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0240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1 1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难以产生使穿着者察觉到润湿的状态、或使穿着者感到闷热等而使穿着者产生不适感那样的情况的吸收性物品。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吸收性物品(1)中,表面片(2)是包括由棉和热塑性树脂纤维构成的第1纤维层(201)和由疏水性的热塑性树脂纤维构成的第2纤维层(202)的无纺布,所述无纺布具有:第1面(2a),其是肌肤相对面侧的面,由所述第2纤维层(202)形成;以及第2面(2b),其是非肌肤相对面侧的面,与吸收体(4)相对,并且,所述无纺布具备:多个凸部(11),其朝向所述第1面(2a)的方向突出;以及多个凹部(12),其设于相邻的所述凸部(11)之间,朝向所述第2面(2b)的方向凹陷,所述凸部(11)具有所述无纺布的第2面(2b)所面对的空隙部(14)。

Absorbable good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absorbent article which is difficult to generate the condition that makes the wearer perceive the wetting state or make the wearer feel stuffy, and make the wearer feel uncomfortable. In the absorbent article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1), the surface of the film (2) is composed of thermoplastic fiber cotton and first layers of resin fiber (201) and a hydrophobic thermoplastic resin layer composed of second fiber fiber (202) of the non-woven fabrics, non-woven fabric with first sides (2a it is the skin),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surface, by the second fiber layer (202) formed; and second (2b), which is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skin surface, and the absorber (4), and the non-woven fabric having a plurality of protrusions (11), the faces the first surface (2a) of the outstanding direction; and a plurality of concave portions (12), and the convex part is arranged on the adjacent (11), toward the second surface (2b) in the direction of depression, and the convex part (11) of second surface with the non-woven fabric (2b) clearance department face (1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吸收性物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次性尿布、生理用卫生巾、失禁垫等吸收性物品。
技术介绍
在一次性尿布、生理用卫生巾等吸收性物品中,为了获得由天然原材料带来的安心感等,研究有如下吸收性物品:作为表面片等构成构件,使用了含有作为天然纤维的棉的棉无纺布。作为那样的吸收性物品,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吸收性物品,其中,表面片由棉无纺布构成,并且,在该表面片的下层,使纤维密度比所述棉无纺布的纤维密度低且具有亲水性的热熔接性纤维片介于该表面片与所述吸收体之间,在它们的层叠状态下从表面侧施加了许多压花。根据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吸收性物品,对柔软性没有损害,且能够使表面片所吸收的水分迅速地向内部渗透。