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磁性复合微纳米探针和微流控芯片的快速检测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化分析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磁性复合微纳米探针和微流控芯片的快速检测平台。
技术介绍
蛋白质或核酸的检测在疾病诊断、传染病监控和食品卫生安全监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何能够方便、快捷的对感兴趣的生物大分子进行各种检测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生物芯片技术通过在一微小的基片表面固定大量的分子识别探针或构建微分析单元,实现了对蛋白质、核酸等生物组分的准确、快速、大量信息的筛选或检测,它可以将生物学中许多不连续的分析过程移植到芯片上实现检测的连续化和微型化,但利用生物芯片技术进行检测前往往需要对待测样本进行提纯或浓缩,操作复杂,成本较高,不利于推广。而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其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手段,利用磁性微纳米颗粒作为探针去捕捉待测生物分子,可以实现快速分离,效率高,操作简单,易实现,且不影响生物分子的相关性能,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蛋白质、核酸序列等物质的检测。但是现有技术中利用磁性微纳米颗粒作为探针与生物芯片相结合检测生物分子信息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添加能够引发荧光发射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峰或电化学氧化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磁性复合微纳米探针和微流控芯片的快速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流控芯片和若干磁性复合微纳米探针,所述磁性复合微纳米探针可进入微流控芯片的检测功能区完成检测过程;所述微流控芯片内设有多个通道(7),各所述通道(7)内表面修饰有抗体或互补核酸序列作为检测基底(4),形成检测功能区;各所述通道(7)一端与入样口(5)连通,另一端与流出口(6)连通;所述磁性复合微纳米探针包括磁性内核(1)、包裹在磁性内核(1)外表面的功能外壳(2)及修饰在功能外壳(2)外表面的抗体或核酸序列(3),所述功能外壳(2)可激发荧光、紫外可见吸收或电化学活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磁性复合微纳米探针和微流控芯片的快速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流控芯片和若干磁性复合微纳米探针,所述磁性复合微纳米探针可进入微流控芯片的检测功能区完成检测过程;所述微流控芯片内设有多个通道(7),各所述通道(7)内表面修饰有抗体或互补核酸序列作为检测基底(4),形成检测功能区;各所述通道(7)一端与入样口(5)连通,另一端与流出口(6)连通;所述磁性复合微纳米探针包括磁性内核(1)、包裹在磁性内核(1)外表面的功能外壳(2)及修饰在功能外壳(2)外表面的抗体或核酸序列(3),所述功能外壳(2)可激发荧光、紫外可见吸收或电化学活性。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磁性复合微纳米探针和微流控芯片的快速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磁性复合微纳米探针分别采用不同的功能外壳(2),使各所述磁性复合微纳米探针具有不同的荧光发射光谱、不同的紫外可见吸收峰或不同的电化学氧化还原电位。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基于磁性复合微纳米探针和微流控芯片的快速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通道(7)内表面分别采用不同的抗体或核酸序列进行修饰;各所述磁性复合微纳米探针的功能外壳(2)外表面分别采用不同的抗体或核酸序列(3)进行修饰,各通道(7)内表面修饰的抗体或核酸序列、功能外壳外表面修饰的抗体或核酸序列分别与待测目标物相匹配。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磁性复合微纳米探针和微流控芯片的快速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芯片内设有的各通道(7)以入样口(5)为中心均匀分布。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磁性复合微纳米探针和微流控芯片的快速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芯片由聚四氟乙烯、聚硅氧烷或玻璃制备而成。6.一种基于磁性复合微纳米探针和微流控芯片的快速检测平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了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磁性复合微纳米探针和微流控芯片的快速检测平台,包括如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雪萌,周建华,王阳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