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余度配置的电传飞控系统控制架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096852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1 08:18
一种混合余度配置的电传飞控系统控制架构,其中,控制与传感组件、作动器与四余度伺服控制器连接组成伺服回路闭环控制,四余度伺服控制器与三余度飞控计算机连接,进行数据指令的双向交叉传输,以实现对电传控制内回路及自动驾驶外回路的闭环控制,且每个余度的飞控计算机同时采集四余度伺服控制器的数据并进行监控表决,每个余度的伺服控制器同时采集三余度飞控计算机的数据并进行监控表决,三余度飞控计算机与综合航电管理系统连接,实现飞控系统数据信号交互;该控制架构采用混合余度配置,架构清晰、结构简单、功能齐全、可扩展性强、安全性与可靠性高,可维护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余度配置的电传飞控系统控制架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飞控系统设计
,尤其涉及一种混合余度配置的电传飞控系统控制架构。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电传飞控系统主要采用四余度系统配置,其常见的控制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以及在此控制架构基础上进行改进设计,该控制系统架构的核心是采用四余度的飞控计算机,飞控计算机集成了模拟量/离散量信号处理、信号余度管理及主控制律计算、作动器的伺服控制、备份控制等模块;在该控制系统架构中,飞控计算机实现了作动器伺服控制、电传控制内回路和自动驾驶外回路的控制功能。由于飞控计算机组成及功能高度集中的特点,也易导致飞控计算机组成复杂性增加,可靠性降低,故障检测定位及维护性差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混合余度配置的电传飞控系统控制架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混合余度配置的电传飞控系统控制架构,包括控制与传感组件、三余度飞控计算机、四余度伺服控制器、作动器及综合航电管理系统,其中,控制与传感组件、作动器与四余度伺服控制器连接组成伺服回路闭环控制,四余度伺服控制器与三余度飞控计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混合余度配置的电传飞控系统控制架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合余度配置的电传飞控系统控制架构,包括控制与传感组件、三余度飞控计算机、四余度伺服控制器、作动器及综合航电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与传感组件、作动器与四余度伺服控制器连接组成伺服回路闭环控制,四余度伺服控制器与三余度飞控计算机连接,进行数据指令的双向交叉传输,以实现对电传控制内回路及自动驾驶外回路的闭环控制,且每个余度的飞控计算机同时采集四余度伺服控制器的数据并进行监控表决,每个余度的伺服控制器同时采集三余度飞控计算机的数据并进行监控表决,三余度飞控计算机与综合航电管理系统连接,实现飞控系统数据信号交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余度配置的电传飞控系统控制架构,包括控制与传感组件、三余度飞控计算机、四余度伺服控制器、作动器及综合航电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与传感组件、作动器与四余度伺服控制器连接组成伺服回路闭环控制,四余度伺服控制器与三余度飞控计算机连接,进行数据指令的双向交叉传输,以实现对电传控制内回路及自动驾驶外回路的闭环控制,且每个余度的飞控计算机同时采集四余度伺服控制器的数据并进行监控表决,每个余度的伺服控制器同时采集三余度飞控计算机的数据并进行监控表决,三余度飞控计算机与综合航电管理系统连接,实现飞控系统数据信号交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余度配置的电传飞控系统控制架构,其特征在于,控制与传感组件包括控制开关、指令传感器及反馈传感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余度配置的电传飞控系统控制架构,其特征在于,控制与传感组件与四余度伺服控制器通过四余度信号线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余度配置的电传飞控系统控制架构,其特征在于,四余度伺服控制器与三余度飞控计算机通过飞控系统总线直接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余度配置的电传飞控系统控制架构,其特征在于,四余度伺服控制器与飞机主舵面的作动器通过四余度信号线直接连接,与飞机辅助舵面的作动器通过两余度信号线直接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余度配置的电传飞控系统控制架构,其特征在于,三余度飞控计算机与综合航电管理系统通过两余度飞机系统总线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余度配置的电传飞控系统控制架构,其特征在于,三余度飞控计算机组成模块包括飞控计算机电源控制转换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明波张欢曾行陈林黄祖丹杨杰红余云鹏谢慧慈刘欣黄勇强杨振声韩占朋桑岚万明刘中剑邓欢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