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聚合物微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0051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1 1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薄膜用的防粘连剂时,从薄膜的脱落被高度抑制的有机聚合物微粒。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机聚合物微粒的特征在于,其为用双官能交联性单体交联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其中,在交联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中,基于双官能交联性单体的结构单元为5质量%以上、35质量%以下,沉降开始时间为16秒以上,通过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发光分光分析法测定的Al含量、硫原子含量分别为1ppm以下、300ppm以下,并且,含有受阻酚类抗氧化剂或其来源成分。

Organic polymer particles

The aim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to provide an organic polymer particle which is highly suppressed from the falling off of the film when the anti adhesion agent used for the film is used. Is th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rganic polymer particles of the invention, the use of a bifunctional crosslinking monomer crosslinked (meth) acrylic polymer, wherein in crosslinked (meth) acrylic polymer, structure unit bifunctional crosslinking monomer based on more than 5 wt% and 35 wt%, the settlement began time for more than 16 seconds,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ICP) emission spectrometric analysis of Al content, the method of determination of sulfur atom content was below 1ppm, 300ppm, and containing hindered phenolic antioxidants or its compon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有机聚合物微粒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用双官能交联性单体交联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构成的有机聚合物微粒。
技术介绍
树脂薄膜广泛用作各种包装材料。树脂薄膜在卷状或者堆叠状态下保管时,薄膜之间有可能发生粘连,从而难以滑动导致难以剥离。为了防止这样的粘连,使用防粘连剂。此外,除非另有说明,本说明书中单纯表达为薄膜时表示树脂薄膜。作为防粘连剂,从维持薄膜的透明性,并且抑制划痕的观点来看,广泛使用树脂微粒。作为树脂微粒,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含有硫类抗氧化剂的有机聚合物微粒。另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不含有2,2’-偶氮二异丁腈(AIBN)的分解产物等的杂质、微粒中残存的(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的量为2000ppm以下的(甲基)丙烯酸酯类交联微粒。进一步专利文献3中记载有含有至少一种二官能度以上的多官能度单体(交联剂)的有机类的聚合物微粒。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57238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034157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27535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近年,为了提高薄膜的生产速度,伴随着薄膜延伸速度的高速化进行,以往使用的防粘连剂不能充分防止延伸时微粒从薄膜脱落,另外得到的薄膜摩擦时(薄膜之间相互摩擦时)也存在不能防止微粒从薄膜脱落的情况。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情况进行研究,其目的在于提供使用薄膜用防粘连剂时,微粒从薄膜的脱落被高度抑制的有机聚合物微粒。通常,薄膜与有机聚合物微粒的机械特性不同,由于这一区别使薄膜对延伸时和摩擦时应力的应答产生不同,有机聚合物微粒变得容易脱落。然而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从这样的观点出发为了解决所述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意外地发现应力的改变速度越大,有机聚合物微粒表面特性的影响越大。并且,发现通过提高有机聚合物微粒的疏水性容易抑制有机聚合物微粒从薄膜脱落,其中抑制有机聚合物微粒表面的亲水化倾向、同时降低Al含量时,延伸时和摩擦时微粒从薄膜脱落被抑制。并且查明了,通过在调整悬浮聚合的条件的同时,不使用铝类絮凝剂,将得到的反应液进行固液分离并回收有机聚合物微粒,能够达成这样的特性,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此外,通常在从反应悬浊液中回收微粒时硫酸铝等的铝类絮凝剂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这是由于不使用铝类絮凝剂时,微粒的回收实际上变得困难。然而,絮凝剂的添加是当然的而不作为特征,因此即使使用凝结剂,其使用也无须明确记载。在本专利技术中并不是省略了使用硫酸铝等的絮凝剂的记载,而是特征在于并没有使用絮凝剂这一点。另外作为进一步研究的结果,发现即使将有机聚合物微粒的疏水性略微降低时,如果预先使粒子中含有特定的抗氧化剂或其来源成分,能够抑制有机聚合物微粒从薄膜的脱落,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有机聚合物微粒,其特征在于,其为用双官能交联性单体交联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其中,在所述交联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中,基于所述双官能交联性单体的结构单元为5质量%以上、35质量%以下,下述沉降开始时间为16秒以上,通过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发光分光分析法测定的Al含量为1ppm以下,通过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发光分光分析法测定的硫原子含量为300ppm以下,并且,含有受阻酚类抗氧化剂或其来源成分。[沉降开始时间]准备充满液体温度20℃的去离子水20mL的截面积为5cm2以上、10cm2以下的玻璃制容器,将0.02±0.005g的有机聚合物微粒轻轻地漂浮在水面上,以直到第一个粒子开始沉降的时间作为沉降开始时间。