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座、插卡装置及移动终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0408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1 1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卡座、插卡装置及终端,所述卡座用于与卡托滑动配合,所述卡托在滑动方向上依次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用于容置存储卡,所述第二卡槽用于容置智能卡,所述卡座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具有开口,所述插槽还具有顶面和相对所述顶面设置的底面,所述顶面设有两个第一凸台,两个所述第一凸台之间存在间距,所述第一卡槽的开口端和所述第二卡槽的开口端均朝向所述顶面,当所述卡托插入插槽时,两个所述第一凸台的顶端用以按压所述智能卡的边缘,所述间距用以允许所述存储卡通过,从而保证所述存储卡和所述智能卡均可以顺利插入所述插槽内,从而提高所述插卡装置的稳定性。

Card, card and mobile terminal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ard holder, a device and a terminal, with sliding Cato for the card, the card slot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order Cato and second card slot in the sliding direction, the first clamping groove for holding the memory card and the second card slot for accommodating the smart card, the card holder a slot, the slot has an opening, the slot also has a top surface and is arranged on the top surface of the relative to the bottom surface, the top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two first boss, there is a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the first boss, the open end of the first slot and the second slot the opening end toward the top surface, when the two Cato is inserted into the slot, the first boss used to press the top edge of the smart card, the spacing to allow the memory card through, so as to ensure the memory card and the smart card It can be successfully inserted into the slot to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the card inser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卡座、插卡装置及移动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卡座、插卡装置及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市面上大多手机用的是智能卡和存储卡放置在同一个卡托的一体卡托,现有的一体卡托通常前端设置智能卡卡槽,后端设置存储卡卡槽,但是由于两种卡的厚度不一致,尤其是存储卡的后端设置拉扣结构,使得存储卡的后端厚度大于智能卡的厚度,从而在卡托相对插槽进行插拔时,为了保证两种卡都能顺利拔出或插入插槽,插槽的开口高度设计尽量大,并在卡托插入插槽后,插槽的顶面至智能卡的拉扣仍留有空隙,从而插槽的顶面相对智能卡就会高出一大截,从而当智能卡随卡托插入插槽时,在插入卡托动作过快或者引起卡托出现震动的情况下,容易导致智能卡脱离卡托,从而导致智能卡插入插槽失效,进而使得插卡装置插卡性能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以提高稳定性的卡座、插卡装置及终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卡座,所述卡座用于与卡托滑动配合,所述卡托在滑动方向上依次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用于容置存储卡,所述第二卡槽用于容置智能卡,其中,所述卡座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具有开口,所述插槽还具有从所述开口向内侧延伸的顶面和相对所述顶面设置的底面,所述顶面在邻近所述开口处设有两个第一凸台,两个所述第一凸台之间存在间距;所述底面设有呈楔形的接触弹片,所述接触弹片的小端靠近所述开口;所述卡托插接于所述插槽内,并沿所述底面的延伸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底面上,所述第一卡槽的开口端和所述第二卡槽的开口端均朝向所述顶面,所述第一卡槽的底端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卡座设置线路接口,所述线路接口电连接所述存储卡和所述智能卡,以从所述存储卡和所述智能卡获取信号,当所述卡托插入所述插槽时,两个所述第一凸台的顶端用以按压所述智能卡的边缘,所述间距用以允许所述存储卡通过;所述接触弹片用以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弹性作用于所述存储卡上,以提供所述存储卡朝所述顶面靠近的回复力。其中,所述卡座上的线路接口还用于电连接终端的中央控制组件,以实现将所述存储卡和所述智能卡的信号传递至中央控制组件。其中,所述卡座在所述底面设置滑轨,所述滑轨用于对所述卡托进行滑动导向。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插卡装置,其中,所述插卡装置包括卡座和卡托,所述卡座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具有开口,所述插槽还具有从所述开口向内侧延伸的顶面和相对所述顶面设置的底面,所述顶面在邻近所述开口处设有两个第一凸台,两个所述第一凸台之间存在间距;所述卡托插接于所述插槽内,并沿所述底面的延伸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底面上,所述卡托在滑动方向上依次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开口端和所述第二卡槽的开口端均朝向所述顶面,所述第一卡槽内用于容置存储卡,所述第二卡槽用以容置智能卡,当所述卡托插入所述插槽时,两个所述第一凸台的顶端用以按压所述智能卡的边缘,所述间距用以允许所述存储卡通过。其中,所述第一卡槽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两个所述第一侧壁均平行于所述卡托的滑动方向,两个所述第一侧壁分别用于贴合于所述存储卡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一侧壁之间距离小于或等于两个所述第一凸台之间的距离。其中,所述第二卡槽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两个所述第二侧壁均平行于所述卡托的滑动方向,两个所述第二侧壁分别用于贴合于所述智能卡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侧壁之间距离大于两个所述第一凸台之间的距离。其中,所述第一卡槽的底端设有穿过所述卡托的第一通孔,所述底面设有呈楔形的接触弹片,所述接触弹片的小端靠近所述开口,所述接触弹片用以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弹性作用于所述存储卡上,以提供所述存储卡朝所述顶面靠近的回复力。