳体,底座上侧面的边框与上盖下侧面的边框一一对应,底座上侧面的一个边框设置为转动边框,与转动边框对应的上盖下侧面的边框和转动边框构成转动连接,底座上侧面的其他边框与和该边框对应的上盖下侧面的边框构成卡紧连接,底座与上盖一起构成封闭的中空壳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携带,操作简单,多功能且针对性强可以调节的便携式多功能足部锻炼器。

Portable multifunctional foot exercise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nkle exerciser, in particular to a portable multifunctional foot exerciser, which is composed of a base, an upper cover, a foot pedal, a pedal rotating shaft, a back curved supporting rod and an eversion supporting rod. The base is provided for the opening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shell, the base frame side frame and the lower lateral surface of the upper cover of the corresponding to a border base side is set to rotate frame, frame and rotating frame corresponding to the lower lateral surface of the upper cover and the rotating frame is rotatably connected, the other side of the base frame and the frame and the corresponding frame the lower lateral surface of the upper cover form clamping connection base and the upper cover together form a hollow shell closed;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nvenient carrying, simple operation, strong pertinence can be multifunctional and portable multifunctional foot exercise regu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多功能足部锻炼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踝关节锻炼器,特别是一种便携式多功能足部锻炼器。
技术介绍
内、外翻足是足部最常见畸形,无论是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后期的踝关节各向功能锻炼对于疗效的巩固和维持是特别重要。现有的一些足部锻炼器械,只能是单方面的一种功能锻炼,而对于踝关节的多功能性来说,就会有了明显的不足。目前还没有一种对于足部各种主要功能进行辅助锻炼的综合性的训练器材。因此需要一种足部训练器,在内、外翻足经手术或非手治疗后能够进行足部各种功能训练,巩固和维持治疗效果,促进踝关节的各向功能的恢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携带,操作简单,多功能且针对性强可以调节的便携式多功能足部锻炼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按如下方式实现的:设计一种便携式多功能足部锻炼器,其由底座、上盖、足踏板、足踏板转轴、背曲支撑杆、外翻支撑杆组成。底座设置为上端开口的壳体,底座上侧面的边框与上盖下侧面的边框一一对应,底座上侧面的一个边框设置为转动边框,与转动边框对应的上盖下侧面的边框和转动边框构成转动连接,底座上侧面的其他边框与和该边框对应的上盖下侧面的边框构成卡紧连接,底座与上盖一起构成封闭的中空壳体,底座设置为对称结构,对称轴经过转动边框的中点,底座转动边框中点处设置有足踏板转轴连接件,足踏板转轴连接件与转动边框构成转动连接,足踏板转轴一端与足踏板转轴连接件构成固定连接,足踏板转轴设置为与对称轴平行的足踏板转轴,足踏板转轴另一端设置有插拔件,插拔件与底座构成卡紧连接,插拔件设置有孔,足踏板转轴穿过插拔件的孔与插拔件构成转轴定位连接,足踏板设置为两个,足踏板与足踏板转轴构成转动连接,转动边框对称设置有足踏板连接卡槽,足踏板上与足踏板连接卡槽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卡体,足踏板与转动边框通过卡体与足踏板连接卡槽构成转动连接,背曲支撑杆、外翻支撑杆均设置为U型,均包括两根对称的直杆和一根平杆,背曲支撑杆的两端、外翻支撑杆的两端与足踏板均构成转动连接,底座设置有外翻支撑杆定位槽和背曲支撑杆定位槽,背曲支撑杆的平杆与背曲支撑杆定位槽构成卡紧连接,外翻支撑杆的平杆与外翻支撑杆定位槽构成卡紧连接,外翻支撑杆定位槽与足踏板转轴平行,背曲支撑杆定位槽与转动边框平行。