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部包裹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60590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7 0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体育用品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足部包裹部件,供脚部置入并包覆在脚部的外侧,其包括外底和具有进入口的鞋面,所述外底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足部包裹部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侧连接并在绕过鞋面朝所述第二侧的方向拉动时将鞋面向内压缩以使鞋面贴合于脚部的脚背上的至少一个翼带。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足部包裹部件,在脚部穿过鞋面内后,拉动翼带使翼带由外底的第一侧绕过鞋面的中脚部分后横跨至第二侧,并在拉紧翼带后对中脚部分形成压缩,使得中脚部分内缩并紧紧地包裹足弓上,这样,可根据不同的脚形尺寸以及个人需求,调整包裹的松紧度,与脚部更好地匹配,以适配于不同脚宽的穿着者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体育用品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足部包裹部件。
技术介绍
溜冰鞋属于娱乐体育用品的一种,分为冰刀鞋,旱冰鞋,轮滑鞋三种。穿着者穿戴溜冰鞋后,可在地面或冰面上滑动,藉由下肢各关节的依序配合摆动,以达到所预期的娱乐和运动效果。目前,传统的溜冰鞋主要包括鞋壳、刀架和内套(也称内靴或是鞋靴),内套固定在鞋壳中并由鞋壳支承,鞋壳可以防止外来的冲击,内套可以缓冲脚部和鞋壳之间的磨擦,以保护脚部,使皮肤不易擦伤和起水泡。然而,由于每个人的脚的宽幅大小和形状不一,而内套的规格单一不可调,故在内套过大时,则对脚部的支承效果大大减弱,不能较好地起到保护作用;而在内套过窄时,则不便于穿脱,且对脚部会压迫感,严重影响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足部包裹部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溜冰鞋对穿着者脚部的包裹性差,不能较好地与脚形相匹配的缺陷。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足部包裹部件,供脚部置入并包覆在脚部的外侧,包括外底和具有进入口的鞋面,所述外底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足部包裹部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侧连接并在绕过鞋面朝所述第二侧的方向拉动时将鞋面向内压缩以使鞋面贴合于脚部的脚背上的至少一个翼带。进一步地,所述翼带包括一端与所述外底的边缘连接的罩覆部和与所述罩覆部的牵拉部,所述牵拉部与所述鞋面之间设置有使二者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的系紧件。进一步地,所述外底的底面形成有防滑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外底的底面具有相互垂直的一横向和一纵向,所述防滑结构包括凸设在所述外底的底面的多个防滑凸起,多个防滑凸起在所述纵向上间隔布置。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提供的足部包裹部件,包括外底、鞋面和翼带,在脚部穿过鞋面内后,拉动翼带使翼带由外底的第一侧绕过鞋面的中脚部分后横跨至第二侧,并在拉紧翼带后对中脚部分形成压缩,使得中脚部分内缩并紧紧地包裹足弓上,这样,可根据不同的脚形尺寸以及个人需求,调整包裹的松紧度,与脚部更好地匹配,以适配于不同脚宽的穿着者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内套穿着时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内套的侧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内套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包覆体和支撑构件处平铺状态的分解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系紧带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足部包裹部件穿着时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足部包裹部件的立体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足部包裹部件拆封后的仰视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溜冰鞋的分解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内套200:脚部10:踝关节保护部件11:包覆体111:第一部分112:第二部分113:第三部分114:第四部分115:第五部分116:第六部分117:第七部分118:拉片118a:第一端部118b:第二端部12:支撑构件121:内侧部分122:外侧部分123:连接部分124:孔13:系紧带131:固定端132:系紧端14:固定件16:紧固件15:接附件15a:通槽20:足部包裹部件21:外底211:第一侧212:第二侧213:防滑凸起213a:第一段213b:第二段213c:过渡段22:鞋面22a:第一材料22b:第二材料221:进入口222:前脚部分223:中脚部分224:后跟部分23:翼带231:罩覆部232:牵拉部24:系紧件D1:第一方向D2:第二方向300:鞋壳301:固定装置302:刀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8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称的“左”“右”“上”“下”与附图本身的左、右、上、下方向一致,但并不对本技术的结构起限定作用。