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4832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若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吸收性物品那样在吸收体的上表面设有保水性较高的棉无纺布来作为表面片,则在所述吸收体所吸收的尿等排泄液由于蒸发等而成为湿气并从所述吸收体释放出来时,会被吸收、保持于设在所述吸收体的上表面的棉无纺布,因此,有可能使穿着者察觉到润湿的状态、或使穿着者感到闷热等,从而产生不适感。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其中,对于使用了含有棉的无纺布来作为表面片的吸收性物品而言,难以产生使穿着者察觉到润湿的状态、或使穿着者感觉闷热等而使穿着者产生不适感那样的情况。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形态(形态1)的吸收性物品包括:透液性的表面片,其位于穿着者的肌肤相对面侧;不透液性的背面片,其位于穿着者的非肌肤相对面侧;以及吸收体,其位于这两片之间,在该吸收性物品中,所述表面片是由至少两层纤维层构成的无纺布,该两层纤维层包括:第1纤维层,其由棉和热塑性树脂纤维构成;以及第2纤维层,其由疏水性的热塑性树脂纤维构成,所述无纺布具有:第1面,其是所述肌肤相对面侧的面,由所述第2纤维层形成;以及第2面,其是所述非肌肤相对面侧的面,与所述吸收体相对,所述无纺布具备:多个凸部,其朝向所述第1面的方向突出;以及多个凹部,其设于相邻的所述凸部之间,朝向所述第2面的方向凹陷,所述凸部具有所述无纺布的第2面所面对的空隙部。根据该形态1的吸收性物品,表面片是由至少两层纤维层构成的无纺布,该两层纤维层包括:第1纤维层,其由棉和热塑性树脂纤维构成;以及第2纤维层,其由疏水性的热塑性树脂纤维构成,该无纺布具备向第1面侧突出的多个凸部和向第2面侧凹陷的多个凹部,所述凸部具有所述无纺布的第2面所面对的空隙部,因此,即使吸收体所吸收的穿着者的尿等排泄液由于蒸发等而作为湿气从所述吸收体释放出来,也使该湿气吸收、保持于所述第1纤维层的棉中,并且,以湿气的状态停留于所述空隙部中(即,空隙部成为高湿状态),因此,在所述空隙部内的湿气(气相)与所述吸收体所吸收、保持的排泄液(液相)之间形成气液平衡那样的状态,能够抑制更多的湿气从所述吸收体释放。而且,所述无纺布的成为穿着者的肌肤相对面的第1面由所述第2纤维层形成,因此,能够使所述第1纤维层的棉所吸收、保持的尿等排泄液难以与穿着者的肌肤面接触。因而,形态1的吸收性物品难以产生使穿着者察觉到润湿的状态、或使穿着者感觉闷热等而使穿着者产生不适感那样的情况。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形态(形态2)的吸收性物品根据所述形态1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背面片具有透气性。根据该形态2的吸收性物品,不透液性的背面片具有透气性,因此,能够使从吸收体向非肌肤相对面侧释放的湿气经由背面片释放,能够使停留于吸收性物品内或者吸收性物品与穿着者的肌肤面之间的湿气减少。因而,形态2的吸收性物品能够使穿着者更难以感到闷热等。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形态(形态3)的吸收性物品根据所述形态1或2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第1纤维层含有棉的纤维块。根据该形态3的吸收性物品,在配置于所述无纺布的第2面(非肌肤相对面)侧的第1纤维层含有棉的纤维块,因此,能够使从所述吸收体释放出的湿气(排泄液)集中地(呈点状地)吸收、保持于上述第1纤维层内的棉的纤维块中,缩小在所述第1纤维层的面方向上吸收、保持有湿气的部分的面积(呈点状),能够将从所述第1纤维层的第1面侧释放的湿气的量抑制成最小限度。其结果,能够使从所述吸收体释放出来的湿气有效地封入所述凸部的空隙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形态(形态4)的吸收性物品根据形态1~3中任一个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吸收性物品在所述背面片的所述非肌肤相对面侧具有背面膜,该背面膜具有比所述背面片的透气度低的透气度。根据该形态4的吸收性物品,在所述背面片的所述非肌肤相对面侧具有透气度比该背面片的透气度低的背面膜,从而从所述背面片到所述背面膜形成透气度变低这样的透气度梯度,因此,从吸收体向非肌肤相对面侧(即,背面片侧)释放出来的湿气易于经由所述背面片向所述背面膜引入,进而易于向吸收性物品的外部排出。其结果,能够使从吸收体向肌肤相对面侧(即,与背面片相反的一侧)释放的湿气减少,能够使穿着者更难以感到闷热等。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形态(形态5)的吸收性物品根据形态1~4中任一个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凸部在所述无纺布的所述第1面沿着第1方向延伸设置且在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上以预先确定好的间隔设置,所述凹部沿着所述第1方向延伸设置且在所述第2方向上设于相邻的所述凸部之间,而且,所述凹部具有:第1凹部,其具备位于比所述凸部的顶部的所述第1面侧的位置靠所述第2面侧的位置的第1底部;以及多个第2凹部,其在所述第1凹部内沿着所述第1方向不连续地设置,从所述第1底部朝向所述第2面的方向凹陷,所述第2凹部具备:周壁部,其从所述第1底部向所述第2面侧的方向延伸设置;以及第2底部,其以封堵所述周壁部的所述第2面侧的端部的方式设在该端部,在所述无纺布中具有最高的纤维密度。