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边框设置有多个转轴连接件,转轴连接件与底座构成固定连接,且设置有孔,上盖与底座构成转动连接的边框也设置有相同的转轴连接件,通过设置穿过上盖和底座的转轴连接件的壳体转轴构成上盖与底座的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根据大部分病人的需要,所述背曲支撑杆定位槽设置为3个,背曲支撑杆的平杆与背曲支撑杆定位槽构成卡紧连接时,背曲支撑杆的直杆与底座平面构成的角度分别为15℃、25℃、40℃。进一步的,根据病人的需要,所述外翻支撑杆定位槽设置为两个,外翻支撑杆的平杆与外翻支撑杆定位槽构成卡紧连接时,外翻支撑杆的直杆与底座平面构成的角度分别为15℃、30℃。进一步的,为了进一步缩小便携式多功能足部锻炼器的尺寸,足踏板底面设置有背曲支撑杆固定槽和外翻支撑杆固定槽,背曲支撑杆与背曲支撑杆固定槽构成卡紧连接,外翻支撑杆与外翻支撑杆固定槽构成卡紧连接,不使用时,背曲支撑杆和外翻支撑杆可置于背曲支撑杆固定槽和外翻支撑杆固定槽内,以减少放置时和携带时便携式多功能足部锻炼器所占空间。进一步的,为了防止使用过程中底座与上盖闭合导致用户受伤,所述底座与上盖边框还固定设置有液压支柱连接孔,底座和上盖通过液压支柱连接孔与液压支柱构成固定连接。进一步的,为了节省空间,所述上盖边框处还设置有液压支柱固定槽,液压支柱连接孔设置于液压支柱固定槽中,液压支柱固定槽以液压支柱连接孔为起点,与转动边框垂直,长度与液压支柱相等。进一步的,为了进一步方便携带,所述底座设置有提手。本技术的积极效果:本技术技术方案中,提供了一种便于携带,操作简单,多功能且针对性强可以调节的便携式多功能足部锻炼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方案的去除一侧足踏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上盖;3、足踏板;4、足踏板转轴;5、转动边框;6、外翻支撑杆定位槽;7、背曲支撑杆定位槽;8、液压支柱连接孔;9、液压支柱固定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所示,本技术所述便携式多功能足部锻炼器,其由底座1、上盖2、足踏板3、足踏板转轴4、背曲支撑杆、外翻支撑杆组成。底座1设置为上端开口的壳体,底座1上侧面的边框与上盖2下侧面的边框一一对应,底座1上侧面的一个边框设置为转动边框5,与转动边框5对应的上盖2下侧面的边框和转动边框5构成转动连接,底座1上侧面的其他边框与和该边框对应的上盖2下侧面的边框构成卡紧连接,底座1与上盖2一起构成封闭的中空壳体,底座1设置为对称结构,对称轴经过转动边框5的中点,底座1转动边框5中点处设置有足踏板转轴连接件,足踏板转轴连接件与转动边框5构成转动连接,足踏板转轴4一端与足踏板转轴连接件构成固定连接,足踏板转轴4设置为与对称轴平行的足踏板转轴4,足踏板转轴4另一端设置有插拔件,插拔件与底座1构成卡紧连接,插拔件设置有孔,足踏板转轴4穿过插拔件的孔与插拔件构成转轴定位连接,足踏板3设置为两个,足踏板3与足踏板转轴4构成转动连接,转动边框5对称设置有足踏板连接卡槽,足踏板3上与足踏板连接卡槽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卡体,足踏板3与转动边框5通过卡体与足踏板连接卡槽构成转动连接,背曲支撑杆、外翻支撑杆均设置为U型,均包括两根对称的直杆和一根平杆,背曲支撑杆的两端、外翻支撑杆的两端与足踏板3均构成转动连接,底座1设置有外翻支撑杆定位槽6和背曲支撑杆定位槽7,背曲支撑杆的平杆与背曲支撑杆定位槽7构成卡紧连接,外翻支撑杆的平杆与外翻支撑杆定位槽6构成卡紧连接,外翻支撑杆定位槽6与足踏板转轴4平行,背曲支撑杆定位槽7与转动边框5平行。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边框5设置有多个转轴连接件,转轴连接件与底座1构成固定连接,且设置有孔,上盖2与底座1构成转动连接的边框也设置有相同的转轴连接件,通过设置穿过上盖2和底座1的转轴连接件的壳体转轴构成上盖2与底座1的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根据大部分病人的需要,所述背曲支撑杆定位槽7设置为3个,背曲支撑杆的平杆与背曲支撑杆定位槽7构成卡紧连接时,背曲支撑杆的直杆与底座1平面构成的角度分别为15℃、25℃、40℃。