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齿野鸦椿茎段的组织培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10240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涉及一种圆齿野鸦椿茎段的组织培养方法,其选取当年萌发饱满新芽、或带芽饱满的当年生茎段为外殖体,经过诱导培养,20~25天即可以萌发出生长健壮的新芽;再经过20~30天左右的扩增培养,15~20天左右诱导生根培养后即可成苗、移栽,移栽成活率可达90%以上;成活后的长势良好、株形健壮挺拔,扩繁系数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经济林的栽培方法,特别是涉及药用、观赏植物圆齿野鸦椿组织培养方法。技术背景圆齿野鴉椿(^/""力A 10"/"// J^Wa)为省沽油科野鴉椿属常绿小乔木,种子油可 制肥皂;树皮可制栲胶;根、果性温,味微苦。祛风除湿,止血止痛,发表散寒。根治产 褥热,趺打损伤;果治睾丸肿痛,子宫脱垂。圆齿野鸦椿具有观花、观叶和赏果的效果, 观赏价值高。挂果时间长,从9月下旬外果皮变红到翌年3月果实脱落,观果时间长达半 年,红色艳丽的瞢荚果给秋冬季节增添了许多喜庆色彩,使人陶醉。野鸦椿作为观赏树种, 应用范围广,可群植、丛植于草坪,也可用于庭园,公园等地布景。但由于圆齿野鸦椿的 种子有深休眠的特点,从釆种到播种出苗跨度3年,而且出苗率低,要能获得优良的发芽 率,获得更多的健壮苗。对种子进行沙藏催芽;江西农业大学等单位开展了播种繁育方法 研究,但其发芽率在65%左右,具备很好的实用前景,但仍然较低,没能符合生产实际需要。 生产中,特别大规模药用价值的开发时,更需要是能够满足大面积种植的优良纯化的组培 苗,因此急需要成熟的组织培养技术,但在专利公开以前没有一个有关其组织培养的报道, 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圆齿野鸦椿茎段的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是:    1)取材方法:选取当年萌发饱满新芽、或带芽饱满的当年生茎段,在距离带芽节点1-2厘米处剪取,去除多余的叶片和2/3叶柄;用洗衣粉漂洗干净后,用自来水滴冲3-5小时;    2)培养基:    培养基的配制:基本培养基为MS,Ag,Su,pH值为5.8,生长激素为BA、IBA、KT、NAA、IAA、Zu,附加物为Ac等;培养基的厚度一般为1cm左右;    诱导培养基→MS+BA(2mg/L)+NAA(0.3mg/L)+Su(20g/L)+Ag(7g/L)+Ac(2~2.5g/L)    诱导培养基→MS+Zu(2~5mg/L)+IAA(1mg/L...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双全何碧珠蔡丽娟邱万翔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农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