对于该形态5的吸收性物品而言,构成所述表面片的无纺布构成为,位于相邻的凸部之间的所述第2凹部的第2底部处的纤维密度在所述无纺布中最高,在所述无纺布的厚度方向上,具有从纤维密度相对较低的凸部到纤维密度最高的第2凹部的第2底部存在密度梯度的构造,因此,从所述无纺布的第1面侧供给来的尿等排泄液易于从所述凸部向所述第2凹部的第2底部呈点状地引入,能够发挥作为表面片而优异的吸收性(尤其是,吸收速度、液体转移性等),并且,从所述吸收体释放出来的湿气难以从所述无纺布的第2面侧朝向第1面侧转移。其结果,能够将从吸收体释放出来的湿气有效地封入所述凸部的空隙部,能够使穿着者更加难以感到闷热等。另外,若纤维层中所含有的棉的量变多,则由于棉的刚度而纤维层的柔软性降低,有可能有损包括该纤维层在内的层叠无纺布的缓冲性、肌肤触感、针对身体形状的追随性等,但根据所述形态5的吸收性物品,易于与穿着者的肌肤接触的所述凸部和所述第1凹部的纤维密度相对地较低,与穿着者的肌肤最易于接触的部分是接触面积较小的所述凸部的顶部,以及从无纺布的第1面侧施加的厚度方向上的应力能够因所述第1凹部向所述第2面侧挠曲而缓冲,因此,即使表面片由含有棉的无纺布构成,也能够充分地确保柔软性。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形态(形态6)的吸收性物品根据形态5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第2凹部的所述第2方向上的间距是2.0mm以下。根据该形态6的吸收性物品,所述第2凹部的所述第2方向上的间距是2.0mm以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吸收性物品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包括:透液性的表面片,其位于穿着者的肌肤相对面侧;不透液性的背面片,其位于穿着者的非肌肤相对面侧;以及吸收体,其位于表面片和背面片这两片之间,其中,所述表面片是由至少两层纤维层构成的无纺布,该两层纤维层包括:第1纤维层,其由棉和热塑性树脂纤维构成;以及第2纤维层,其由疏水性的热塑性树脂纤维构成,所述无纺布具有:第1面,其是所述肌肤相对面侧的面,由所述第2纤维层形成;以及第2面,其是所述非肌肤相对面侧的面,与所述吸收体相对,所述无纺布具备:多个凸部,其朝向所述第1面的方向突出;以及多个凹部,其设于相邻的所述凸部之间,朝向所述第2面的方向凹陷,所述凸部具有所述无纺布的第2面所面对的空隙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5.29 JP 2015-1109131.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包括:透液性的表面片,其位于穿着者的肌肤相对面侧;不透液性的背面片,其位于穿着者的非肌肤相对面侧;以及吸收体,其位于表面片和背面片这两片之间,其中,所述表面片是由至少两层纤维层构成的无纺布,该两层纤维层包括:第1纤维层,其由棉和热塑性树脂纤维构成;以及第2纤维层,其由疏水性的热塑性树脂纤维构成,所述无纺布具有:第1面,其是所述肌肤相对面侧的面,由所述第2纤维层形成;以及第2面,其是所述非肌肤相对面侧的面,与所述吸收体相对,所述无纺布具备:多个凸部,其朝向所述第1面的方向突出;以及多个凹部,其设于相邻的所述凸部之间,朝向所述第2面的方向凹陷,所述凸部具有所述无纺布的第2面所面对的空隙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背面片具有透气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第1纤维层包括棉的纤维块。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吸收性物品在所述背面片的所述非肌肤相对面侧具有背面膜,该背面膜具有比所述背面片的透气度低的透气度。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凸部在所述无纺布的所述第1面沿着第1方向延伸设置且在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上以预先确定好的间隔设置,所述凹部沿着所述第1方向延伸设置且在所述第2方向上设于相邻的所述凸部之间,所述凹部具有:第1凹部,其具备位于比所述凸部的顶部的所述第1面侧的位置靠所述第2面侧的位置的位置的第1底部;以及多个第2凹部,其在所述第1凹部内沿着所述第1方向不连续地设置,从所述第1底部朝向所述第2面的方向凹陷,所述第2凹部具备:周壁部,其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宇田匡志坂口智深山拓也
申请(专利权)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