进一步的,根据病人的需要,所述外翻支撑杆定位槽6设置为两个,外翻支撑杆的平杆与外翻支撑杆定位槽6构成卡紧连接时,外翻支撑杆的直杆与底座1平面构成的角度分别为15℃、30℃。进一步的,为了进一步缩小便携式多功能足部锻炼器的尺寸,足踏板3底面设置有背曲支撑杆固定槽和外翻支撑杆固定槽,背曲支撑杆与背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便携式多功能足部锻炼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足部锻炼器,其特征在于:其由底座(1)、上盖(2)、足踏板(3)、足踏板转轴(4)、背曲支撑杆、外翻支撑杆组成;底座(1)设置为上端开口的壳体,底座(1)上侧面的边框与上盖(2)下侧面的边框一一对应,底座(1)上侧面的一个边框设置为转动边框(5),与转动边框(5)对应的上盖(2)下侧面的边框和转动边框(5)构成转动连接,底座(1)上侧面的其他边框与和该边框对应的上盖(2)下侧面的边框构成卡紧连接,底座(1)与上盖(2)一起构成封闭的中空壳体,底座(1)设置为对称结构,对称轴经过转动边框(5)的中点,底座(1)转动边框(5)中点处设置有足踏板转轴连接件,足踏板转轴连接件与转动边框(5)构成转动连接,足踏板转轴(4)一端与足踏板转轴连接件构成固定连接,足踏板转轴(4)设置为与对称轴平行的足踏板转轴(4),足踏板转轴(4)另一端设置有插拔件,插拔件与底座(1)构成卡紧连接,插拔件设置有孔,足踏板转轴(4)穿过插拔件的孔与插拔件构成转轴定位连接,足踏板(3)设置为两个,足踏板(3)与足踏板转轴(4)构成转动连接,转动边框(5)对称设置有足踏板连接卡槽,足踏板(3)上与足踏板连接卡槽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卡体,足踏板(3)与转动边框(5)通过卡体与足踏板连接卡槽构成转动连接,背曲支撑杆、外翻支撑杆均设置为U型,均包括两根对称的直杆和一根平杆,背曲支撑杆的两端、外翻支撑杆的两端与足踏板(3)均构成转动连接,底座(1)设置有外翻支撑杆定位槽(6)和背曲支撑杆定位槽(7),背曲支撑杆的平杆与背曲支撑杆定位槽(7)构成卡紧连接,外翻支撑杆的平杆与外翻支撑杆定位槽(6)构成卡紧连接,外翻支撑杆定位槽(6)与足踏板转轴(4)平行, 背曲支撑杆定位槽(7)与转动边框(5)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多功能足部锻炼器,其特征在于:其由底座(1)、上盖(2)、足踏板(3)、足踏板转轴(4)、背曲支撑杆、外翻支撑杆组成;底座(1)设置为上端开口的壳体,底座(1)上侧面的边框与上盖(2)下侧面的边框一一对应,底座(1)上侧面的一个边框设置为转动边框(5),与转动边框(5)对应的上盖(2)下侧面的边框和转动边框(5)构成转动连接,底座(1)上侧面的其他边框与和该边框对应的上盖(2)下侧面的边框构成卡紧连接,底座(1)与上盖(2)一起构成封闭的中空壳体,底座(1)设置为对称结构,对称轴经过转动边框(5)的中点,底座(1)转动边框(5)中点处设置有足踏板转轴连接件,足踏板转轴连接件与转动边框(5)构成转动连接,足踏板转轴(4)一端与足踏板转轴连接件构成固定连接,足踏板转轴(4)设置为与对称轴平行的足踏板转轴(4),足踏板转轴(4)另一端设置有插拔件,插拔件与底座(1)构成卡紧连接,插拔件设置有孔,足踏板转轴(4)穿过插拔件的孔与插拔件构成转轴定位连接,足踏板(3)设置为两个,足踏板(3)与足踏板转轴(4)构成转动连接,转动边框(5)对称设置有足踏板连接卡槽,足踏板(3)上与足踏板连接卡槽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卡体,足踏板(3)与转动边框(5)通过卡体与足踏板连接卡槽构成转动连接,背曲支撑杆、外翻支撑杆均设置为U型,均包括两根对称的直杆和一根平杆,背曲支撑杆的两端、外翻支撑杆的两端与足踏板(3)均构成转动连接,底座(1)设置有外翻支撑杆定位槽(6)和背曲支撑杆定位槽(7),背曲支撑杆的平杆与背曲支撑杆定位槽(7)构成卡紧连接,外翻支撑杆的平杆与外翻支撑杆定位槽(6)构成卡紧连接,外翻支撑杆定位槽(6)与足踏板转轴(4)平行,背曲支撑杆定位槽(7)与转动边框(5)平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多功能足部锻炼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云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嘉鸿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