其中,所述第二卡槽相对第一卡槽靠近所述插槽的底端,所述第二卡槽的底端设有穿过所述卡托的第二通孔,当所述第二卡槽经过所述接触弹片时,所述接触弹片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并弹性作用于所述智能卡上,以提供所述智能卡朝所述顶面靠近的回复力。其中,所述顶面还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相对所述第一凸台远离所述开口,所述第二凸台至所述底面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凸台至所述底面的距离,当所述卡托完全插入所述插槽时,所述第二凸台相对所述第第二卡槽设置,用以将所述智能卡按压至所述第二卡槽内。其中,所述第二凸台靠近所述开口的侧面向所述插槽的底端倾斜。其中,所述第一凸台邻近所述开口的侧面向所述插槽的底端倾斜。其中,所述卡托远离所述插槽底端的一端设有盖板,所述卡托完全插入所述插槽,所述盖板封盖所述开口。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插卡装置,所述终端还包括终端壳体,所述终端壳体包括收容腔,所述卡座固定于所述收容腔内,且所述插槽的开口开设于所述终端壳体上。本专利技术的卡座、插卡装置及移动终端,通过在所述插槽的顶面设有邻近插槽开口的两个第一凸台,两个所述第一凸台之间存在间距,并利用所述卡托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分别放置有存储卡和智能卡,使得所述卡托插入所述插槽时,两个所述第一凸台能够按压所述智能卡的边缘,以限制所述智能卡脱离所述第二卡槽,而两个所述第一凸台之间的间距允许所述存储卡通过,保证所述存储卡和所述智能卡均可以顺利插入所述插槽内,从而提高所述插卡装置的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插卡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插卡装置的卡座的部分示意图;图3是图1的插卡装置的部分截面示意图;图4是图3的插卡装置的II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参阅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插卡装置100,所述插卡装置100包括卡座10和卡托20。所述卡托20插接于所述插槽11内,并沿所述底面14的延伸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底面14上。所述卡托20在滑动方向上设有相并列的第一卡槽21和第二卡槽22,所述第一卡槽21的开口端和所述第二卡槽22的开口端均朝向所述顶面13。所述第一卡槽21内和所述第二卡槽22内用以分别放置存储卡1和智能卡2。当所述卡托20插入插槽11时,两个所述第一凸台15的顶端用以按压所述智能卡2的边缘,所述间距15a用以允许所述存储卡1通过。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插卡装置100应用于终端中,该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或者笔记本电脑。所述存储卡1的厚度大于所述智能卡2的厚度,所述存储卡1和所述智能卡2放置于所述卡托20时,所述存储卡1在垂直所述卡托20滑动方向上的宽度要小于所述智能卡2在垂直所述卡托20滑动方向上的宽度。所述存储卡1应用于终端中,可以是TF卡(TransFlashcard),所述智能卡2应用于终端中,可以是nano-SIM卡(第四形式要素集成电路板)。所述存储卡1和所述智能卡2还可以是其他形式的插卡。通过在所述插槽11的顶面设有邻近插槽11开口12的两个第一凸台15,两个所述第一凸台15之间存在间距15a,并利用所述卡托20的第一卡槽21和第二卡槽22分别放置有存储卡1和智能卡2,从而在所述卡托20插入所述插槽11时,两个所述第一凸台15按压所述智能卡2的边缘,从而限制所述智能卡2脱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卡座、插卡装置及移动终端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卡座,用于与卡托滑动配合,所述卡托在滑动方向上依次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用于容置存储卡,所述第二卡槽用于容置智能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具有开口,所述插槽还具有从所述开口向内侧延伸的顶面和相对所述顶面设置的底面,所述顶面在邻近所述开口处设有两个第一凸台,两个所述第一凸台之间存在间距;所述底面设有呈楔形的接触弹片,所述接触弹片的小端靠近所述开口;所述卡托插接于所述插槽内,并沿所述底面的延伸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底面上,所述第一卡槽的开口端和所述第二卡槽的开口端均朝向所述顶面,所述第一卡槽的底端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卡座设置线路接口,所述线路接口电连接所述存储卡和所述智能卡,以从所述存储卡和所述智能卡获取信号,当所述卡托插入所述插槽时,两个所述第一凸台的顶端用以按压所述智能卡的边缘,所述间距用以允许所述存储卡通过;所述接触弹片用以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弹性作用于所述存储卡上,以提供所述存储卡朝所述顶面靠近的回复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座,用于与卡托滑动配合,所述卡托在滑动方向上依次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用于容置存储卡,所述第二卡槽用于容置智能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具有开口,所述插槽还具有从所述开口向内侧延伸的顶面和相对所述顶面设置的底面,所述顶面在邻近所述开口处设有两个第一凸台,两个所述第一凸台之间存在间距;所述底面设有呈楔形的接触弹片,所述接触弹片的小端靠近所述开口;所述卡托插接于所述插槽内,并沿所述底面的延伸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底面上,所述第一卡槽的开口端和所述第二卡槽的开口端均朝向所述顶面,所述第一卡槽的底端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卡座设置线路接口,所述线路接口电连接所述存储卡和所述智能卡,以从所述存储卡和所述智能卡获取信号,当所述卡托插入所述插槽时,两个所述第一凸台的顶端用以按压所述智能卡的边缘,所述间距用以允许所述存储卡通过;所述接触弹片用以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弹性作用于所述存储卡上,以提供所述存储卡朝所述顶面靠近的回复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上的线路接口还用于电连接终端的中央控制组件,以实现将所述存储卡和所述智能卡的信号传递至中央控制组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在所述底面设置滑轨,所述滑轨用于对所述卡托进行滑动导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还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相对所述第一凸台远离所述开口,所述第二凸台至所述底面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凸台至所述底面的距离,当所述卡托完全插入所述插槽时,所述第二凸台相对所述第二卡槽设置,用以将所述智能卡按压至所述第二卡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台靠近所述开口的侧面向所述插槽的底端倾斜。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邻近所述开口的侧面向所述插槽的底端倾斜。7.一种插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卡装置包括卡座和卡托,所述卡座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具有开口,所述插槽还具有从所述开口向内侧延伸的顶面和相对所述顶面设置的底面,所述顶面在邻近所述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朝忠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