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加热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0989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4 2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壶体,包括导热底壁和侧壁,所述导热底壁和侧壁共同围设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导热底壁具有背离所述容置腔的外表面;加热组件,用于加热所述容置腔内的待加热物;温度传感器,包括感温芯片、以及包覆所述感温芯片的导热外壳,所述导热外壳的上表面安装于所述导热底壁的外表面;以及电控板,一端与所述感温芯片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加热组件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提高液体加热容器内容置腔的清洗方便性。

Liquid heating contain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iquid heating container comprises a pot body, which comprises a heat conducting bottom wall and a side wall, the bottom wall and side wall heat conduction together enclose to form a containing chamber; the heat conducting bottom wall having an outer surface from the accommodating cavity; a heating element for heating the container to be heated inside the cavity; the temperature sensor, including heat conducting shell temperature sensing chip and coated the temperature sensing chip,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housing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wall of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heat conduction; and an electric control board, one end connected to the sensing chip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electric heating component.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improve the cleaning convenience of the content of the content of the liquid heating contai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体加热容器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体加热容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常见的液体加热容器(例如但不限于养生壶、电热水壶、煮茶壶、豆浆机或者破壁料理机等)中,通常设有用以检测液体温度的感温探头,该感温探头一般凸设在液体加热容器的容置腔内表面。然而,由于感温探头的阻挡,会影响用户对容置腔的清洗,导致容置腔的清洗不便、以及不易清洗干净,进而导致液体加热容器出现食品卫生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液体加热容器,旨在提高液体加热容器内容置腔的清洗方便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壶体,包括导热底壁和侧壁,所述导热底壁和侧壁共同围设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导热底壁具有背离所述容置腔的外表面;加热组件,用于加热所述容置腔内的待加热物;温度传感器,包括感温芯片、以及包覆所述感温芯片的导热外壳,所述导热外壳的上表面安装于所述导热底壁的外表面;以及电控板,一端与所述感温芯片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加热组件电连接。优选地,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贴合固定于所述导热底壁外表面的导热板、以及安装于所述导热板的发热管,所述导热板对应所述导热外壳设有让位缺口或者让位孔。优选地,所述让位缺口或者让位孔设于靠近所述发热管接线端的位置。优选地,所述导热外壳的上表面通过粘性导热胶粘接固定于所述导热底壁的外表面。优选地,所述导热底壁固设有固定压片,所述固定压片将所述导热外壳抵压在所述导热底壁的外表面。优选地,所述固定压片与所述导热外壳之间设有弹性垫件。优选地,所述温度传感器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导热外壳下表面的接线柱,所述感温芯片通过所述接线柱与所述电控板电连接;所述导热外壳的下表面突出于所述接线柱的外周面,以在所述导热外壳和所述接线柱的连接处形成阶梯面,所述固定压片设有供所述接线柱适配穿设的安装孔,所述固定压片的安装孔边沿抵接于所述阶梯面。优选地,所述固定压片包括设有所述安装孔的压片本体、自所述压片本体的边沿向所述导热底壁的外表面延伸的连接部、以及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导热底壁固定。优选地,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导热底壁焊接固定。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呈由下至上渐扩的截头锥筒状设置;或者所述连接部呈直筒状设置。优选地,所述导热底壁固设有螺孔柱,所述导热外壳的外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导热外壳旋入所述螺孔柱的螺孔,至所述导热外壳的上表面抵接于所述导热底壁的外表面。优选地,所述导热底壁设有固定扣,所述固定扣包括呈筒状设置支撑部和呈环状设置的扣合件,所述支撑部的一端固设于所述导热底部,另一端内延伸设有扣合翻边;所述温度传感器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导热外壳下表面的接线柱,所述导热外壳的下表面突出于所述接线柱的外周面,以在所述导热外壳和所述接线柱的连接处形成阶梯面;所述导热外壳收容于所述支撑部内,所述接线柱穿设于所述扣合件的内孔,所述扣合件的上环面抵接于所述阶梯面,下环面与所述扣合翻边相抵接。