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压线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98718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1 1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压线工装,包括电机定子、线圈、压线底座和压线把手,所述压线底座下端中部设有一个洞槽,所述线圈套设在所述压线底座的下端洞槽内,且所述线圈和所述压线底座共同卡设在所述电机定子上,所述压线底座上端对称设有两个压线把手,所述压线把手呈倒L型,且所述压线把手下端穿过所述压线底座可与所述线圈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机压线工装针对全开口槽型电机定子能够很好的进行下线操作,并且在下线的过程中不会造成线圈的破损。

A type of electric machine tooling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otor line tooling, including motor stator coil, wire and wire, a handle, the lower end of the base line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part of a hole groove, wherein the coil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base wire hole groove, and the coil and the base line in the same card the motor stator, the pressure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two symmetrical pressing handle, the pressing handle is inverted L type, and the line of the lower end of the handle through the wire and the contact base coil. The motor pressing tooling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can perform well offline operation for the fully open slot motor stator, and it will not cause damage to the coil during the offline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压线工装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梯电机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电机压线工装。
技术介绍
目前电机定子冲片的槽型主要是半闭口槽型,在下线工序可以依靠半闭口,比较理想地把线圈下到槽里面。但是对于全开口槽型,缺少可以依靠的地方,暂时没有好的工装可以把线圈下到槽里面,限制了电机全开口槽的设计和实际使用。因此,由于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的技术缺陷,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压线工装,旨在填补现有技术中全开口槽型电机定子无法固定线圈的技术空白。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机压线工装,包括电机定子、线圈、压线底座和压线把手,所述压线底座下端中部设有一个洞槽,所述线圈套设在所述压线底座的下端洞槽内,且所述线圈和所述压线底座共同卡设在所述电机定子上,所述压线底座上端对称设有两个压线把手,所述压线把手呈倒L型,且所述压线把手下端穿过所述压线底座可与所述线圈接触。优选的,所述压线底座为上小下大的结构,且所述压线底座下端有一个卡槽,所述卡槽卡设在所述电机定子的定子凸起上。优选的,所述卡槽内壁上设有圆形凸起,所述电机定子的定子凸起上设有与圆形凸起相匹配的圆形凹槽。优选的,所述卡槽的直径等于三个相邻定子凸起之间的长度。优选的,所述线圈的外直径大于一个所述定子凸起的宽度,且小于两个相邻的定子槽的外线长度。优选的,两个对称的所述压线把手之间的间距与两个所述压线把手的直径之和等于所述线圈的内直径,两个所述压线把手之间的间距大于一个定子凸起的宽度,且所述压线把手的宽度小于一个定子槽的宽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机压线工装针对全开口槽型电机定子能够很好的进行下线操作,并且在下线的过程中不会造成线圈的破损。2、本专利技术中设计的下线口比较宽,通过压线工装可以很快的将线圈下到定子槽中,下线效率比较高,节省了人工成本。3、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压线工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降低了对工人技术水平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电机定子,2为线圈,3为压线底座,4为压线把手,5为定子槽,6为定子凸起,7为洞槽,8为卡槽,9为圆形凸起,10为圆形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的一种电机压线工装,包括电机定子1、线圈2、压线底座3和压线把手4。所述压线底座3下端中部设有一个洞槽7,所述线圈2套设在所述压线底座3的下端洞槽7内,具体的,所述凹槽与线圈2的外直径相匹配,使得线圈2和凹槽能够实现过盈配合。所述线圈2和所述压线底座3共同卡设在所述电机定子1上,在使用的过程中,所述线圈2和压线底座3分别固定在所述电机定子1的定子凸起6上,可以保证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所述压线底座3上端对称设有两个压线把手4,所述压线把手4呈倒L型,且所述压线把手4下端穿过所述压线底座3可与所述线圈2接触,也就是说,向下压压线把手4,压线把手4可以在压线底座3内移动,并且可以向下压线圈2,最后将线圈2压到定子槽5内。更进一步的,所述压线底座3为上小下大的结构,且所述压线底座3下端有一个卡槽8,所述卡槽8卡设在所述电机定子1的定子凸起6上。所述压线底座3在卡槽8的作用力下固定在所述电机定子1上。更进一步的,所述卡槽8内壁上设有圆形凸起9,所述电机定子1的定子凸起6上设有与圆形凸起9相匹配的圆形凹槽10。所述圆形凸起9和圆形凹槽10的配合能够进一步增加压线底座3的稳定性。更进一步的,所述卡槽8的直径等于三个相邻定子凸起6之间的长度,保证压线底座3正好卡在定子凸起6上。更进一步的,所述线圈2的外直径大于一个所述定子凸起6的宽度,且小于两个相邻的定子槽5的外线长度,保证线圈2能够正好落到定子槽5内。更进一步的,两个对称的所述压线把手4之间的间距与两个所述压线把手4的直径之和等于所述线圈2的内直径,两个所述压线把手4之间的间距大于一个定子凸起6的宽度,且所述压线把手4的宽度小于一个定子槽5的宽度。准确定位压线把手4的位置,有利于操作的进行。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和过程为:在操作过程中,首先将线圈2套设在所述压线底座3下端的洞槽7内,然后将带有线圈2的压线底座3同时卡设在所述电机定子1上,即将卡槽8卡在定子凸起6上,同时圆形凸起9和圆形凹槽10正好配合好,最后通过向下移动压线把手4,将线圈2移动到电机定子1的定子槽5里面,完成整个工序。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机压线工装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压线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定子、线圈、压线底座和压线把手,所述压线底座下端中部设有一个洞槽,所述线圈套设在所述压线底座的下端洞槽内,且所述线圈和所述压线底座共同卡设在所述电机定子上,所述压线底座上端对称设有两个压线把手,所述压线把手呈倒L型,且所述压线把手下端穿过所述压线底座可与所述线圈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压线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定子、线圈、压线底座和压线把手,所述压线底座下端中部设有一个洞槽,所述线圈套设在所述压线底座的下端洞槽内,且所述线圈和所述压线底座共同卡设在所述电机定子上,所述压线底座上端对称设有两个压线把手,所述压线把手呈倒L型,且所述压线把手下端穿过所述压线底座可与所述线圈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压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底座为上小下大的结构,且所述压线底座下端有一个卡槽,所述卡槽卡设在所述电机定子的定子凸起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压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内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家明冯延坤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康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