另外,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有机聚合物微粒,其特征在于,其为用双官能交联性单体交联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在所述交联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中,基于所述双官能交联性单体的结构单元为5质量%以上、35质量%以下,下述沉降开始时间为10秒以上,通过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发光分光分析法测定的Al含量为1ppm以下,并且,含有0.2质量%以上的受阻酚类抗氧化剂或其来源成分。[沉降开始时间]准备充满液体温度20℃的去离子水20mL的截面积为5cm2以上、10cm2以下的玻璃制容器,将0.02±0.005g的有机聚合物微粒轻轻地漂浮在水面上,以直到第一个粒子开始沉降的时间作为沉降开始时间。本专利技术的有机聚合物微粒,所述双官能交联性单体优选为具有2个(甲基)丙烯酰基的单体。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有机聚合物微粒的质量平均粒径优选为1.0μm以上、15μm以下。本专利技术的有机聚合物微粒优选用作薄膜用防粘连剂。以下的有机聚合物微粒的制备方法也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范围内,其特征在于,在0.1质量份以上、2.5质量份以下的聚合引发剂,以及0.2质量份以上、1质量份以下的抗氧化剂的存在下,将(甲基)丙烯酸类单体和双官能度交联性单体的合计100质量份进行悬浮聚合,不加入铝类絮凝剂进行固液分离从而回收聚合物。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有机聚合物微粒的制备方法,优选在所述抗氧化剂的总量100质量份中,50质量份以上为受阻酚类抗氧化剂。本专利技术的有机聚合物微粒的制备方法,可以以比率(受阻酚类抗氧化剂/聚合引发剂)满足0.2以上、10以下的范围使用作为所述抗氧化剂的受阻酚类抗氧化剂和所述聚合引发剂进行所述悬浮聚合。进一步地,含有所述有机聚合物微粒和树脂的母料也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树脂优选为聚烯烃类树脂。进一步地,含有所述有机聚合物微粒和树脂的树脂薄膜也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范围中。所述有机聚合物微粒的含有率优选为0.01质量%以上、10质量%以下。另外,所述树脂薄膜的厚度优选为0.1μm以上、1mm以下。进一步地,含有至少一层树脂薄膜,和基材薄膜的层压薄膜也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有机聚合物微粒,由于抑制了表面的亲水化倾向并且降低了Al含量,从而抑制从树脂薄膜的脱落。附图说明图1:图1是示出了树脂薄膜表面上来源于有机聚合物微粒的凸起和脱落痕的扫描型电子显微镜图像(放大倍率500倍)。具体实施方式1.有机聚合物微粒本专利技术的有机聚合物微粒,由用双官能度单体交联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以下称为“交联(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形成,通过提高其疏水性,抑制表面的亲水化倾向,并且降低其Al含量,即使在树脂薄膜延伸时和摩擦后也维持与树脂薄膜的紧贴性,能够抑制有机聚合物微粒从树脂薄膜的脱落。具体地,本专利技术的有机聚合物微粒满足下述沉降开始时间为10秒以上、或16秒以上的高疏水性标准。通过使其为16秒以上,微粒从薄膜脱落被抑制。此外,为了在沉降开始时间为16秒以上时能够确实抑制微粒的脱落,优选在该微粒中含有受阻酚类抗氧化剂或其来源成分。另外即使沉降开始时间不足16秒时(但是为10秒以上),如后述,通过在粒子中以规定量以上含有受阻酚类抗氧化剂或其来源成分,也能够防止微粒从薄膜脱落。[沉降开始时间]准备充满液体温度20℃的去离子水20mL的截面积为5cm2以上、10cm2以下的玻璃制容器,将0.02±0.005g的有机聚合物微粒轻轻地漂浮在水面上,以直到第一个粒子开始沉降的时间作为沉降开始时间。使有机聚合物微粒漂浮在水面上时,通过将粒子放置在刮刀(スパーテル)上靠近水面并将粒子放在水面上,从而能够使其轻轻地漂浮在水面上。另外,沉降的开始是漂浮在水面上的有机聚合物微粒的第一个粒子开始下沉的时刻。另外上述沉降开始时间至少测定2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有机聚合物微粒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聚合物微粒,其特征在于,该有机聚合物微粒为用双官能交联性单体交联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在所述交联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中,基于所述双官能交联性单体的结构单元为5质量%以上、35质量%以下,下述沉降开始时间为16秒以上,通过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发光分光分析法测定的Al含量为1ppm以下,通过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发光分光分析法测定的硫原子含量为300ppm以下,并且,含有受阻酚类抗氧化剂或其来源成分;[沉降开始时间]准备充满液体温度20℃的去离子水20mL的截面积为5cm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6.04 JP 2015-114273;2016.03.31 JP 2016-071141.一种有机聚合物微粒,其特征在于,该有机聚合物微粒为用双官能交联性单体交联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在所述交联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中,基于所述双官能交联性单体的结构单元为5质量%以上、35质量%以下,下述沉降开始时间为16秒以上,通过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发光分光分析法测定的Al含量为1ppm以下,通过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发光分光分析法测定的硫原子含量为300ppm以下,并且,含有受阻酚类抗氧化剂或其来源成分;[沉降开始时间]准备充满液体温度20℃的去离子水20mL的截面积为5cm2以上、10cm2以下的玻璃制容器,将0.02±0.005g的有机聚合物微粒轻轻地漂浮在水面上,以直到第一个粒子开始沉降的时间作为沉降开始时间。2.一种有机聚合物微粒,其特征在于,该有机聚合物微粒为用双官能交联性单体交联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在所述交联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中,基于所述双官能交联性单体的结构单元为5质量%以上、35质量%以下,下述沉降开始时间为10秒以上,通过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发光分光分析法测定的Al含量为1ppm以下,并且,含有0.2质量%以上的受阻酚类抗氧化剂或其来源成分;[沉降开始时间]准备充满液体温度20℃的去离子水20mL的截面积为5cm2以上、10cm2以下的玻璃制容器,将0.02±0.005g的有机聚合物微粒轻轻地漂浮在水面上,以直到第一个粒子开始沉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河内弘子高田智成松本和明中谷泰隆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