参见图1至3,本实施例提供的内套100,被设计用于溜冰的鞋类中使用,在穿着者的脚部200穿戴后置入溜冰鞋的鞋壳(图未示)中并与鞋壳固定,内套100介于穿着者脚部200与鞋壳之间,起到对脚部200的支承和保护。该内套100包括供脚部200置入并包覆在脚部200的外侧的足部包裹部件20和踝关节保护部件10。本实施例提供的踝关节保护部件10,用于踝关节的支承,其包括布置在被支承关节(即踝关节,下面所称的“支承关节”均指踝关节)的外周的包覆体11、支撑构件12和系紧带13。参见图3和4,本实施例的包覆体11大致为套筒的形状,其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可通过包括但不局限于缝制或拼接等各种手段,拼缝配置结合,或者采用分层方式将不同的材料叠置结合。在本实施例中,包覆体11为敞开式结构,其采用如但不局限于天然或合成织物等柔性材料构成,该包覆体11包括第一部分111(对应踝关节的左侧)、第二部分112(对应踝关节的右侧)、第三部分113(对应踝关节的后侧)、第四部分114和第五部分115(第四和第五部分114、115均对应踝关节的前侧)。第一部分111和第二部分112可横跨踝关节并相对设置,第三部分113连接在第一部分111与第二部分112之间并横跨踝关节的后侧,第四部分114与第二部分112的远离第三部分113的一侧边缘结合,第五部分115与第一部分111的远离第三部分113的一侧边缘结合并与第四部分114为分开的材料部件。第一部分111、第二部分112、第三部分113、第四部分114、第五部分115共同构成上述包覆体11。可以理解的是,包覆体11穿着时,第四部分114和第五部分115至少部分重叠,上述包覆体11配置在踝关节上后,能够服帖于脚部200于踝关节的外表面上,敞开式结构以及柔性设计可提供更好的合身性,穿脱十分方便,并允许踝关节在期望的方向上实现更多的关节运动,且不会影响灵敏性,另外,柔软的包覆体11能够在运动时减少其与穿着者脚部200间产生的摩擦、红肿等运动伤害带来的不适感,提高运动效能和舒适性。当然,第四部分114与第五部分115也可以是缝合在一起的材料部分。参见图3和4,在本实施例中,包覆体11还包括第六部分116和第七部分117,第六部分116与第一部分111的边缘结合,第七部分117与第二部分112的边缘结合,第六部分116和第七部分117可以缝合在一起(当然,还可以是分开的材料部件,通过粘扣带等可拆除方式连接)。值得一提的是,第六部分116和第七部分117对应踝关节的下侧(即脚跟的底面),以便产生向上的压缩,在脚部200不承载重量时保持与脚掌表面的贴合,从而能够限制关节在特定方向上的运动,有助于防止踝关节发生不期望的关节运动。参见图3和4,本实施例的包覆体11还包括拉片118,拉片118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118a和第二端部118b,第一端部118a邻接于第一部分111,第五部分115连接在第一端部118a和第一部分111之间,第二端部118b与第二部分112之间设置有使二者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的固定件14。具体地,拉片118的数量为但不局限于两个,两个拉片118的第一端部118a均与第一部分111的边缘结合,第二端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足部包裹部件,供脚部置入并包覆在脚部的外侧,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底和具有进入口的鞋面,所述外底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足部包裹部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侧连接并在绕过鞋面朝所述第二侧的方向拉动时将鞋面向内压缩以使鞋面贴合于脚部的脚背上的至少一个翼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足部包裹部件,供脚部置入并包覆在脚部的外侧,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底和具有进入口的鞋面,所述外底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足部包裹部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侧连接并在绕过鞋面朝所述第二侧的方向拉动时将鞋面向内压缩以使鞋面贴合于脚部的脚背上的至少一个翼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部包裹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带包括一端与所述外底的边缘连接的罩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超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联欣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