优选地,所述扣合件的上环面与所述阶梯面之间设有环状弹性件。优选地,所述导热外壳的上表面与所述导热底壁的外表面之间设有导热胶层。优选地,所述导热底壁的外表面设有供所述导热外壳适配安装的定位沉槽。优选地,所述导热底壁为金属板,对应于所述导热外壳安装处的所述导热底壁厚度范围为0.4毫米~0.6毫米。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将检测容置腔内待加热物温度的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导热底壁的外表面,以避免温度传感器凸设在容置腔的内表面,从而可使用户方便地将容置腔清洗干净,进而降低液体加热容器食品卫生问题的发生概率。另外,在温度传感器中,感温芯片被导热外壳所包覆,在保证感温芯片能良好感温的同时,由导热外壳给感温芯片提供保护,从而提高温度传感器的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液体加热容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液体加热容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液体加热容器另一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液体加热容器又一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液体加热容器再一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液体加热容器还一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出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参照图1至图3,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该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壶体1,包括导热底壁11和侧壁12,导热底壁11和侧壁12共同围设形成有容置腔10;导热底壁11具有背离容置腔10的外表面;加热组件2,用于加热容置腔10内的待加热物;温度传感器3,包括感温芯片31、以及包覆感温芯片31的导热外壳32,导热外壳32的上表面安装于导热底壁11的外表面;以及电控板4,一端与感温芯片31电连接,另一端与加热组件2电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待加热物可以为纯液体(例如水),也可以为液体混合物;加热组件2通常是通过加热导热底壁11来为容置腔10内的待加热物进行加热;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加热组件2还可以是通过加热侧壁12来为容置腔10内的待加热物进行加热的。导热底壁11为高导热材质,以使温度传感器3可通过导热底壁11间接检测容置腔10内待加热物的温度。本实施例中,电控板4一端与温度传感器3电连接,另一端与加热组件2电连接,以根据温度传感器3所反馈的温度对加热组件2的加热功率进行控制,例如在温度低于预设值时让加热组件2继续加热,在温度高于预设值时让加热组件2停止加热。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将检测容置腔10内待加热物温度的温度传感器3设置在导热底壁11的外表面,以避免温度传感器3凸设在容置腔10的内表面,从而可使用户方便地将容置腔10清洗干净,进而降低液体加热容器食品卫生问题的发生概率;另外,在温度传感器3中,感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液体加热容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壶体,包括导热底壁和侧壁,所述导热底壁和侧壁共同围设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导热底壁具有背离所述容置腔的外表面;加热组件,用于加热所述容置腔内的待加热物;温度传感器,包括感温芯片、以及包覆所述感温芯片的导热外壳,所述导热外壳的上表面安装于所述导热底壁的外表面;以及电控板,一端与所述感温芯片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加热组件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壶体,包括导热底壁和侧壁,所述导热底壁和侧壁共同围设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导热底壁具有背离所述容置腔的外表面;加热组件,用于加热所述容置腔内的待加热物;温度传感器,包括感温芯片、以及包覆所述感温芯片的导热外壳,所述导热外壳的上表面安装于所述导热底壁的外表面;以及电控板,一端与所述感温芯片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加热组件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贴合固定于所述导热底壁外表面的导热板、以及安装于所述导热板的发热管,所述导热板对应所述导热外壳设有让位缺口或者让位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缺口或者让位孔设于靠近所述发热管接线端的位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外壳的上表面通过粘性导热胶粘接固定于所述导热底壁的外表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底壁固设有固定压片,所述固定压片将所述导热外壳抵压在所述导热底壁的外表面。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压片与所述导热外壳之间设有弹性垫件。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导热外壳下表面的接线柱,所述感温芯片通过所述接线柱与所述电控板电连接;所述导热外壳的下表面突出于所述接线柱的外周面,以在所述导热外壳和所述接线柱的连接处形成阶梯面,所述固定压片设有供所述接线柱适配穿设的安装孔,所述固定压片的安装孔边沿抵接于所述阶梯面。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压片包括设有所述安装孔的压片本体、自所述压片本体的边沿向所述导热底壁的外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向阳朱国军陈炜杰罗京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